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先锋丨毛岸英: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
原标题:百年先锋丨毛岸英: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
《党建》杂志社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
在朝鲜的平安南道桧仓郡,坐落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陵园中,矗立着一座年轻战士的半身雕像,雕像旁立有花岗岩石碑,上刻“毛岸英同志之墓”7个大字,背面则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刻下的一段碑文: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〇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毛岸英,1922年10月生,湖南韶山人。1930年10月24日,恰逢毛岸英8岁生日,那一天,母亲杨开慧被捕,不久惨遭敌人杀害。此后,在经历了5年“不堪回首”的上海流浪生涯之后,1936年,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毛岸英从海上经巴黎抵达莫斯科,入苏联国际儿童院学习。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些在苏留学生要求加入苏联国籍,以便参加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抗争到底。毛岸英后来回忆说:“我不愿这样,我是中国人,要为祖国服务,从这点讲,我是爱国主义者。但我同时还是国际主义者,并对军事很有兴趣。”为此,他先后3次上书斯大林,要求参加苏联红军,上前线与德军作战,但始终没有得到回信。1943年1月,参军意愿强烈的他来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学习,被授予中尉军衔,并加入了苏联共产党(194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后,他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继续深造。
军校毕业后,毛岸英任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战略反攻,长驱数千里,冒着枪林弹雨,驰骋于欧洲战场。
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不久,他被父亲毛泽东送往“劳动大学”,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动,随后,又跟随田家英等人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与哲学,可视为就读“窑洞大学”。翌年,毛岸英东渡黄河,参加了中央土改工作团,并出席了在西柏坡举办的全国土地会议。事后,周恩来称赞道:毛岸英同志在土改运动中的一些意见是正确的,很有学问,他攻读了不少马列著作,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其间,毛泽东还专门写信鞭策儿子:“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需要一名俄语翻译,以便与苏联派到中国和朝鲜的军事顾问互通情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说:“岸英是第一个向我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10月,毛岸英跟随志愿军司令部,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北部昌城郡的大榆洞。在那里,他积极工作,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但是,仅一个月后的11月25日,美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驻地上空,投下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正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在向中央请示安葬毛岸英遗体事宜时,彭德怀建议将毛岸英同志尸骨埋在朝鲜,“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对此,毛泽东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但他也是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生在中国,战斗在朝鲜,牺牲在朝鲜,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光荣。就让他留在朝鲜,与牺牲的同志们在一起吧。”此情此景,真可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文字撰稿:谢文雄 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采编:宣传应急科
相关文章
-
历史解密:“微服私访”真的能反映民间疾苦吗?别被影视剧骗了!
-
红花园汉墓出土花纹砖,砖上有45句“口诀”,让它成为一级国宝
-
“人不较劲枉高尔夫”,你敢为一杆进洞拼一次吗?
-
皇帝们如何管理后宫 什么样的女子有幸得到皇帝的眷属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3日
-
古代驾车撞死人怎么办?最严重的就是杀人偿命,还有流放、充军
-
套近乎,溜须拍马,“诗仙”李白找个工作有多难
-
从《金瓶梅》西门庆的奴隶性看古代的蓄奴制度
-
古墓长明灯为何能千古不灭的原因 长明灯是什么
-
王阳明:新婚之夜,新郎失踪,结果跑去和老道士谈起了人生
-
清朝官员有一怪癖,导致贪官盛行,皇帝却纵容,让他们官越做越大
-
刘备打仗的一个习惯,士兵为此拼命,但关羽效仿之后却是战败被杀
-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
在古代表哥娶表妹很常见,为何却很少能生出智障儿?原因很简单
-
周恩来对中国海洋事业鲜为人知的贡献
-
一场大火烧没了传国玉玺,唐末之后再无真品
-
党史小故事|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阅兵毛泽东曾提议另设假会场
-
王永生同志逝世
-
地主恶霸刘文彩,子孙众多,后代回来祭拜,光饭菜就准备200席
-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浅谈唐朝上元节的习俗和文化
-
假期佳剧|《上将洪学智》:开国上将的传奇人生
-
"九一三"后周恩来的思虑:第一是打仗第二还是打仗
-
解密姓氏的始祖 中国36姓始祖起源
-
他是传奇中将,13岁进入少林寺学武,曾靠朱砂掌杀开血路
-
技艺|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
-
方丈、住持、长老有什么区别?方丈与住持的区别
-
古代犯人的“刺配”刑罚究竟有多重?
-
中国史上最霸气捷报:请将这颗敌国元首的头颅高悬在京城的胡人街
-
中国唯一“六星上将”:妻子如今百岁高龄,儿子们都很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