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一位名人嘲讽,他回敬名人一首诗,堪称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
原标题:李白被一位名人嘲讽,他回敬名人一首诗,堪称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
正所谓泥人尚有三分土性,哪个人没有发脾气的时候,骂人也就成为了一门艺术,古代饱读圣贤书的知识分子们,被激怒的时候虽然不能出口成脏,但是他们自然也有自己骂人的风采,比如诗人曹邺就写下一首《官仓鼠》:用来形容那些不知寡廉鲜耻的贪官污吏们。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同样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也因为生气而回敬了一首诗,没想到竟然成为了骂人不带脏字的典范,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开元六年,18岁的李白在寒窗苦读之后,决定来到外面闯荡世界,他先后游览了江油,剑阁等地,在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顺江而下,来到了渝州,也就是如今的重庆市。
当时的渝州刺史名字叫做李邕,同样是一位唐代十分有才气的书法家兼诗人,出生于678年的李邕,博学多才,年少成名,是一位行书碑文的大家,并且留下了《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等著作,同样,和其他唐朝时期的名人贵族一样,李邕非常喜欢结交青年才俊,根据史料记载:“邕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邕能文养士。”
然而李邕同样是一个颇为恃才傲物的人,《旧唐书》认为他的性格颇自矜”,这也就意味着,李白和李邕相见之后,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当时的李白抵达了渝州,自然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李邕,而李邕也很客气设置宴席招待。然而李白的性格大家也都了解,是属于很狂傲不羁的那种,24岁的李白虽然名气还没打出来,然而在酒宴之间,性格却依然骄傲放纵,做事不拘小节,这也让以长者自居的李邕颇为不满,他自然就对着李白教训一通,言语之中颇有轻慢之意:“你一个四川都没出过的年轻人,就不要说大话了嘛!”
李白自然也察觉到了李邕的傲慢,他当然也不爽了,临别的时候,李白还写了一首非常不客气的诗送给李邕。这就是著名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意思也很明白,宣父(孔子)都会畏惧后生,您可不要轻视我年少啊!这首诗明褒暗贬,李白将自己这几天的不痛快一吐而空,“丈夫未可轻年少”也成为了经典名言,当时的李邕又是什么反应呢?他应该也是笑笑,不可置否吧!
李白和李邕的故事并未曾结束,天宝四年(746年),李邕因为仕途上受到了排挤,从而被贬于益都,两人再次相见,李白已经是44岁,而李邕也是68岁的高龄,此时的李白已经闯出了名气,他对于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邕,也十分敬佩,对于两人的过往,自然也成了一段有趣的往事。然而在送别李白两年后,李邕便继续遭到了奸臣李灵甫的迫害,而此时的李邕,也犯下了一件昏头昏脑的事情,他为了弥补家用,而将手伸向了公款。““奸脏事发””
而李邕的好友柳绩被李灵甫指认为勾结东宫,指责皇帝,李邕也受到了牵连,最终李邕被心狠手毒的李灵甫派出手下来到山东,“就郡决杀”,70的老人被活活用杖打死,李白听闻了这个消息,愤怒至极,大声高呼:“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来祭奠这一位和自己有过恩怨的忘年旧友。李邕的结局也是让人叹息。
相关文章
-
雍正问满朝文武有没有贪污,他的回答让人捏了一把汗
-
1974年周恩来手术后主持国庆招待会曾遭医护人员反对
-
他算得上现代最有名的大侠,随着墓被打开,死因也大白于天下
-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辛丑条约为什么没有割地
-
此人是曹操篡汉最大的绊脚石,他若没死,曹操不敢称王
-
山西地区的沙陀集团,为何能够左右唐朝末期50年的格局?
-
吾辈自强!76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唐慎微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作为一代高僧,玄慈方丈为何不愿承认自己是带头大哥?
-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我国文化标志)
-
好读|稻草人传奇
-
解读樊绰《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
-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正德朝“三相之去”是怎么一回事?
-
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何官差还争着去押送?专家:人性丑恶的一面
-
窃蛋龙:与鸟类最像的恐龙(长1.8米/被误会偷蛋)
-
黄帝内经越看越可怕:内藏惊天秘密,越看越可怕
-
尘封70年少林寺被军阀焚寺屠灭 少林寺介入陕豫军阀之争
-
海昏侯墓挖出的最特别的一块木牍,让人看到实习皇帝刘贺另一面
-
明朝王阳明简介: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精通儒/道/佛)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三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古代要被殉葬的嫔妃们不愿意怎么办?这可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儿
-
五典分别指的是什么 五典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
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的一位爆破英雄,后当成都军区司令员,授上将
-
彭德怀哪一战,使敌两军相距50里不能救援?
-
颜值高也不一定演得了历史美人,这么多年看下来,也就这11位撑住
-
民间故事:《道士下山》第七集
-
哈拉巴文明消失的时间 当时人类已制作工具冶炼金属
-
“乾隆时期”的土地证长啥样?小弟缺钱花,租田给大佬
-
援朝老兵出身土匪,回国后被判死刑,英雄该不该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