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如果真的远征到了中国,结局会如何?
原标题:亚历山大大帝如果真的远征到了中国,结局会如何?
提到亚历山大大帝,大家一定会想到他带领马其顿方阵征服了波斯、印度、埃及和希腊,建立起横跨亚、非、欧的亚历山大帝国。不过,网上流传很多“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去了中国,那么中国也会被征服”这样的话,很明显,这话是极其荒谬的,那么亚历山大大帝如果真的来到了中国,结局会如何呢?
亚历山大东征的时间是公元前334年—前324年。秦惠文王四年(前334)正是商鞅变法在秦国已经稳固的时期,周显王四十五年(前324)正是张仪合纵连横时期,所以,若亚历山大来到中国,他第一个碰到的便是秦惠文王(公元前338年—前311年)带领下的秦锐士。所以若二者相遇谁会赢呢?
一、马其顿方阵
说到亚历山大大帝就不得不提到马其顿方阵了。自伊苏斯之战和高加米拉会战以来,马其顿方阵的威名传遍了古代地中海区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作战方式仿佛成了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马其顿方阵是一种早期的步兵作战方式,这种方阵通常64个甲兵组成一排,128人组成一连,256人组成一个营,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一个师,这种编制与现在的军事编制很是相似。如此组织严谨的军队在战场上给敌人巨大的压迫感。加之他们手握长矛进行攻击,整个方阵的前进就像一把铁锤锤向敌人,除此之外,方阵还会和骑兵紧密配合,再配以弓箭手、投石手等,几乎可以给敌人致命的打击。
但这个方阵也有许多弱点,最主要的就是灵活性和防守能力不够。长矛固然可以给士兵刺杀创造良机,但如果方阵之中有了入侵者,或者整个方阵不再完整,那方阵的缺陷就展现出来了。虽然士兵们还佩戴有辅助线的武器:匕首,但匕首一般长度并不够,而且士兵能不能将短兵器的威力发挥出来呢?加之整个方阵中的人像刺猬的刺一样密集,限制了人员的活动,所以只要避开正面攻击,从背面或两侧攻击它,便会对此方阵造成毁灭性打击,这也是一大弱点。
但聪明的亚历山大大帝却巧妙地避开了一些问题,他为了防止方阵两翼受到攻击,将骑兵配置在方阵两侧,使得整个军队呈三角形前进,实现了步兵与骑兵作战的完美配合,不得不说亚历山大果真是个军事天才。
二、马其顿方阵vs秦军
虽然马其顿方阵在西方战场上所向披靡,但若是遇上秦军,情况可不会乐观。
论人数,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只有五六万人,而中国古代战争,动不动就十万大军对战,某一方被全歼或者损失惨重。就好比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投入的总人数保守来说都有一百万。所以从可投入的人数来说,秦军远远多于马其顿方阵的人数。有人会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那么多国家,可以多收编一些军人。但他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军人的训练是有年限的,加之,最致命的是从不同国家收编的人,他们心不齐,对军心士气肯定有影响;且不说我国古代军事家很看重军心,连儒生都知道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首先秦军不愁人数。
论作战,亚历山大大帝既然能够征服那么多国家,他手下一定不乏有才之人;但秦国能从边陲小国崛起,军事人才也不会少。亚历山大若到中国,可能碰上年轻时期的白起,或者灭掉巴蜀两国的司马错等。当然,秦人本来就民风剽悍,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奖励耕战,秦人在战场上的血性更是得到了提高。其实中国自古以来面对外敌时展现出来的血性都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比肩的。亚历山大的军队若想胜利,确实难。
从兵器上来看,虽然马其顿方阵的兵器是铁制的,但那个时候的铁不是现在的铁,是生铁,其硬度远不如现在的铁。我们的老祖宗在冶炼青铜器的过程中早已发现纯金属硬度不如合金大,所以虽然那个时候的兵器是青铜制的,但却是加入了铁、铅、锡、锌等的合金,硬度比生铁制品要大。而青铜兵器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秦军方阵中的长矛、剑就不用说了,加上铍、戟、战车等兵器,士兵们在战斗时要灵活的多,当然还有射程可以达到150—200米的秦弩可以远距离杀敌。
除此之外,亚历山大远道而来,粮草问题如何解决也是一大问题。就算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也一定不会获胜,为何呢?自古以来,在没有外敌时,国与国之间往往斗得不可开交,然而面对外敌时都是一致对外的,战国七雄虽然平日里争得头破血流,关键时刻极有可能团结起来。
其实纠结于马其顿方阵与秦军之间谁获胜并不重要,因为这只是表面;深层次的是我们要对我们几千年来的积淀军事文化和民族血性抱有自信。我们或许无法知道几千年前祖先是如何英勇无畏,但至少我们知道,许多次危亡之际,是祖先用生命换来了明天。
相关文章
-
弩比弓强力得多,那为什么古代打仗还有那么多人爱用弓?
-
隆美尔是希特勒左膀右臂之一,希特勒为何要毒杀他,自断一臂
-
[图文]第一艘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诞生始末
-
这一仗,苏军惨遭伏击,伤兵全部被杀死,游击队仅损失12人
-
特殊的家庭,铸就唯一的尼采
-
老山对越反击战,解放军第14军用1个加强团围攻敌军1个连
-
一战时的沙俄跟德国相比有多弱?难怪被两线作战的德国打崩!
-
来源:杭州运河大剧院
-
《叛逆者》孟安南是特务吗?孟安南真实身份是什么?
-
1930年代的包头,山西人走西口在此繁衍生息,南海子一姑娘在卖唱
-
《封神传奇》连李连杰都给他当配角,也逃不掉“烂片”称号
-
孙恪勤:欧洲的“老本”为何吃不下去了
-
[图文]空军上校戴旭:朝鲜战争是个代价高昂的“零”
-
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圣彼得堡,苏联为什么迁回莫斯科?
-
上色老照片:二战前夕军力鼎盛的德国、希特勒疯狂搞阅兵仪式
-
日本在二战中也曾入侵印度,为什么刚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军
-
日本人祖先来自中国?邓小平访日再提此事,看日本人怎么回应?
-
战争与图像:华北交通写真档案(1939-1945)
-
颛顼高阳氏政权结束中原统治
-
《嘉南传》姜保宁的封号是什么?姜保宁和李谦最后在一起了吗?
-
解放军名言:绝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秋毫无犯的解放精神
-
加州死亡人数曾经最多的一次火灾,洛杉矶最大公园遭遇荼毒
-
美军救援部队认为应该反击,当看了一眼对面山脊,改为逃跑
-
二战,塞班岛上最后投降的日军,晚了天皇投降令三个多月
-
江苏农民意外挖出古墓,拒绝他人50万重金,直言:这是属于国家的
-
拿破仑大军虽然歼灭俄军4万人攻占莫斯科,可战争没有结束
-
东条英机被判绞刑后,日本人都说:他的妻子更应该判绞刑
-
独挑大梁:二战前期的皇家海军管鼻燕战斗机传奇
-
越南解密档案公开当年武元甲大将颁布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军事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