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结局到底和北静王有什么关系?其实真相没那么复杂
原标题:黛玉的结局到底和北静王有什么关系?其实真相没那么复杂
林黛玉和北静王之间的关系,被传说得最为广泛的,无非就是黛玉最后的结局,是嫁给了北静王。
这个说法之所以会兴起,原因在于宝玉曾多次对黛玉说,要把北静王所赠之物送与黛玉,而且宝玉也曾多次在黛玉面前介绍北静王所赠之物,比如那串鹡鸰香珠以及雨天穿用的一套斗笠、蓑衣、木屐。
草蛇灰线、春秋笔法是曹公写《红楼梦》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法,但如果对原著的一些细节穿凿附会太多,似乎又容易失去原著的本真意味了。那么,林黛玉和北静王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一、北静王之于林黛玉,只是臭男人而已
在第十六回里,宝玉非常郑重地取出北静王送给他的鹡鸰香串,想要转赠给林黛玉。那么,林黛玉对于宝玉试图送她北静王所赠的鹡鸰香珠,是什么反应呢?黛玉的反应是:转手直接扔掉。
林黛玉的态度很明显:管他什么北静王南静王,我统统不在意。在你们看,是王爷,在我看,不就是臭男人吗?
原文说:
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二、两句“我不要它”,是黛玉对北静王最为简短果断的拒绝
要说宝哥哥为了哄林妹妹开心,也是挺费心思的。上次他想用鹡鸰香串讨好林妹妹,被林妹妹把香串直接扔掉,宝玉的一片赤诚之心被黛玉瞬间霸气秒杀。
这次,宝玉又在秋夜来看望黛玉,因为见黛玉对他身上的蓑衣斗笠多问了几句,马上乐悠悠地来了兴致,忙不迭地为黛玉介绍这一套行头,原文说:
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黛玉笑道:“我不要他。”
“我不要它。”这四个字简短明白,黛玉就是这样三番两次地拒绝了宝玉转赠给她北静王的东西。
在黛玉眼里,北静王是谁,不重要,反正在她眼里就是个“臭男人”。连北静王其人、王爷身份都不在意、都不关心,黛玉怎么可能会愿意嫁给北静王呢?
三、贾家是否会愿意把黛玉嫁给北静王,极有可能不会
黛玉自己愿不愿意和北静王结为连理是一回事,贾母、贾政和王夫人他们怎么做决定,又是一回事。
只是,他们再怎么做决定,都必然有两个顾虑:第一个顾虑是,以黛玉的心性和身体状况,他们为黛玉择婚,必然或多或少地要考虑黛玉自身的意愿,这不仅仅是对黛玉这个孤女的怜恤和照顾,也得慰藉黛玉母亲贾敏的在天之灵;第二个顾虑是,这门婚事是否门当户对,是否妥当。
北静王身份尊贵自不必说,即使他本人怜爱体贴黛玉,但王府里的规矩,以及王爷家里人,是否能照顾和包容林黛玉的病弱身躯呢?这就很难说了。
黛玉作为一个孤女,如果真的从外祖母家嫁去北静王府,她林家原本的显赫家世,对加强北静王的政治资本和政治力量,是起不到任何补助作用的。所以,如果黛玉嫁给北静王,就是相当高攀,而非门当户对了。既然是高攀,就难免在婚后要承受一定的委屈,这肯定不是贾母乐意看到的。
四、北静王已有王妃,这决定了他不可能娶黛玉做正妃
说起北静王,原文对他褒赞有加,说他并不妄自尊大,不仅十分谦逊,而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可是,北静王是否是单身状态呢?
在原著第七十一回贾母过生日时,原文对前来贺寿的宾客已有介绍:
宁府中,本日只有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并几位世交公侯荫袭;荣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世交公侯诰命……上面两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序便是众公侯命妇。
点戏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描写:
南安太妃谦让了一回,点了一出吉庆戏文,然后又让北静王妃,也点了一出。
等到南安太妃见过了黛玉、薛家姐妹、湘云探春等人时,文中还这样写道:
早有人将备用礼物打点出几分来: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南安太妃笑道:“你姊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们罢。”五人忙拜谢过。北静王妃也有五样礼物。馀者不必细说。
这几处文字,充分说明一点:在贾家还未给黛玉议婚时,北静王已经婚娶。不仅如此,北静王和王妃的关系还算不错,贾母做寿,北静王携王妃一起到场为贾母祝寿。
既然如此,林黛玉就绝不可能“嫁给”北静王的。无论是做侧妃,还是王妃去世了,给北静王做续室填房,都不妥当,也不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贾母等人的考虑角度来看,这样的情况是委屈了黛玉,也降低了自家的身份;从黛玉自己的考虑来看,她既有精神洁癖又个性清高,自然是不会愿意嫁给除了宝玉之外的那些“臭男人”。
从北静王的身份和角度来看,如果王妃去世,他再娶妻,多半会想要找一个身体较为强壮、健康的女子了,黛玉显然不符合要求;如果王妃没有去世,他是想娶侧妃或者是娶妾,那也没必要娶贾家亲戚家的女孩子,毕竟他很用心地维持着自己和贾府的世交关系,和宝玉交往都那么谦逊,又怎会将贾家的女孩娶来做侧妃或妾室呢?
要知道,对于黛玉这样的公府千金而言,“嫁给”谁,肯定是指做夫妻,做正室太太。而做续室或侍妾,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婚配,而是下嫁。
五、黛玉在诗社的称呼,仅仅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和做不做王妃没有必然关联
另有一种看法,认为黛玉会嫁给北静王的原因是,黛玉在诗社的称号叫做“潇湘妃子”,既然是妃子,那要么就是嫁给皇帝做皇妃,如同贾元春那样,要么就是嫁给王爷做王妃。
而《红楼梦》里,年龄和宝玉、黛玉她们相仿,能够考虑婚配且人品出众的,几乎只有北静王了。因此,既然黛玉称号是“潇湘妃子”,那她的结局可能就是做了北静王的妃子了。
关于这个看法,我们来看看潇湘妃子的传说典故。
首先,大家给黛玉取这个称号,是因为黛玉住在潇湘馆,潇湘馆里竹子多,而且黛玉也爱哭,这两个特点和上古时期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很像。因为这两位妃子,在夫君舜帝去世之后,失声痛哭,她们的眼泪洒在竹子上,形成了美丽的斑纹,这竹子也就被称为“斑竹”,两位妃子哭过之后,继而双双没入湘江,为她们的夫君殉情而死。
如果仅仅因为黛玉曾被称为“潇湘妃子”,就认为她也是做王妃的命,那么,下面这些女神在上古时期神话传说里的称呼,是不是也要表示她们就是做娘娘、做女皇的命呢?
女娲,出现在《红楼梦》的开篇之处,宝玉正是女娲炼石补天后留下的一块多余无用的顽石幻化而成。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又被称为娲皇、大地之母。
假如按照黛玉被称作“潇湘妃子”因此就可能成为王妃的逻辑来推断,那么,女娲也被称为娲皇、女皇、神女、女帝,是否代表女娲曾像武则天一般称帝或做过皇帝、女皇呢?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除了娲皇之外,还有一名女神,叫做洛水女神,洛神也被称为宓妃,虽说娥皇与女英是舜帝的妻子,而被称为妃子,但宓妃并非是哪一位王的妃子,却也被称为妃子。
此外,神话传说中,还有九天玄女,也被成为九天娘娘,是上古神话中,传授兵法的女神,也被道教奉为女仙和术数神。
还有一位神仙,知名度很高的,那就是送子娘娘,送子娘娘也叫金花夫人,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掌管生子的神,她并非是嫁给了哪个皇帝之后,才做了娘娘的。这“娘娘”二字,和贾家人对元妃的“娘娘”这个称呼,是两个意思。
由此可见,“妃”、“娘娘”,这类字眼,可能只是上古时期民间神话传说中,对女神的一种称呼,意义较为广泛,和封建社会的皇室里妃子、皇后娘娘之类的称呼,是有一定区别的。如果单凭黛玉被称为“潇湘妃子”,就认定她会嫁给某位王爷做王妃,那就牵强了。
综上,我认为林黛玉是不可能嫁给北静王的,她和北静王之间,不会有太多的牵连。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
在我看来,黛玉最好的结局,是对宝玉忧伤思念过度,眼泪流尽之后,在一个凄冷的秋夜自然而然地病逝的,对应的是她的那句“冷月葬花魂”。
这样的结局,对于“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黛玉而言,是较为理想和圆满的,不会留下什么遗憾,也最为符合曹雪芹对黛玉的人物设定,毕竟黛玉从离恨天下凡,就是为了还泪给宝玉的。
虽然黛玉的结局,和北静王没有关系,但是和“潇湘妃子”这一称号,可能还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的。
那就是,如果黛玉的结局并非病逝,就可能是投水而亡。黛玉思念的是宝玉,对应的是娥皇女英思念舜帝,据说娥皇女英后来是投湘水殉情,那么黛玉也可能是投水,而绝非嫁人。投水,对于黛玉而言,不是得体的结束生命的方式,所以,黛玉最为可能的结局,同时也是最好的结局,就是泪尽而亡。
参考文献:《红楼梦脂汇本》,曹雪芹著,脂砚斋评,岳麓书社。
相关文章
-
陈晓平:被哥大冠名“丁龙讲座”的“丁龙”是哪里人?
-
就是它!李云龙当年上过的军校!
-
夏侯轻衣污图怎么样的图 夏侯轻衣污图描绘了什么画面
-
考古出土汉尺,还原关公真实身高,“身长九尺”相当于现在多高?
-
打海盗的怡和集团百年史:曾推动鸦片战争面临猖獗的海盗活动
-
南昌起义后转移途中的一场血战,陈赓大将左腿中弹身负重伤
-
贾宝玉的奶妈为何对袭人嫉恨如仇?为什么竟闹得水火不容呢?
-
她一家人都很厉害,父亲是副主席,公公是副总理,丈夫是将军
-
子夜是指现在的几点到几点:11点到凌晨1点(以子时为首)
-
盗暴龙:形似霸王龙的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辽宁出土)
-
解放济南,许世友四次攻城,第一个登城的英雄,牺牲于朝鲜战争
-
古代残忍刑罚拶刑:夹手指的刑罚(十指连心十分残忍)
-
历史文化4:“中国式浪漫”祭奠先烈,每一处,都怦然心动
-
读者评刊|史事(2019.2)
-
你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老了?
-
楔齿龙:大型盘龙目生物(长3米/神经棘极为修长)
-
爱因斯坦发明了哪些东西 爱因斯坦伟大成就有哪些
-
白垩纪厚头龙类:汉苏斯龙 长有头盔状顶骨(边缘带尖刺)
-
包拯老婆是谁 包拯为什么和第一位妻子分开
-
巴塔哥尼亚爪龙:南美小型恐龙(长2米/缺乏颅骨)
-
白魔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距今7000万年前)
-
他是中国千古第一汉奸名气过了吴三桂,下场不能目睹
-
为什么古代皇帝很难活过40岁?4个致命原因,最后一个与后宫有关
-
国共三十年谍战 红色谍战遇挫到胜利
-
拉美西斯二世蛇形手镯送给了谁 如今的手镯位于何处
-
古代西方文明和中国差距有多大?看看双方处理排泄物的手段就懂了
-
安禄山在华清池里雕了这个,唐玄宗被吓晕了,杨玉环却爱不释手
-
历史上的十大奇人都有谁?
-
赵云怎么死的死在哪 赵云的生平如何经历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