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军阀战争如过家家 对战双方家眷一起打牌
中国近代所谓的军阀,其实彻头彻尾属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正宗产品。当时国人寻找中国弱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觉得中国人太文弱,士大夫重文轻武,反过来,人家西方人,包括学习西方学得比较好的日本人,都很有尚武精神。
尚武的另一方面,是引进、仿制西式武器,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中国在引进技术层面的现代化,直到甲午战争,其实并不弱于日本。只是武器的使用,中国军队有点差劲,虽然从淮军跟洋枪队学英国兵操开始,就学着比划,但直到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行列式走得算是齐了,枪炮也操练的不怎么样。
辛亥革命的武汉争夺战,要算是这些按照西方操法,拿西方武器,穿西式军装,按照西方军队编制编练起来的新军之间,第一次正经八本的交战,双方打得都十分的业余,按当时人的说法,北洋军的胜利,关键的是靠了他们有机关枪,而革命军直挺挺的冲锋,也是成全北洋军胜利的重要因素。
此后,军阀之间仗打了很多。每次战争,文的一方面的宣传攻势-;-;-;所谓的通电战,要比真刀实枪热闹得多,真打的时候,基本上枪放得多,死人很少,四川军阀刘存厚和熊克武之间在成都开战,居然有大批的闲人前去观战,就像后来的四川球迷看球一样,不知道那时候是不是就喊"雄起"了。
无论多大规模的仗,大抵雷声大雨点小,任他枪炮隆隆,其实死不了几个人,因为士兵们放枪放炮,都没有准头,但是放枪的速度都很块,更多的是图个热闹,跟小孩子过年放鞭炮差不多。以至于当时在华的外国人,有人恶毒地建议中国人恢复使用弓箭,说是这样至少能给国家省点军火钱。
西方人关于中国军阀间战争的另一种说法,也很恶毒,说是中国的战争不是用真正的枪炮打的,而是另外一种枪,烟枪打,再加上一些袁大头(银元)伴奏。这当然也有道理,中国人,尤其是军人,都熟读孙子兵法,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所以,兵马未动,烟土和银元先行,加上各派军阀之间,关系复杂,亲戚、同乡、同学,各方人士攀起亲来,给彼此的收买,瓦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战事一开,哗啦一倒戈,战争也就结束了。
军阀间战争的另一个习惯是,无论战怎么打,但彼此都留有余地,交战双方的代表,无论战事多么紧张,都会留在对方的营垒里,双方的家眷,如果赶巧生活在一个租界,也依然在一起打牌。对于打败了的军阀,战胜者一般不做肉体上的伤害,甚至不动他们的财产,很有绅士风度。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四川人,一直到国民党当家时,大家依然保持各自的防区,势力大的占得多,势力小的占得少,但势力再小,也有碗饭吃。
后来不知怎么一来,仗打得狠起来了。仗越打越凶,大炮多了,机枪多了,坦克车开出来了,飞机也飞上天扔炸弹了,甚至毒气都有人放了。一战之后的西方军火商,看着中国的军阀打仗,高兴。一船一船地把军火运过来,战后的剩余军火,烂枪破炮,都找到了买家,把个中国变成了各国轻武器的博览会,连四川、甘肃都有了洋军火的身影。
仗打狠了,兵也就慢慢练出来了。只是,把老百姓,祸害得太惨。大家打的都是内战,跟原来军事现代化的本意,差得太远。
相关文章
-
故宫水缸为何600年都不结冰?
-
《扫黑风暴》:杀手老宁向来行事稳妥,为何没有完成任务?
-
大唐最严重的边患:吐蕃的综合实力在唐朝的周边势力中稳居第一
-
慈父的野望:二战前的苏联红海军畅想
-
出生身上七颗黑痣像北斗七星,大家说是天神,长大后还真成了大英雄
-
《人民的名义》之后再《突围》,周梅森:我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
在那场侵华战争中,日本皇族几乎倾巢出动,连王妃都有罪
-
[图文]郑州发现1937年出版的长征书籍
-
二战时期日本为提倡大量生育 男女学生全部裸体上课磨炼精神
-
二战军力排名,第九意大利,第一德国,中国第几?
-
这不是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历次温泉关之战
-
宁古塔真的很可怕吗,为何古代罪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流放至此
-
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法国男子拿自己做实验,用生命得出结论
-
美国近代传奇预言家,临终这般预言中国,哗众取宠还是远见卓识?
-
登舰探秘:贵阳舰为何服役不满一年就能参阅?舰上女兵有何不同?
-
小孩一泡尿浇灭一场大火?没有,他把尿撒到了敌人脑袋上
-
二战时英国演员霍华德游说西班牙统治者佛朗哥成功
-
[图文]英国作家称希特勒并没有自杀!而是逃亡到阿根廷终老
-
二战时日本鬼子的军服为什么特难看?就像大冬瓜插了四根香肠
-
四十年前,我军高效粉碎越军“地下魔鬼”
-
历史上的今天|“邮票之父”罗兰·希尔诞辰
-
“临终关怀”千年纪 | 只有认识死亡,才真正知道如何活!
-
开封有一座塔,历经37次地震依然完好无损,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
他是川岛芳子的师傅,二战后转做污点证人,指证东条英机
-
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号会是什么呢?
-
一个华人,以杀害中国人为荣,死后断子绝孙,这就是报应
-
基辅战役,德军苏军都损失惨重,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围歼战
-
全球最奢侈的总统!房产占地4500亩公司200家,私人飞机都有29架
-
日本有家小店,一千年来只卖一种烤串:味道千年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