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一位名人嘲讽,他回敬名人一首诗,堪称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
原标题:李白被一位名人嘲讽,他回敬名人一首诗,堪称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
正所谓泥人尚有三分土性,哪个人没有发脾气的时候,骂人也就成为了一门艺术,古代饱读圣贤书的知识分子们,被激怒的时候虽然不能出口成脏,但是他们自然也有自己骂人的风采,比如诗人曹邺就写下一首《官仓鼠》:用来形容那些不知寡廉鲜耻的贪官污吏们。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同样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也因为生气而回敬了一首诗,没想到竟然成为了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开元六年,18岁的李白在寒窗苦读之后,决定来到外面闯荡世界,他先后游览了江油,剑阁等地,在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顺江而下,来到了渝州,也就是如今的重庆市。
当时的渝州刺史名字叫做李邕,同样是一位唐代十分有才气的书法家兼诗人,出生于678年的李邕,博学多才,年少成名,是一位行书碑文的大家,并且留下了《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等著作,同样,和其他唐朝时期的名人贵族一样,李邕非常喜欢结交青年才俊,根据史料记载:“邕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邕能文养士。”
然而李邕同样是一个颇为恃才傲物的人,《旧唐书》认为他的性格颇自矜”,这也就意味着,李白和李邕相见之后,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当时的李白抵达了渝州,自然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李邕,而李邕也很客气设置宴席招待。然而李白的性格大家也都了解,是属于很狂傲不羁的那种,24岁的李白虽然名气还没打出来,然而在酒宴之间,性格却依然骄傲放纵,做事不拘小节,这也让以长者自居的李邕颇为不满,他自然就对着李白教训一通,言语之中颇有轻慢之意:“你一个四川都没出过的年轻人,就不要说大话了嘛!”
李白自然也察觉到了李邕的傲慢,他当然也不爽了,临别的时候,李白还写了一首非常不客气的诗送给李邕。这就是著名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意思也很明白,宣父(孔子)都会畏惧后生,您可不要轻视我年少啊!这首诗明褒暗贬,李白将自己这几天的不痛快一吐而空,“丈夫未可轻年少”也成为了经典名言,当时的李邕又是什么反应呢?他应该也是笑笑,不可置否吧!
李白和李邕的故事并未曾结束,天宝四年(746年),李邕因为仕途上受到了排挤,从而被贬于益都,两人再次相见,李白已经是44岁,而李邕也是68岁的高龄,此时的李白已经闯出了名气,他对于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邕,也十分敬佩,对于两人的过往,自然也成了一段有趣的往事。然而在送别李白两年后,李邕便继续遭到了奸臣李灵甫的迫害,而此时的李邕,也犯下了一件昏头昏脑的事情,他为了弥补家用,而将手伸向了公款。““奸脏事发””
而李邕的好友柳绩被李灵甫指认为勾结东宫,指责皇帝,李邕也受到了牵连,最终李邕被心狠手毒的李灵甫派出手下来到山东,“就郡决杀”,70的老人被活活用杖打死,李白听闻了这个消息,愤怒至极,大声高呼:“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来祭奠这一位和自己有过恩怨的忘年旧友。李邕的结局也是让人叹息。
相关文章
-
不忘历史奋力前行
-
陕北那么穷,为什么还能划分到陕西?汉朝几十年的屈辱换来的教训
-
影响亿万青年,却只活了42岁,他刚刚获得国家致敬
-
过年少不了喝酒,喝酒少不了酒席,古人是怎么对待年酒的?
-
唐肃宗时的国都在哪?
-
古人都讲究衣锦还乡,独霸山西的阎锡山,回家乡时是怎么做的
-
儒学实践之“难”
-
古代窗户纸那么脆弱,古人如何保护隐私?来看看先人们的智慧
-
揭秘:蒋介石人生最后的四次公开露面是在什么场合
-
是谁首揭汪精卫叛国丑闻?新闻勇士严怪愚
-
广西为什么简称“桂”,两广怎么划分?跟这两个城市有关!【930新闻眼】
-
你知道冷战时期美国原子弹打击目标有多少个么
-
古代闹饥荒,灾民为何宁可啃树皮,也不愿上山打猎,下河捉鱼呢?
-
历史上真的有嫪毐吗:有(为嬴政之母赵姬的男宠)
-
亦谈李白《赠汪伦》诗
-
吴佩孚|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
展现千年科举历史!惠州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开馆
-
钱学森有机会授衔开国中将为何他拒绝了?他在美国时就是上校了
-
何叔衡:毛主席的忘年密友,60岁时被敌人包围当即跳崖自杀
-
古代农民起义声势都很浩大,为什么最终成功建国的,却非常少
-
蒋介石集团,四个佣兵10万的大兵团,最后都被哪个野战军歼灭
-
古代中国军事技术落后西方,比想象中晚得多
-
武当隐仙岩:历代高人修炼之地
-
“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顺宗永贞革新之谜
-
八卦炉虽然没烧死孙悟空,但是老君却拿走了孙悟空一项神通?
-
未解之谜:项羽的30万大军为何还挖不动秦陵
-
繁荣富足的隋王朝为何二世而亡?备受后人关注
-
李白向女子表白遭拒,写下的一首诗流传至今已“酸”成名
-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