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打海盗的怡和集团百年史:曾推动鸦片战争面临猖獗的海盗活动

据媒体报道,为应付索马里海盗,一群英国商人正在筹备组建一支"私人海军",预计三四月份展开首次护航。这场行动的发起者之一是英国怡和集团旗下的怡和保险顾问集团。有着180年历史的怡和集团,对海盗并不陌生,当19世纪它的船队向中国贩运鸦片时,就曾面临猖獗的海盗活动。

"冒险故事"走上荧屏

1832年,在中国广州,苏格兰人渣甸和马地臣联手成立渣甸洋行,即日后闻名东方的怡和洋行。此前,渣甸二人已在广东经营多年鸦片生意。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特权被终结。凭借速度更快的飞剪船队,渣甸洋行很快在鸦片贸易领域建立起超强实力。

但好景不长,为控制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对鸦片贸易设定越来越多的限制。1835年,渣甸派马地臣回国去说服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行动,甚至要求派一支舰队以作威慑。但马地臣的游说行动不够成功,当时的英国外相威灵顿公爵相当蔑视他。马地臣报告说,他被一个傲慢、愚蠢的人所侮辱。

1839年,渣甸亲自回国游说。当他于当年1月26日从澳门启程回国时,大清帝国钦差大臣林则徐正在赶往广东禁烟的路上。渣甸被道光皇帝钦点为烟贩,清政府断定"鸦片之到处流行,实以该夷人为祸首"。渣甸躲过一劫,留下负责打理公司的马地臣在禁烟风暴中上缴了7000箱鸦片,并且立下永不再来的字据,于1839年5月被驱逐出境。但马地臣赖在中国沿海不走,另外还派出包括其侄子在内的代表团返英游说。

渣甸在伦敦为发动战争奔走呼号。他带着自己的战争计划见到了外相帕默斯顿。渣甸的计划相当详细,包括战略地图、战争策略、保障和政治需要,甚至军队和军舰的补给。他还力主从清朝手中取得香港作为贸易据点。

1840年,渣甸期盼已久的鸦片战争终于爆发。战争期间,渣甸洋行不仅帮着制订计划和战略,还提供必需的物资援助;鸦片贸易船只租给了舰队,贸易船只的船长给军舰当领航员,其他职员则充当翻译;并且用贩卖鸦片得来的白银换取在伦敦兑换的钞票,用作陆海军的军费。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且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口通商。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受益者,怡和洋行获得被销毁鸦片的赔款。至于香港,早在1841年初被英军占领后不久,渣甸洋行便在岛上建起英国人的首栋建筑。又过了3年,渣甸洋行正式将总部迁到香港。它还改名为怡和洋行,取华人中意的怡乐和谐之意。

作为怡和洋行的创始人,渣甸被称为"大班"。英国作家詹姆斯•克莱威尔以渣甸为原型,于1966年出版了《大班》这部在西方风靡一时的"冒险小说"。1986年,好莱坞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但由于其呈现出的殖民主义观念,加上华人女星陈冲在其中的露点演出,使得这部电影在中国的评价较低。

与清朝权贵关系深厚

渣甸和马地臣在赚得巨额财富后回到英国做起议员和大庄园主,他们的子侄则继续构建东方商业帝国。1858年,中英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鸦片贸易合法化,怡和再次大获其利。以1863至1864年为例,怡和的总营业额为1223万两白银,其中鸦片销售占3/5。但随着鸦片贸易利润式微,怡和于1872年放弃这一业务。之后,怡和的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到抗日战争爆发前,怡和洋行已成为英国在远东的最大财团。

值得一提的是,怡和洋行率先兴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1876年,吴淞铁路一经运营,即引起轰动。尽管一张中等坐票相当于两斗半米的价格,仍然有不少人前去体验。但这一"创举"在当时难受认可,后来该段铁路被地方政府买断、拆除。不过,修建铁路已是大势所趋,从1898年起,怡和开始大力投资中国铁路事业,1908年全线通车的沪宁铁路就是其中之一。

为扩展在华业务,怡和与清朝权贵建立起广泛而深厚的关系。这些人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盛宣怀等。在左宗棠平定新疆叛乱的"西征"中,曾出现6次举借外债的"西征借款",怡和参与了3次。怡和高层坦承,这既是一笔投资,又是一次公关。后来在中法战争中,怡和又向清政府提供了524万两白银的贷款。

怡和还做起军火生意。"红顶商人"胡雪岩为左宗棠采办军需,便多得力于怡和供应。李鸿章虽以德国军火为第一采购对象,但怡和同样是一个重要途径。民国时期,军火依然是怡和的一项重要业务,怡和曾帮张作霖的东北军采购大批新式英国武器。

几番欲去还留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怡和大受冲击。二战后,随着国民党在内战中败北,怡和开始从内地撤离。1954年,怡和关闭在内地的最后一家办事处。怡和大班约翰•凯瑟克哀叹道:"看来,我们的好日子是过去了。将来从香港跟中国内地打交道,也许不能按着我们的老规矩办事了。"

但在经营了100多年的香港,怡和的影响力依然是无敌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香港的统治者依次是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怡和地位之显赫可见一斑。在最为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两岸中环和尖沙咀,最引人注目的地产楼盘分属怡和的两家联营公司。

1984年3月28日,正当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怡和集团主席西门•凯瑟克突然宣布,怡和公司将把公司注册地从香港迁到百慕大。在香港当时面对"九七大限",悲观和焦虑情绪弥漫之际,怡和此举引起香港股市的大震荡,并开启了在港企业纷纷迁册海外的浪潮。1992年,怡和旗下五家上市公司将第一上市地迁至伦敦。1994年,怡和宣布全面撤离香港证券市场。

但对于这家2/3利润来自香港和内地业务的公司来说,要离开谈何容易。在"九七前夕,成立多年的怡和太平洋集团破天荒地推出以"根在香港,心在香港"为主题的电视广告,向大众重申不会撤离香港。时至今日,虽然集团总部不在香港,但怡和大部分业务仍然在香港。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后重返中国内地的怡和一直在拓展业务。实际上,怡和还是改革开放后内地首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投资者。近年来,怡和高层频频拜访中国高层,中方对怡和集团积极扩大对华投资也表示欢迎。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