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一座塔,历经37次地震依然完好无损,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原标题:开封有一座塔,历经37次地震依然完好无损,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在“城摞城”的开封,屹立千年的“开封铁塔”是一个奇迹,它历经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以及抗战时期日军炮火的轰炸,依然巍然耸立,成为开封少有的地上历史遗迹。
亲眼得见才知道,铁塔原来并非铁铸,而是琉璃砖塔。铁塔的前身是木塔,宋太宗赵光义曾用它来供奉阿育王的佛舍利,修建55年后,遭受雷灾而毁。公元1049年,宋仁宗下令按木塔原样重建,为了防火将材料改为铁色琉璃砖,混似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
台阶窄且陡峭,在其中攀爬时,虽然是在通往塔顶的路上,其中的昏暗却给人一种在地下行走的错觉。但若细想,这错觉也不无道理。开封因洪水和淤泥堆积,宋代的地层在现代地层脚下,能够留存在地面上的建筑少之又少,开封铁塔是其中幸运的一个。历史书里讲“地上河”时总要提及它,因其塔尖比开封黄河的河床还要低上13米。
站在塔中俯瞰,铁塔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不远处,是笼罩在薄雾中的开封城,迷迷蒙蒙,似真似幻。
铁塔行云是汴京八景之一。塔身内砌旋梯登道,可拾阶盘旋而上,直登塔顶。当登到第5层时,可以看到开封市内街景;登到第7层时看到郊外农田和护城大堤;登到第9层便可看到黄河如带;登到第12层直接云霄,顿觉祥云缠身,和风扑面,犹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铁塔行云”之称。
铁塔千年不倒,后人应该铭记的是它的建造者——当时的著名木工喻浩。塔初建成时,远远望去偏西北倾斜。有人问他为何,喻浩答:“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如今的铁塔,不仅被西北风吹正了,还向东南方向倾斜了71厘米。可见其用意精细,谋筹深远。
早在2014年推出的铁塔光影秀让这座铁塔大放异彩。光影之中,一场历史缓缓走近。从迎接阿育王的佛舍利说起,听禅、夏荷、秋露一一展现,再到历经风雨霜雪雷电炮击屹立不倒,最后过渡到太平盛世万佛归宗。车马喧嚣后,铁塔终于迎来如今的岁月安好。
白云苍狗,物换星移。富丽甲天下的汴梁已被黄河的涛声淹没,一个王朝的盛世繁华也随着一江碧水东流去。时光深处,北宋皇帝迤逦在古道之上渐行渐远,唯有铁塔固执地守着一方土地。(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相关文章
-
美国家底究竟有多厚?一年军费顶别国20年,看完照片就懂了
-
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没有实权,但泰国却是个例外
-
抗战时,意大利本和中国关系密切,后来却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
唐伯虎一幅行书大作,流落于美国,此作惊艳后世500多年
-
印尼想撤资,韩国的五代战机项目悬了
-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选读连载之第十五章节选
-
被“牺牲”的徐州:洪泽湖上的江苏安徽省界调整,出于何种考虑?
-
纳粹丧心病狂,竟让士兵服冰毒——亢奋的德军三天三夜不睡觉攻陷法国
-
美军从越南撤退时,为何要把46架直升机推入大海
-
[图文]印度战俘:永远不忘中国政府的恩情!
-
布列斯特和约 一战苏联曾向德国投降
-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说起这件事竟掩面痛哭
-
[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
-
重庆特产传说(180)|石柱黄连:天下第一苦,清热第一方
-
二战时法国有300多万强悍的精锐正规军,为何30多天就全国沦陷
-
哈瑞迪犹太人——以色列的毒瘤?来自国内的白眼狼
-
世代友好的两国怎么就闹掰了?
-
我与古籍零距离——古籍装帧、修复体验活动
-
毛泽东为什么非要赶走司徒雷登?
-
韩外长称准备视条件决定人道援朝 计划是否落实引关注
-
抗日联军:东北人民自卫军独自奋战14年
-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日本军队的训练让我变成了杀人魔鬼
-
二战时期日本为提倡大量生育 男女学生全部裸体上课磨炼精神
-
[多图]越南挥军柬埔寨 人民夹道欢迎
-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坦克及其步坦协同战揭秘
-
志愿军数万人突然“失踪”,连战士们自己都不知道身在何处
-
明知广场会议是美国人摆的鸿门宴,为何日本却没有反抗
-
如果当年在影院错过这些电影,这次一定要收藏
-
抗战中的女英雄,血洒二战的三名中国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