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莾是不是现代人穿越到汉朝的?
原标题:王莾是不是现代人穿越到汉朝的?
江苏省扬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个1992年5月在扬州市邗江县出土的汉代王莾时期的青铜卡尺。人们由此产生一个疑问:汉代怎么会出现现代形制的卡尺?或者,王莾是不是从现代穿越到汉朝的人?
其实,产生这种疑问,源自"博物馆思维"和"刻板偏见",以及"自我中心"的骄傲心理。
过去的世代,有很多东西都消失了。有的记在了书上,有的可以发掘出文物,有的却既没写在书上,也没有东西埋到地里等着发掘。所以我们知道一个词"灭绝"(动/植物界),或是"失传"。
动物、植物,因为人们的过度捕杀、采刈,会走向灭绝。如果能记在书上,人们可以知道某年月日某物因何原因灭绝了。但若没记在书上,后世的人或者可以从化石中能见到这些灭绝的生物,而没有留下化石的生物,灭绝后就好像从来没有在地球上存在过一样。
民间有很多东西都已失传或濒临失传。有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有的却直接失传了。而那些受保护的非遗,又能存在多少时间?
试举几个简单的例子:1990年代曾流行过一种通讯设备--BP机。如今,年轻人里,有多少人听说过这种设备,有多少人见过这种设备,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工作原理?
1980年代之前,农村种麦子都需要一种设备--耧车,有的地方简称为"耧"。它是一种非常精巧的木制农具,用它来播种有个专门的术语"耩"。耩地时,需要有一个来捉耧--用手扶着耧车,这需要一定的技术经验。前面需要两三个人用绳子拉着走。
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见过这种耧车?有多少人拉过这种耧车?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并亲眼见过它的操作?有多少木匠还会制作这种农具?
这样短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中淘汰过多少东西?又有多少东西都写在书上并流传下来?
当然,现在是有博物馆了。但古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连生命都不一定有保障,何来要何在一些"没用"而被淘汰的东西?
由于时代的远去,古代很多东西留下来的有限,出土的也有限,所以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并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古代的全幅的生活场景来。加上多数人都没有大量地阅读古代史籍,对古代的知道就更有限。
而现代科学的发达,会使我们有一个看似正确其实可能是错误的印象:现代比古代发达,古代比现代落后。
这在一方面或许是事实,但当我们这样说时,我们对古代生活的各种细节又知道多少?
所以,这出于刻板偏见,和一种自我中心的骄傲心理。
另外,是出于博物馆思维。
所谓"博物馆思维",是指一件古代的东西,出土后进入博物馆,它被当成陈列品来陈列展出。但是它脱离了它所处的古代的生活环境,放到现代被孤立起来看待。当人们看到这些展品时,或者认为不过如此,或者惊为巧匠之作,都是在物品脱离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之后、被孤立在博物馆里、被人以现代认知去品评,那么品评的结果有时是公正且接近历史事实的,有时却是自以正确其实是错误的。
看一个物品,较为公正的方法是把它放到它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看。这就需要了解大量的历史资料。但即使这样去了解,对于历史的真实而言,我们所知的可能也不过是一知半解。因为历史的真实已成为永不再来的过去。
这就像读诗。有些人喜爱古典文学,所以喜爱读诗。但其作法是爱诗就只诗。
其实,古诗产生于古代,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会涉及到很多生活的细节。如果只读诗,或参考一下注释,所知的只是文字的,以及文学上的。对于诗中有些意境和奥妙之处,是无法体会的。
所以,读诗的人,也应当读史,读古代笔记。如此,才能把诗放到一个较为合理和历史环境中来读,所感受到的意境、情绪、历史的广度等方面,肯定和只读诗是不一样的。
正是由于刻板偏见、自我中心的骄傲心理和博物馆式思维,当我们看到汉代的青铜卡尺时,就难以相信这是汉代的东西,甚至还幻想着王莾是不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
除去古籍中那些带有神话色彩或过于夸张不靠谱的记载外,我们在古籍中能发现很多能力出众的人干的出众的事。不论是政治,还是科技,或是农业,或是其它,各方面都有异于常人的能人干出与众不同的事。
当我们面对古人中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时,就会认为这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甚至还要安到所谓的"外星人"身上。
因为我们"觉得"古人愚昧又落后,所以那些东西不可能在那时出现。
问题是,我们真的对古代的生活细节了解吗?
别的不说,以前有不少古装影视剧在表现唐代长安城时,竟然都是满街的小贩和吆喝声。这才叫穿越,这才是把《清明上河图》搬到大唐好不好?大唐的长安,最外是总的城墙,内部都是一坊一坊的划分,都有各自的坊墙;坊同的院落都有各自的院墙。一到晚上就要宵禁,夜里乱走,被武侯捉到轻则打一顿,重则打死也是白死。
所以,都是人,凭什么现代人能弄出游标卡尺来,古人就非要打死也弄不出来,一旦古代有,就成了王莾是现代人穿越过去之后,把现代知识带给古人的?
如果我们的历史"知识"多数都来自想象出来的、存在许多错误的古装影视剧的话,再来说王莾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就显为草率了。
那是您和一些古装影视剧"穿过"了,而不是汉代的王莾穿越了。
----------
本文为江渚小阁原创,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
-
解密:叶挺、项英发生分歧内幕 周恩来从中调解
-
从“苏常”到“湖广”?明代经济区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古代残忍刑罚拶刑:夹手指的刑罚(十指连心十分残忍)
-
古代帝王为什么多患有精神疾病?
-
谁把蒙古帝国带入鼎盛?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忽必烈
-
宋太祖有意传位弟弟 赵匡胤为何不立太子
-
揭秘蒋介石曾两度拒绝“琉球”:因为惧怕日本
-
被大妈当面缸的万历五彩九龙纹大缸,鉴宝以560万的价格遭抢购
-
“元旦”起源于埃及,早期的元旦其实为农历的第一天
-
历代中原王朝都兴建长城,唐朝为何坚持不修?源于太宗的自傲情结
-
为什么雷曼兄弟会倒?雷曼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
汉殇帝刘隆什么时候继位的?他为何流落民间?
-
桀骜不驯的李白,为什么会因为一次酒后驾驶吓得魂飞魄散?
-
陈永贵是文盲总理,但是上将许世友就是佩服他,总想坐在他身边
-
历史上真有穿越者?他就曾被怀疑是穿越者,现今仍受到他的影响
-
鬼谷子:人生过了30岁还没起色,谨记2条忠告,终将飞黄腾达!
-
开国功臣被处死,行刑前拿出免死金牌,刽子手一看竟哈哈大笑
-
六字家训让琅琊王氏走出了92位宰相,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家族
-
徽饶古道坚强树(神州观览)
-
开江龙:四川大型食肉恐龙(长9米/距今1.5亿年前)
-
张居正为何建议实行“考成法”?它又是如何令万历前期的政局为之一新的?
-
她与山口百惠齐名,嫁自己的经纪人,培养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大学
-
皇帝想立孙子为太子,便问道:长大后想干啥?孙子:杀了你
-
他被称为“菩萨皇帝”,身为帝王却四次出家,吃斋念佛却活活饿死
-
国共三十年谍战 红色谍战遇挫到胜利
-
泾县黄田古民居的堂号
-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生平 揭秘咸丰帝怎么死的
-
皇帝们如何管理后宫 什么样的女子有幸得到皇帝的眷属
-
70年前,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三大“王牌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