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之:最后一趟生意
原标题:重读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之:最后一趟生意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伊拉克战争历时7年多。
根据维基解密在2010年10月22日所公布的美军文件显示,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直接死于战火的平民达6万6081人。
2004年,在伊拉克战争残酷进行时,作者吉姆·拉蒙特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写下短篇小说《最后一趟生意》。摘录如下:
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他开着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的残骸,远处的浓烟告诉他,战争正在他的祖国里进行着。
天气晴好,很炎热,没有一丝风,对面驶来一支车队,车上也坐了很多人,这情景有点像这个国度里的乘卡车赶集的人群。不过不同的是,不是卡车,而是坦克,上面都是外国人,手里拿枪。他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他,就这样交叉而过。
“该死的战争!”他暗暗地咒骂。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市集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最后一趟生意做完。”
他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是能让他感到唯一欣慰的东西。
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那长长的炮管和多边形的脑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不少荷枪实弹的外国士兵站在路边。一个外国士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他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首都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几个外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破车,弯下腰,又看了看他,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笑了笑,用那些士兵能听懂的语言生疏地答:“长官,我从首都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战争几时才能结束?”
“快了,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能解放你们的首都,”外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像是看到了车里的相框,“这烟还不错,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也许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他看了看外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
“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
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最后一趟生意》最终被认定为2004年全球最佳短篇小说。对于参战国家来说,伊拉克战争是国家意志和国力的角逐,而战争造成无辜平民失去生命的同时,种下仇恨的种子。
《最后一趟生意》的作者站在普世的角度,诠释了随着战争的进行,那些无辜平民因为亲人的无辜丧生,仇恨随之从内心而生,当复仇的火焰一旦爆发,接下来势必会有更多的生命被终结!
相关文章
-
《季风吹拂的土地》:东南亚的困境与希望
-
国内首部金融谍战大戏《决币》登陆PP视频全网独播
-
以色列占了巴勒斯坦土地,为何近年来周边国家不愿帮巴勒斯坦了
-
英国为何把印度洋岛屿租给美国?
-
历史上的今天——1836年2月25日,美国发明家柯尔特获得一个转轮手枪的
-
叶利钦敢斥责戈尔巴乔夫,为何勃列日涅夫时期没人敢这样?
-
叶利钦为何要让苏联解体,而不愿当苏联领导人?
-
福田湾海战:日本近代首次对西方势力动武
-
招人唾弃的第一汉奸:汪精卫 汪精卫生平简介
-
为了自嗨无所不用其极?历数人类漫长的嗑药史
-
战火:卡扎菲死7年了,现在的利比亚怎样了?
-
西班牙吕布——阿拉伯人如何用“酒池肉林”捕获一颗勇敢的心!
-
完整的循环:爷爷参战获封子爵,父亲从政坚决放弃,孙子重拾爵位
-
历史上的今天|“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逝世
-
二战时英国为何要用8座岛屿去换美国50艘淘汰的驱逐舰
-
郑板桥得罪了上司被罢官,临走时写下的这首诗,足以说明他是清官
-
[图文]揭秘:日本二战时血腥虐待战俘
-
他出生于日本的和尚世家,认了一位干爹,成了二战后的甲级战犯
-
当年荆轲刺秦王,如果用的是长剑而不是匕首,结果会怎样?
-
【今日历史】1月31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长津湖》导演林超贤:开机前忐忑不安,恶补历史课
-
汤岗子温泉80年代老照片:女子把自己埋入泥里坐着水坑前泡脚
-
楚晋争霸:楚庄王为何攻郑 郑国竟是诱饵
-
一根断线引出一项技术创新
-
台媒:打麻将又名打麻雀起源于一场“护粮运动”
-
我国卫星发现“新大陆”,美澳等国抢先一步说道:谁先发现归谁!
-
二战时他杀掉20万日本人,日本让他道歉,他1句话霸气怼回!
-
出卖萨达姆的人,最终获得美军的巨额悬赏了吗?其下场如何
-
湖北一公路施工,发掘3000多具尸骸,专家赶来揭开一段悲壮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