古代断案故事:县尉张鷟机智过人,让驴自己找到小偷
原文
唐张鷟①为河阳尉。有客驴,缰断,并鞍失之三日,访不获,诣②县告。鷟推穷③甚急,乃夜放驴出而藏其鞍。
鷟曰:“此可知也。”遂令不秣④饲驴,去辔⑤放之。驴寻向⑥昨夜喂处,乃搜索其家,于草积下得之。人服其智。
注释
张鷟(zhuó):唐朝大臣,文学家。
诣:前往,去。
推穷:推研穷究。此指彻底追查。
秣(mò):牲口的饲料。
辔(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
向:以前,过去。
译文
唐朝的张鷟担任河阳县的县尉。有个人驴的缰绳断了,连同驴鞍一起失踪了三天。由于找不到,这个人就到县衙去报案。张鷟下令立即对案件进行彻底追查,小偷就在晚上把驴放了出来,但是把驴鞍藏了起来。
张鷟说:“这下可以知道是谁偷的。”于是下令不给驴喂饲料,除去缰绳把驴放了。驴寻找到昨天晚上喂它的地方,张鷟命人搜查这个人家,在草堆下面找到了驴鞍。人们都佩服张鷟的智谋。
文言知识
说“向”:“向”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
“向”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以前,过去”。如上文中的“驴寻向昨夜喂处”。又如,《桃花源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指“面对,朝着”。如《狼》:“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指“从来,一直以来”。如《三国演义》:“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指“方向,方位”。如“晕头转向”,“东向驰去”。
指“接近,临近”。如“向午”指将近中午,“向早”指凌晨。
指“方才,刚才”。如“听君向言”,意思是“听了您刚才的话”。
文化常识:县令和县尉
县令是古代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秦汉时期,万户以上的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
唐朝以后统称县令。
宋朝时,常派遣朝中官员为县的长官,称“知县事”,因而有知县的名称。
明清沿袭宋代的知县制度,称为知县。
县令下面还有县丞、县尉、主簿等。
县丞相当于副县长,辅佐县令行政。
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主管治安。
主簿大致相当于秘书,主要负责文书等。
人物介绍
张鷟,字文成,号浮休子,唐朝人。他名字中的“鷟”字据说来自于一个梦境。
张鷟小的时候,有次梦见一只紫色的大鸟,落在到庭院里不走了。他的祖父觉得紫色的大鸟是凤类的鸑鷟(yuè zhuó),是凤凰的辅弼之臣,预示着孙子将来要当宰相辅佐皇帝,就给他取名“鷟”。
后来张鷟在唐高宗调露年间考取进士,他写的文章在当时非常有名,水部员外郎员称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万选万中。
张鷟因此获得了“青钱学士”的雅称,这个雅号后来成为典故,比喻才学高超的人。
但是张鷟的性格急躁,行为放荡,不检点小节,受到其他官员的鄙视。
在官方的典籍中,张鷟连独立的传记都没有,他被世人所知,是因为他的孙子张荐的传记中记载了他的生平。
出处
南宋·郑克《折狱龟鉴》
启发与借鉴
张鷟利用动物的本能,让驴自己找出了盗贼,可见他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智慧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去发现和把握事物背后的规律,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相关文章
-
明朝差点就搞出核弹来了:纯属谣传,只是爆炸堪比原******
-
评军衔,毛泽东对此人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
南宋守将贾似道是忠是奸 忽必烈如何评价贾似道
-
三国时期四大神马 赤兔出世谁与争锋
-
相亲的难题:究竟选有钱的还是长得帅的?此女的回答产生一成语
-
考古遗址出土的5件“不正经”古董,别笑,这真是古人们做出来的
-
古代的小妾除了生孩子,还有这一作用,彻底暴露了人性的丑恶
-
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原来瓦特只是改良,真正的发明者是他
-
俞晓群|五行占:水不润下之作威虣虐
-
无鼻角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6800万年前)
-
山东村民意外挖到长7.5米,1540公斤巨剑,专家:堪称天下第一剑
-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
一顿羊肉引发的血案!葬送3条人命,真能在历史上找到原型
-
厚鼻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6800万年前)
-
中国龙脉上埋了三位皇帝,一个挖不开,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
-
军营重闻军号声!老司号员:有号声在,冲锋才更像冲锋!
-
为啥守城士兵费力用石头砸,也不直接推倒梯子?
-
《尚食》大结局:孟子沄死在汉王身边,姚子衿和朱瞻基甜蜜在一起
-
盗墓贼盗古墓九次一无所获,考古队移走棺椁,专家:佩服墓主人
-
唐代诗人元稹悼亡诗悲切感人流传至今,原来他对妻子的眼泪是假的
-
中国历史上十大名相排行 管仲开创先例成为第一宰相
-
为什么说二战犹太人不值得被同情?原因有五点(发国难财占据一点)
-
葛能全:听钱三强讲王大珩
-
从“翰池墨海”展看砚的历史演变,赏吴昌硕铭太史砚
-
为什么要喝白酒,这是我听过的最有趣的答案!
-
历史上的三国是哪三国 它们分别由谁建立的
-
古代朝廷有一古怪现象,皇帝越强,他们先立的太子结局越惨
-
中国远古史—祝融氏政权
-
揭秘汉武帝后妃们的凄惨结局:竟无一人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