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千年纪 | 只有认识死亡,才真正知道如何活!
原标题:“临终关怀”千年纪 | 只有认识死亡,才真正知道如何活!
临终关怀标志
编
者按
临终关怀最早源自十字军东征时产生的“临终病人安养所”,到现在已有千年历史,临终关怀医院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人道措施,它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人士的重视,并获得更加理想的发展。
此文为《看历史》2018年11月刊内容,版权归看历史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中国人忌讳谈“死”
是因为缺乏死亡教育
在CCTV12《社区英雄》播出的节目里
主持人张越走进了坐落于上海的“醒来死亡体验馆
自主体验了一场“死亡”
我们终将失去生命
临终前你会问自己
是否已经准备好?
是否有充分体验过这个世界?
只有认识“死亡”
才真正知道如何活
重要的从来不是出于猎奇体验死亡
而是思考如何过好这一生!
十字军东征竟然促成
最早的临终关怀医院!
自古以来,可能是自从出现家庭之后,通常情况下,一个人都是在家庭成员和其他亲人的关怀和陪伴下在家里离世的。但是到了中世纪,由于环境的改变,在欧洲,许多人无法在家中度过他一生中最后的几个月或最后的几天。
1095年,教宗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蒙特会议上
号召组建十字军东征
公元1095年11月18至28日,为整顿教会,在法国南部的克莱蒙召开了一次著名的宗教会议——“克莱蒙会议”(Council of Clermont)。会议前九天都是讨论教规戒律的问题;11月27日,主持会议的教皇乌尔班二世(1088-1099年在位)接受拜占庭皇帝亚历克斯一世的使者请求,帮助他们抗击突厥穆斯林,在会上决定东征。他号召西欧的基督徒前往中东、夺下圣地,声言这是一场保卫“圣地”不受异教徒侵犯的“圣战”,符合基督教的教义,并说参与者可以免罪,若是死在那里,末日审判时就能待在基督的身边。
圣殿骑士团徽章
第一次东征十字军收复了耶路撒冷,
但在这过程中,
也有数百上千的十字军战死沙场或在途中病逝。
于是,一支以西欧骑士为主体的军队组织起来了。他们军服上都绣有一个十字,因而历史上就称其为“十字军”。第一次东征,由教皇指挥的4支骑士队伍,于1096年8月从各地出发,1097年4月到达达君士坦丁堡附近,总有骑兵4000人、步兵25000人,最后于1099年7月15日夺下耶路撒冷,杀死城中所有的穆斯林老幼和犹太人。
世界著名的三大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条顿骑士团
半个世纪前,有来自阿马尔菲的意大利商人,就曾在圣地耶路撒冷开办医院,为前来这里朝圣的患病者服务。这医院后来发展为“医院骑士团”(Hospitalers)的军事机构,其职责就是保护基督徒免受伊斯兰迫害,其人员外表上像是修士,身穿修士式样的服装,外衣下面就穿有骑士的甲胄。
如今,在攻克耶路撒冷之后,医院骑士团的高级领导人杰拉德修士决定一方面加强在耶路撒冷的工作,另一方面在通往圣地途中的一些城市开设招待所,便于伤病人员能在这里找到庇护,特别是可以让那些病入膏肓、回不了家的十字军骑士在这里度过最后的几天。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临终关怀医院”(Hospice,《不列颠百科全书》译为“临终病人安养所”)。
医院骑士团的全称是
“耶路撒冷罗德岛及马耳他圣若望独立军事医院骑士团”,
这个十分冗长的名字就体现了他们曾经待过的所有地方。
如今,医院骑士团作为联合国观察员,
被联合国视其为主权实体。
对医院骑士团最为正确的定义是:
这是一个没有一寸土地的准国家。
共有8次的十字军东征(1095-1291年)最后以悲剧而告终之后,“医院骑士团”的工作似乎也停滞了。直到17世纪,经由法国的德·保罗神父的努力,又使它获得了复兴。
法国的文森特·德·保罗(Vincent de Paul,1581-1660)是罗马天主教神父,又是一位慈善家。他欢喜去各地旅游,期间他目睹民间穷人和病人的病痛,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回到巴黎后,他不但自己去医院看顾病人,同时还组织妇女和其他人员去探视那些急需帮助的奴隶和贫病之人,给予食物补给、照看慰问,甚至帮助埋葬尸体。1633年,他在贵族寡妇露易丝·德·马里亚克(Louis de Marillac)的协助下,创建了“慈惠姐妹团”(Sisters of Charity),专门照顾孤儿、贫民、病人,尤其是临终病人。由于这些业绩,德·保罗神父在去世6年之后,被教皇克莱蒙十二世追认为圣徒。
现在医院骑士团给自己定位是慈善机构,
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营者几十所教会医院和学校,
在世界各地做募捐活动,慈善活动。
下图为骑士团救援队医生与尼泊尔灾区儿童
现代临终关怀运动这样发展:
从临终关怀医院到姑息专科病房
圣文森特·德·保罗神父的工作启发欧洲各地的宗教组织像他这样去奉行慈善工作。1815年,医生出身的玛丽·艾肯黑德在都柏林创建了“爱尔兰慈惠姐妹团”。这个姐妹团积极活动,1879年在都柏林建立了“哈罗德十字临终关怀医院”,还于1902年在南伦敦建立了“圣约瑟夫临终关怀医院”。
虽然早在1889年,也有爱尔兰的“慈惠姐妹团”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建立了临终关怀的护理机构,还在1938年,在墨尔本建立了这样的一个机构,但是这两个机构的影响,都不如晚于他们的西塞莉·桑德斯在伦敦所创建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医院”。
西塞莉·桑德斯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西塞莉·桑德斯于1967年在南伦敦建成了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并以公元3世纪的圣徒圣克里斯多弗的名字为它命名。
创建这样一所新型的医院,是因为西塞莉·桑德斯深刻感受到,原来惯用于重症病人的那些积极措施,仍旧常让临终的病人产生不适和孤独之感,且使他们无法以安详、尊严的方式平静地度过他们最后的几天。《医学:极简插图史》中这样写到西塞莉·桑德斯的设想:
“西塞莉·桑德斯的目的是人道主义的抚爱结合现代的医学追求。这家临终关怀医院为病人提供处置病痛的药物和情感精神层面上的支持。桑德斯聚合了从会诊医师和研究人员到药物学家和护理人员等多个医学学科的技术高超的团队。临终关怀医院甚至备有尸检室,帮助更好地了解每个病人的症状和如何控制与这症状相关的疼痛。
“在桑德斯的观念中,最重要的是,这家临终关怀医院应该设计得既要舒适,特别还要实用,使患者能在死前保持尊严感和独特性。而不是像一个典型的医院病房——通常是一个排列着大约30张病床的长长的空间。桑德斯设计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包括一间间单人房,让病人有更多的隐私(也有助于减少传染)。这设计还包括几面宽大的窗子,让自然光洒遍室内,和干净的现代主义的线条,有助于员工有效工作。也慎重考虑在不同的地段运用荧光和比较温暖柔和的人工光源。所有这一切,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都设计成创造出热情欢迎的场合,既不是医院,又不是住家,而是一个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合乎姑息治疗标准的新型场所。这种设计成为以后的许多临终关怀医院的样板。”
西塞莉·桑德斯的业绩和样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在世界各地展开,她本人也因此而被公认为是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开创者。
今日的圣克里斯托弗医院
加拿大内科医生鲍尔弗·蒙特目睹首都蒙特利尔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在收治重症病人方面存在有“极其糟糕的缺陷”,特地去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医院,与西塞莉·桑德斯一起待了一个星期,受到深深的启发,感到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医院适合在加拿大开展应用。回来之后,他于1975年1月在医院里开辟了一个关怀临终病人的专科病房。蒙特将这称为“姑息治疗”。
美国第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姑息治疗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组成。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诊所癌症中心的德克兰·沃尔什医师于1987年开始启动第一个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服务计划。这一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功,截至1998年,美国和美属波多黎各联邦已有3200家临终关怀医院在运营或在开发中。到2008年,美国每年约有三分之一以上900000的美国垂危病人在临终关怀医院安详度过他们最后的时日。
此外,临终关怀护理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入波兰,日本于1981年开设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并于2006年7月正式建起了160所收容所。其他如俄罗斯、印度、芬兰也都陆续开启临终关怀医院。
临终关怀医院是专为解除临终者身心痛苦、获取情感和心理慰藉而设立的医院或收容所,这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人道措施,它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人士的重视,并获得更加理想的发展。
完整文章请关注《看历史》2018年11月新刊
相关文章
-
她是本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后,却沦为傀儡,晚年境遇凄惨
-
该上将一声怒喝,吓得苏军乖乖交出武器,一下子装备了6个师
-
上帝之鞭阿提拉:为何迅速崛起又快速湮灭?
-
克什米尔是巴基斯坦最后的底线印度口中的和平不过是坐等时机
-
二战时期日本为何去偷袭珍珠港?
-
南非曾是英国殖民地,为何开普敦是荷兰人建立的?
-
肯尼迪遇刺后,那些嫌疑犯及证人,为何一个接一个相继去世
-
张春桥旧居,审判时江青在法庭上大吵大闹,张春桥则始终一言不发
-
中国未参加一战却参加了伦敦胜利大阅兵,气势压倒日本
-
「品博会」南平张灵:盏行天下掌门人,聚力龙窑柴烧鹧鸪斑建盏
-
诸城普查出新的恐龙化石点,证明中生代时期诸城地区是一个植被茂密的风水宝地
-
世界历史有三个人,既是一国的亡国皇帝,又是另一国的开国皇帝
-
德国法国意大利有什么渊源?一张扑克牌给出答案
-
强取胜于苦耕:以成吉思汗为首的游牧民族,为何喜欢发动战争?
-
德国战败之时的老照片:苏美士兵会师柏林,地堡中自杀的纳粹分子
-
两汉对战匈奴始末:北匈奴最终何去何从
-
令盗墓贼崩溃的“黄肠题凑”墓,为何难盗??
-
盛极一时的古罗马繁荣的背后,是无数奴隶凄惨人生的落幕
-
此战双方共投入200万兵力,发射4000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100万人
-
[图文]抗战中国海军布雷游击战让日军闻风丧胆
-
渭南之战:曹操获胜的原因 曹操竟杀害马腾一家
-
历史解密此战:粟裕为何不顾伤亡,也要“灭了”黄百韬?原因令人唏嘘
-
白宫受到2个方面的巨大压力,川普想讨个便宜之后就对华休战?
-
南粤政法英模风采|“全国公安爱民模范”孙建国:从火场抱出煤气罐,枪林弹雨中勇救人质
-
江西一古村发现巨大黑洞,专家发掘遭遇阻拦,原来里面埋着他
-
希特勒临死前道出:我一辈子只怕过一个人,敬佩过两个人
-
去理发顺手歼灭了1个德军坦克纵队—苏联头号坦克王牌拉夫里年科
-
俄罗斯发现匈奴古墓,墓中遗骸却不忍直视,学者:墓主人太残忍了
-
[图文]郑州发现1937年出版的长征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