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住持、长老有什么区别?方丈与住持的区别
原标题:方丈、住持、长老有什么区别?方丈与住持的区别
我们今天来谈谈,什么是方丈、什么住持,而什么又是长老。
因为,最近百科妞在和同事聊起少林寺话题的时候,总有人会把方丈、住持和长老混用,这是不对的哦。
一、住持:寺庙里掌舵的,CEO!
住持是佛教的僧职,在日本佛教里又称为住职,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简单来说,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只要是寺庙,就会有一个住持。
住持要负责寺内弘法、修持、寺务(行政)、财务以及其它日常事务,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弘法,比如早晚课诵、告香、整肃违规的僧人…等等。
佛教传入中国后,采取的是师徒之间传授佛法,没有住持一说。到了唐代之后,禅宗兴盛,门徒甚多,于是住持就成为了一种职位和称呼,指代“代佛传法、续佛慧命”的人。所以住持的日常事务,主要在于传承佛法。
那么住持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1、佛教的得法弟子,要有足够的修持见地,而且形体端正、无明显残缺。
2、能够德孚众望,经过诸山长老和其它丛林住持认可。
3、住持不由宗教局直接任命,但人选必须得到宗教局同意。
开山建寺的第一任住持,往往被称之为“开山大师”。
二、方丈:上规模的寺院里,被公认为精神领袖的住持!
“方丈”原意是寺庙里住持的居室,因为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见方,佛教传入中国后遵循了这个制度,于是有了“方丈”之说。
方丈处,就是“菩萨净名所居之所”,后来逐渐产生以室名为代称,就用“方丈”来表示对禅林住持或是“师父”尊称。
那怎么样才能成为方丈呢?
第一,汉传佛教里,对一个寺院的总负责人称之为住持,如果能够通过升座晋院的仪式,就可以被称为“方丈”。
方丈是一个寺院的精神领袖,有的寺院,方丈和住持是同一个人,比如少林寺的释永信,既是住持、又是方丈;而有的寺院,只有住持,因为住持的资历、修为、感化能力都还没有到达成为方丈的程度。
这从“方丈”最早的词源也能看出。“方丈”最早见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意思是维摩诘住的房间虽然小,但设座无限,他的修养很高,接引的人很多,不管多少人来到他的房间都能坐得下。
第二,除了有足够的资历和修为之外,一般情况下还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有方丈。通常,寺院要有三个大殿,寺众要在五百人以上。小规模的丛林寺众至少要有三百人,多的高达两千至一万。
第三,要想成为方丈,一般还必须要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另外,方丈可以在多个寺庙兼任,而住持则只能在一个寺庙担任。
三、长老:退休的住持或者方丈!
我们常常在称和尚为“长老”,包括很多电影剧里也是,其实这是不对的。
曾做过住持、方丈的老和尚,在退休后才可以被称之为“长老”。而只要还在住持、方丈的任期之内,就不可以称为“长老”。
另外,我们在寺庙里看见小沙弥,也会习惯性地喊“小和尚”,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汉传佛教的寺庙里,只有修为高深、德高望重的僧人才可以被称为“和尚”,而不是每个男性出家人都有资格被叫做“和尚”。
那么,见到出家人怎么喊才不会出错呢?
正常情形,只要是出家人,我们都可以喊“师傅”,这肯定不会错的啦~
现在,小伙伴们知道住持、方丈和长老的区别了吧?
相关文章
-
三国没你想象的落后!解方程、球体公式、飞行器了解下吧
-
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
古代皇宫婴儿死亡率高,只因有一个恶毒的贵妃吗?是缺一个钱乙
-
古代5大鬼才排行榜:诸葛亮落榜,老子仅第三,第一始传言还活着
-
所谓“欠债还钱”,杨白劳欠了黄世仁的钱不还,是不是没道理
-
乌拉噶龙:黑龙江大型食草恐龙(长10米/距今6500万年前)
-
秦朝统一的文字叫什么:小篆(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
-
四星上将巴顿:遭遇车祸重伤致死同车人竟毫发无损!
-
封神里有三个最难杀死的妖怪:一个得道一个入佛一个逃走
-
揭秘:解放战争前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一次绝密飞行有惊无险
-
昏懦之君唐高宗李治 是因为高宗迷恋武则天?
-
在夏天,古代人们都喝什么饮料解暑
-
当过男宠的皇帝:慕容冲(古代最帅的皇帝)
-
古代服务“全乎”的旅舍业:都有哪些服务功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戴安娜死因新线索 女王丈夫被指谋杀戴妃
-
清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
吕不韦和赵姬什么关系?两个人关系相当复杂扑朔迷离
-
发愤之作:造反者的教科书?!
-
二战时最幸运的战士,被俘后说服女军官报仇,两国元首为其授勋
-
红色记忆:载有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麓水报号外》
-
古代的“快递”行业有多恐怖?睡觉三不离身!
-
此牛人算出自己死亡日期,后来时辰已到却没死,无奈自杀身亡
-
为什么古代帝王精英都认为读历史有大用?
-
中国姓名文化研究,历史上好听的古代人名字都有哪些
-
泰国美女总理英拉,和男友同居26年却不结婚,逃亡5年有哥哥守护
-
心自由教育丨小年来了,寒假也来了
-
名妓李师师:宁当交际花也不当妃子
-
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11日
-
三国曹魏皇权的衰亡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