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独醒的勇气——读孟泽《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有感

原标题:独醒的勇气——读孟泽《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有感

文/余孟孟

谈及中国近代史上改革者们的个人遭遇,史学名家陈旭麓先生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尤为凄惨的是郭嵩焘。作为中国第一任驻外(西方)使节,他是在一片冷嘲热骂中步出国门的。作为洋务同辈里见识、才干高人一头的早熟者,他又因真话讲得太多而备受攻击,体无完肤。在他生前,《出使日记》被毁版;在他死后(庚子事变正盛之际),有人还奏请戮他的尸体,以谢天下。”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有这般遭遇,的确让人唏嘘感慨。可是,郭嵩焘何许人也?他的生平、事迹、才智、命运,究竟如何?大多数人对个中详情恐怕都不甚了解。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其他改革者相比,不管是被梁启超称作“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的李鸿章,还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郭嵩焘的知名度和重要性都要逊色很多。然而,倘若拉长历史的视线,站在今天“后见之明”的立场来看,就可以透过郭嵩焘身上披挂的诸多误解,而看到一个先知先觉的人物。又倘若挖掘历史背后的深层原因,从思想变动层面探求近代中国的变革历程,就可以发现,郭嵩焘虽改变历史似少,但提醒后人实多。可以说,从18世纪后五十年的“短历史”来看,郭嵩焘的实际影响力有限;但是,从近来以来至今的二三百年的“长历史”来看,郭嵩焘的启发意义巨大。尤其是在今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际局势当中,如何看待全球化?如何面对西方文化?如何对待自身的传统?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答,郭嵩焘可能是一把非常合适的思想钥匙。

1.独醒之累

当代知名学者、中南大学教授孟泽先生的《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一书,最近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书源于十多年前孟泽先生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栏目所作关于郭嵩焘讲座的文字实录。十多年来,通过讲、读、写,删、改、增,今天呈现在大众面前的这部以“独醒之累”为主标题的郭嵩焘大传,可谓千锤百炼,炉火纯青。孟泽先生以情理兼备、文质相融的笔法,用40余万字的篇幅,深描出了一位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浪潮之中,求学、做官、隐居、出洋,用自己赤子般的直率与纯真面对家国大事,将自己的生命积极融入时代大势之中,却屡屡遭受挫折,不断面对误解,只能背负“独醒之累”的时代先知的悲剧人生。

郭嵩焘是一位饱受争议的近代历史人物,他在生前就已背负骂名,身上被泼满了“脏水”。这样的人,自然也很难得到家乡父老的尊崇。孟泽先生就说,他曾去郭嵩焘的老家湘阴、汨罗一带,却几乎找不到郭嵩焘的“遗迹”。而同样作为湘阴人,又与郭嵩焘同时代且一生相交甚密的左宗棠,却得到乡人格外的重视。左宗棠的能耐、才识和功业当然是百年难遇的,但是孟泽先生却自信地预测:“五十年之后,郭嵩焘的名望会高于左宗棠。”这当然不是一种武断的轻言,而是孟泽先生对郭嵩焘本人及其所处时代大变局,作全面的考查、同情的了解、严谨的研究之后,得出的清醒判断。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