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葬后,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位工匠是怎么走出来的?
原标题:皇帝下葬后,封闭地宫的最后一位工匠是怎么走出来的?
中国古代皇帝都有提前为自己修建陵寝的习惯。虽然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想尽各种办法求仙问药,但是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没有人能够获得永生。
一般来说,新皇帝即位之初就要对自己的陵墓进行选址、设计和建造。皇陵的建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复杂程度不亚于现代人们修建一座三峡大坝,需要动用几十万人的工匠和劳力。
修建皇陵
修建一座皇陵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有些皇帝甚至还没等到陵寝建好,他自己就先一命呜呼了。
皇帝死后,新皇帝就会为老皇帝举行下葬仪式。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他们会像对待自己的生前事一样对待自己的身后事,都希望把自己生前最喜欢的东西带到地下去。新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也会想方设法为老皇帝准备尽可能多的随葬品。
地宫大门
所以,历代皇陵里面的奇珍异宝众多。据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就被唐太宗带进了自己的棺材里,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而民国第一大盗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所获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价值连城。
在古代,自从有了厚葬的习俗,就有了盗墓这一行当。大户人家的祖坟往往成为盗墓贼光顾的对象,历朝历代的皇陵更是令盗墓贼垂涎三尺。
在这种情况下,皇陵防盗就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相传,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被盗墓贼光顾,生性多疑的曹操精心布置了七十二疑冢。成吉思汗做得更绝,“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平如平地。”
定陵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有些皇帝还会选择杀掉参与修建皇陵的工匠们。秦始皇死后,他的皇陵修建工程也进入收尾阶段,但是地宫里面仍有数万名工匠在施工。为了防止工匠泄密,秦二世下令将这数万名工匠全部杀掉,永远尘封在地宫里,成为秦始皇的殉葬品。
后来,随着文明的整体进步,很多皇帝便不再选择杀掉参与修建皇陵的工匠。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古代皇陵为了防盗,封闭地宫的石门在外面是没有锁的,通常把锁设置在了地宫里面。既然把锁设置在了地宫里面,就肯定需要留下一名工匠在里面关门上锁。当他关门上锁完毕之后,是怎么走出地宫的呢?
事实上,古代的工匠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聪明,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专门留下一个人来上锁。古代工匠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彻底封锁地宫。
石球
一是利用巨大的石球。工匠们会在地宫石门的内部做一个斜坡,斜坡向下对着石门,然后在石门的门槛处凿一道沟槽。斜坡上面放一块巨大的石球,用敞开的石门支撑住。等到关闭地宫时,所有人都走出来,然后从外面关闭石门,这时巨大的石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滚动。等到石门关闭,石球也正好落在沟槽处,而且恰好挡住石门。这样外面的人就再也打不开地宫了。
自来石
二是利用自来石。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对定陵进行了发掘,发掘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便是如何开启地宫里的两扇石门。工作人员发现,定陵的石门是从里面反锁的,石门被一根长条形的“自来石”结结实实地顶住,外面的人根本打不开。
拐钉钥匙
不过后来,考古工作者在文献资料中得到启发,利用“拐钉钥匙”顺利地打开了石门。没想到,如此精妙的设计也有破绽。
与自来石相比,或许巨大的石球更加靠谱。
相关文章
-
巴塔哥尼亚龙:南美巨型恐龙(长20米/生于1.69亿年前)
-
野得很,一代乱世佳人爹很多?玩得很开竟是遗传因子作祟|鱼说榕城
-
门神是哪两位?秦琼和尉迟恭一左一右(出自隋唐演义)
-
看看外国是用什么利益迎接中国元首 老外交官的回忆
-
他是《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牺牲后,跟黄继光安葬在一起
-
古代皇宫婴儿死亡率高,只因有一个恶毒的贵妃吗?是缺一个钱乙
-
张仲景是哪个朝代的人?
-
春节起自历法变革,大汉王朝时期的春节萌芽,与今日有何不同?
-
贾家抄家后的故事,不但两人荣华富贵,王夫人还落入贾环手中
-
百年前北方农村老照片:房屋破败道路泥泞,农民穿粗布衣服
-
趣闻:古代没有电天黑之后人们会干些什么?
-
李渊和杨广表兄弟间皇权争夺 为登上帝位甚至兄弟相残
-
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 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
乌孙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乌孙族的起源是如何
-
刘邦、李渊、朱元璋三大集团哪个的实力更强一些?答案出你意料
-
谣言导致的大灾难天津教案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走进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北方网)
-
穿越古代王朝:我一个小郎中,眼中的不治之症,浅谈中医技术
-
夏朝人寿命为什么都那么长:寿命并不长(平均寿命18岁)
-
书香政协|《茶馆》
-
马云平均一秒赚多少钱:二十万左右(曾是中国最富有的人)
-
千年前的80后范仲淹
-
三国赵云现在有没有后人 关于赵云后代的传说有哪些
-
元帅的权杖
-
六朝古都南京安葬了多少君王?
-
抛开宋江和林冲,谁才是晁盖遗言中继承梁山老大的最佳人选?
-
淮海战役的几个“最”和精彩之处! | 淮海战役精神①
-
一花开五叶,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东渡传法记
-
夏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一年白昼最长(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