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导致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非全是原子弹的功劳
原标题:二战末期,导致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非全是原子弹的功劳
到日本投降前夕,日本的兵力分布为:本土200多万;朝鲜、满洲、中国大陆及台湾有200多万;在南亚部分地区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有日军80多万,共计达到500多万。在二战末期,虽然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但他们依然作“困兽犹斗”,提出了“一亿玉碎,本土作战”的口号。但最终,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拥有如此庞大兵力的日本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那么,日本决定投降的因素是什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联合签署发布了对日本的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放下武器,停止战争。如不停止战争,日本将面临着毁灭。但是,对于盟国的最后通牒和投放原子弹的威胁,日本政府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当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大臣甚至要求天皇通告全国,要求人民抵抗到底。最后,铃木首相下令,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看到日本政府还继续负隅顽抗,美国决定投放原子弹。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炸死将近30万人。9日凌晨,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对日宣战,苏联远东军分三路对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进攻,同时又向朝鲜北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地进军。苏军一路所向披靡,迅速占领了被日军侵占的地方。
基于原子弹对日本民众造成的恐惧阴影以及苏军对日宣战,日本政府8月14日决定投降。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日本投降是原子弹将日本人炸怕了以及苏联的出兵,所以才选择投降。其实不然,日本投降并不完全是原子弹的打击,而是多种因素和矛盾的总爆发,比如军事方面的失利、外交的失败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的崩溃等。
正如日本外务省一位官员所说:“对于我们这些知道内幕的人来说,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都没有在本质上改变战争的进程,就是没有原子弹的惩罚和苏联的进攻,我们也会在一定时期选择投降,然而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促进了我们的投降。”
所以,综上所述,日本选择投降的第一个原因是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
与原子弹所造成的影响相比,日本国内战争经济的崩溃,才是迫使其投降的最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日本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侵华战争。
但是,侵入中国的日军很快发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他们早已深陷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由于长时间的战争,他们根基浅薄的经济到1940年时已经无法承受大规模战争的负担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下令猛增军工生产,结果导致国内的民用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日本法西斯几乎把一切资金和原料都集中到军需工业。
长此以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迫使人民起来反抗。从1941年到1944年,工人就举行了130次罢工,人数达到五万多人。总之,在日本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存在着反战和厌战情绪。对此,日本统治者深感恐惧。所以,从1944年起,新成立的小矶国昭内阁便已经开始寻求结束战争的方法了。
对此,日本的计划是在1944年9月底结束战争,所以日本当局便从当年6月份开始同苏联进行谈判了,并且还派特使携带天皇亲笔信前往苏联。
所以,正是由于战争经济的崩溃,日本已经无力支撑战争消耗,不得不寻求停战。因此,战争经济的崩溃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
最后一个原因,日本战略上的错误也是导致其投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日本战争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对外部资源依赖的基础上。所以,导致它不可避免地拉长战线,扩大战场,比如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就已经深陷中国现场的泥潭,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又将战线拉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以及英、美、法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和基地,军事行动区域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领如此广大的地区,造成了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弱点。
如此以来,日军四处树敌,其在占领地区所实行的“三光”政策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8月9日,以苏联的参战为标志,盟军及亚洲各国人民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东南亚各国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大反攻给了日本致命一击,使日本“帝国所处形势,愈益恶化,最恶劣的局面已经出现”。在大势所趋下,日本不得不宣布投降。
以上就是日本在二战末期拥有庞大兵力的情况为何会选择投降。战争经济的崩溃是主要原因,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则加速了日军投降的进程。当然,更重要的是亚洲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统治。
【我是文史君,主攻历史专业,古今中外都有涉猎,欢迎大家关注,每天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文章
-
他一手主导了旅顺大屠杀,最后被中国的大炮炸成了碎片
-
[图文]毛泽东称王震: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
抗战老兵洪正春的心事:远征缅甸活着走出野人山(1)
-
一个独眼的二战小兵,单枪匹马从德军手里解放了一座城市
-
果郡王明明不喜欢纯元,为何要在院里种满梅花?谁看懂了?
-
二战划时代的武器,德军如果提前装备可能改变战局!
-
二战时美国歼灭日军150万, 原子弹炸死30万, 日本人为啥不恨美国
-
90年前这国首创坦克作战,却被德国反超!骑兵当主力,代价惨重!
-
二战时的法国军队为何徒有其表?兜里没钱是真没办法
-
钓鱼岛历史争端由来:华人保钓历史大事
-
历史大工程,长江之上建浮桥,看南唐如何灭亡
-
明孝陵为何没有被盗,不仅有三大防盗措施,更有让人想不到的原因
-
一代传奇的谢幕再见波音727
-
伊朗政府为什么要把他们的前总统内贾德抓起来,结果怎么样了
-
两架B-52再次闯入南海,直接穿越南沙群岛!小心有来无回!
-
二战东线有多残酷?后期的德军战斗力如何?集团军群被瞬间歼灭
-
上世纪50年代初,重庆“女特务”现身说法,女子的外表却是男儿身
-
此人偷袭珍珠港,却遭美军击毙,死后尸体保持体面坐姿
-
巴西为何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都到高原的巴西利亚?
-
[多图]中英长江炮战之谜 新中国成立前夕外交较量
-
《八佰》:站着死VS躺着活,现实与未来的抉择中,我们何去何从?
-
我国唯一一支外国军队,不能持枪且出门穿便装
-
抗战革命军第74军——抗日铁军的3次血战
-
他是西游世界中的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力败孙悟空
-
巴西有一个小岛,达尔文来过这里,后来写下《物种起源》
-
除夕,作为中国第二大节日,你可知有什么习俗和禁忌?
-
揭秘:古代哪个国家竟需要蒙古九次征战?
-
朱仝雷横代表着大宋朝基层其实有两种不同腐败路径
-
扬州三把刀名扬天下,全靠这位皇帝扶持,你知道是哪三把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