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史海揭秘:苏美首脑热线数次防止“核大战”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新华社发
近日,中美两国国防部长正式对外宣布同意建立两国国防部直通热线。历史上,建立军事热线是各国间加强军事互信,减少军事误判的重要手段。美苏在冷战期间建立了首条国家首脑间"即时联系"的军事热线,它多次将两个超级大国从核大战的边缘拉了回来。
首脑热线装在囚室里
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核导弹的动向被美国发现后,美国总统肯尼迪随即宣布封锁古巴周边水域,并准备入侵古巴。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关系骤然紧张,世界处在核大战的边缘。危机期间,双方谁也摸不清对方底细,完全处于一片"战略迷雾"之中,即便赫鲁晓夫最终屈服,经苏联驻美大使馆送来关于解决危机的建议信也让肯尼迪难辨真伪,美国情报专家经过12个小时的甄别,才把这封3000字的信件内容分析完毕。危机结束后,白宫高官们觉得如果美苏之间的交流能更快一些,那么危机将更容易解决。
1963年6月,美苏在瑞士日内瓦签署《建立直接交流热线的备忘录》,这条直接交流热线是为了建立美苏两国之间的信任,防止因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而导致核大战的爆发。根据备忘录的要求,美苏热线是一条双向电报电路,这条线路途径华盛顿、伦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和莫斯科,其中华盛顿-伦敦段通信联络依靠世界上第一条跨大西洋电话电缆连接。为求保险,美苏两国还另开辟了一条华盛顿-丹吉尔(摩洛哥)-莫斯科的备用无线电通讯线。
首脑热线将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联系起来。美苏热线在莫斯科的终端被称为"红机",所谓"红机"其实徒有其名,它没有语音通话功能,更像是一台密码电传机,此举主要是两国元首担心声音传达容易产生误解或误听。"红机"被苏联视为顶级机密,为求保密,苏联向本国以及民主德国的160多家企业下达生产任务,让它们各自生产一部分零件,然后由克格勃第16局(即无线电侦察总局)负责组装调试。为保证安全,机器被设置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地下囚室里,这里在沙皇时期曾关押过十二月党人。
苏联总理的烦恼
美苏热线的首次使用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在开战不久就重创了阿拉伯国家的空军。作为阿拉伯国家的盟友,苏联在地中海集结重兵。美国注意到苏军的异动,立即向相关水域派遣了航母战斗群,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甚至威胁说:"如果苏联敢动以色列一个指头,美国不排除与苏联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
考虑到可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风险,苏联在最后一刻退缩了。6月10日,受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委托,总理柯西金、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走进克里姆林宫地下囚室,首次通过"红机"呼叫美国总统约翰逊。号称"苏联首席翻译"的苏霍德列夫陪同三位领导人来到热线旁,当柯西金发现热线不是一部电话时,立刻质问苏霍德列夫:"为什么没有听筒和话机,我们怎么和美国佬通话?"苏霍德列夫回答:"总理同志,这不是电话,而是一台远程电报打字机。"
除了安德罗波夫,柯西金和葛罗米柯都对这条热线表现出急躁情绪,两人习惯于在电话前高谈阔论,而不是一个接一个把话说完,然后由口译员把他们的话速记在文件上,再通过密码发送,柯西金抱怨自己就像"在排队买面包"。领导人不满意,负责翻译发报的口译员们也是一肚子怨气,因为柯西金、葛罗米柯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嘴里总是充满华丽的辞藻与空洞的修饰语,苏霍德列夫不得不为一句关键的句子等上半天,而自己又不好意思停下笔,只好用外人看不懂的速记符号"画素描"。尽管沟通如此不便,但美苏首脑终于就共同缓和中东紧张局势达成协议,不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正式停战。
经过这次事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不再忽视热线的功效。1971年,美苏双方一致同意将军事热线系统提升到更先进的卫星传输模式,由两颗美国国际通信卫星和两颗苏联"闪电-2号"通信卫星担任信息中转任务,这样美苏领导人实现了真正的语音通话。根据勃列日涅夫的要求,克格勃第16局的专家们在其政治局办公室里安装了热线电话,可直接与白宫通话。当勃列日涅夫需要与美国总统通话时,这部电话会自动启动"机密专线",专线上的声音信号全都经过加密处理,即使被人窃听或捕捉到也不可能还原成原始的声音信号。该电话机没有拨盘,也不用拨号,只有各种神秘的字母按键,至于这些字母的特殊含义,只有勃列日涅夫本人、他身边的秘书以及安全人员知道。
相关文章
-
鸦片战争:清朝为何不敢与英军死磕到底?
-
蒙古在历史上曾强盛一时,为何上个世纪独立后,就很少被提起
-
[图文]日本妄图用美色软化美军 妄图帮战犯逃脱惩罚
-
日本自民党为什么从成立之日起一直后援靖国神社?
-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20个中国人曾在史上最大登陆战中大放异
-
战后日政界的“台湾帮”:联合美国牵制中国
-
疯狂医生的毒品摧毁了希特勒的健康,让纳粹更早灭亡
-
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丨长沙红,是红色热土的“红”,红红火火的“红”!
-
沙特承认记者死亡后,特朗普的表态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
刘春声:法兰西人的家珍
-
《丝路梵华—吉泉斋藏古代佛教造像集珍》佛像赏析——观音菩萨坐像
-
明清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黑人雇佣军 终于走到了中国战争史的尽头
-
这帮美国人,住在下水道,每天只有3美元生活费却要活出“精致”
-
北约29国65艘军舰大会师:突然一艘俄军战舰,杀入演习区怒射导弹
-
亚历山大大帝如果真的远征到了中国,结局会如何?
-
中越王牌血战 越军惨败用车尸
-
《权游》中的劳勃与艾德,演绎了友情的最高境界:为彼此赴汤蹈火
-
看不见的牺牲品:甲午战争后一夜殉夫的女人
-
明朝初期,广东设省时有十三府一州,各为哪里?
-
难以伺候的“天使”:来自朝鲜的明朝太监
-
大口径没良心炮,它的巨大的威力,曾炸的敌人沉默半小时
-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为何会将赔款退还给我们?难道良心发现
-
安徽,为什么看起来像16个省?
-
[图文]阎锡山部“太原五百完人”神话真相披露
-
前苏联特种兵指挥游击队精心设下埋伏,结果失败,原因丢人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4日
-
华夏人文共祖帝喾拥有庞大的家族,堪称华夏第一家族
-
曝光犹太工匠曾向希特勒求生路数封邮件
-
抗战女汉奸被判死刑,临刑前亮出身份,被当场释放,活到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