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人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
原标题:刘擎:人应该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
文丨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许多人都知道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名字,因为他在1989年提出的“历史终结论”轰动一时。但你可能听说,福山本人已经抛弃了历史终结论,还可能听说,他写这本《政治秩序的起源》就表达了他立场转变之后的新思想。
我想告诉你,这些听来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福山的基本立场是一以贯之的,30年来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当然,他的学说引起了许多争议,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我们首先不要搞错福山的观点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谈得上去做是非对错的评价。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如此认真地对待福山呢?是因为他很有名吗?并不是。重视福山的理由在于,他具有一种当代学者罕见的雄心抱负,敢于去触碰政治学当中一个古老的大问题——人类的政治将何去何从?各种不同的政体究竟是永久保持彼此之间的差异,还是会最终走向融合?这可能是世界政治中最大最难的问题之一。
其实,对于这个大问题,中国人很早就给出了回答,但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可以分别用我们熟悉的两句名言来表达。一句出自春秋末期的《左传》,说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有一句来自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他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转换成稍微学术一点的语言来解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代表了一种特殊主义的立场,认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群体,必定有各自特殊的文化,也一定会建立自己特殊的政治秩序。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代表了普遍主义的立场,相信人类的共同之处要比相互间的差异更为根本,因此人类最终会走向融合,追求大同小异的理想政治秩序。
那么在现代历史上,有哪些思想家会主张普遍主义的观点呢?其实中外都有,最有名的,比如中国的康有为,西方的黑格尔和马克思。可是看看当今的世界局势,到处充满了纷争与冲突,大多数人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越来越没有信心,认为世界走向融合是一种幻想的乌托邦。当代的绝大多数思想家,要么回避普遍与特殊之间的争议,要么怀疑普遍主义的政治理念。你大概听说过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这就是特殊主义政治理论的一个例子。
而福山就是当代极为罕见的普遍主义者之一,他最根本的观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人类政治的发展是殊途同归的。如果我们把“殊途同归”这个成语拆成两半,就更容易解释了。历史终结论讲的是“同归”,是人类的共同目标或未来的终点,而他对政治秩序的论著讲的是“同归”之前的“殊途”,是从远古到现在走向未来的道路,这是多种不同的,也常常是崎岖坎坷的道路。理解了他的总体看法,就容易明白,福山的政治秩序论著并不是对历史终结论的否定,而是它漫长而复杂的前传。
相关文章
-
84年前,那位不向纳粹敬礼,还露出不屑笑容的德国市民,后来怎样
-
一周艺术人物|敦煌研究院迎来新掌门,谁将翻新瑞士百年展馆
-
皇姑屯事件,因为张作霖做的这三件事,彻底激怒了日本人
-
刚刚,俄罗斯宣布远东雷达站启用,可令美国隐形战机无处遁形!
-
主要人物介绍
-
解放战争中,仅东野就有9000门炮,为何志愿军在朝鲜却火炮奇缺
-
意大利南部小岛,为何成非洲人进入欧洲的中转站?
-
二战结束后,此人103分钟内做的事,让人拍手称快
-
北洋水师为何败给日本海军,因为犯了战略性错误
-
60多个国家或将受益,美国也想加入,俄专家:得要让中国点头才行
-
《丝路梵华—吉泉斋藏古代佛教造像集珍》佛像赏析——观音菩萨坐像
-
美国声誉最差的总统:在任两年碌碌无为,丑闻缠身被妻子毒死
-
中华数学极简史:我们祖先那些领先世界的数学成就
-
世界上最喜欢内斗的民族,内斗上千年,如团结在一起,将是巨无霸
-
发现神秘的莎士比亚失落的岁月
-
新中国一共和21支外军打过仗,没想到伤的最惨的是这三个国家
-
古人去一次青楼的花费,换算成人民币,大概花费多少钱?
-
二战最著名的猜想,德国首先进攻英国会怎么样?答案:不可能!
-
基督教毁了一个罗马,也成就了另一个罗马
-
抗美援朝中,美军总司令一个带兵之术,获得陈赓大将的赞赏!
-
希特勒最后握手的德国少年兵,后来怎样了?
-
帝国遗民:大月氏霸权崩溃后的吐火罗系后裔
-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
守众安智慧消防为古建筑装上防火“警铃”
-
杨利伟38岁成“中国航天第一人”,妻子因太担心,成半个气象专家
-
萍乡报里阅档案!1985年全国大型消费交流在萍乡…
-
【合力攻坚,同心筑梦】国家开发银行用心用情用力定点帮扶四川古蔺纪实
-
搏击主持人郑环宇怒斥作家方方:国家有什么对不起你,真是个贱人
-
秦穆公生平故事 秦穆公征战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