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历史(121):吉林省最该改名的一个景点,为啥至今不改?
原标题:东北历史(121):吉林省最该改名的一个景点,为啥至今不改?
吉林省的旅游景点很多,名字都很有来历。
不过,在吉林省有这样一个景点,名字叫做洞沟古墓群。
这个名字是最该改名的一个景点,但是至今没有改。
这是为什么呢?
在吉林省,一到假期的时候,喜欢去集安旅游的人很多。
在集安,人们不仅能够感受秀美的风光,还能去看一些古墓,感受吉林省的古代文化。
这些古墓中,最为知名的是将军坟。
此外,就是洞沟古墓群。
严格意义来说,洞沟古墓群包括将军坟和好太王碑等。
资料记载,洞沟古墓群分布在集安市通沟河河畔,范围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
此前,这里并不出名,不过清朝初年发现了好太王碑,所以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
洞沟古墓群的古墓超过13000座,大多为中国东北古代高句丽民族于公元3~7世纪留下的遗存。
墓群现划分7个墓区,自东而西为长川墓区、下解放墓区、禹山墓区、山城下墓区、万宝汀墓区、七星山墓区、麻线墓区,墓葬大体可分为石坟和土坟两大类。
洞沟古墓群分布广大,内涵丰富,堪称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的宝库,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古代东北疆域史和东北亚文明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发掘墓葬l000余座,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许多重要墓葬曾经维修,还为著名的好太王碑新修建了碑亭。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既然如此重要,为啥说这个古墓群应该改个名字呢?
这要从一个日本人说起。
这个日本人叫做横井忠直。
在很多资料中,一直以文化强盗来称呼他。
他很喜欢历史,更喜欢高句丽文化。
日本侵略东北后,横井忠直最早来到了集安,且对高句丽遗址进行了考古研究。
这个古墓群本来位于鸭绿江支流通沟河冲击出来的通沟平原上,如果给这个古墓群起名字,也应该叫做通沟古墓群。
但是,这位横井忠直的发音不准确,把“通”读成了“洞”,并在其研究资料上也写成了“洞沟”。
横井忠直的文章发表后,影响力很大,很多国家都知道了洞沟古墓群,甚至在伪满洲国时期,经常有外国人到这里旅游参观。
因此,洞沟古墓群声名鹊起,成为很多人追逐浏览的重要景点。
新中国成立后,洞沟古墓群的名气已经很大了。这个时候,再将洞沟古墓群更名为通沟古墓群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改,就需要重新进行品牌宣传,意义不大。在这,国外发音都是汉译,“洞”与“通”的区别不是很大。
所以,虽然洞沟古墓群这个名字有偏差,但是已经有了名气,就用这个吧,一直延续到今日。【作者:每日汉字】
相关文章
-
《又见奈良》:凝视历史,追寻亲情
-
亚美尼亚的国徽里,为何有土耳其的亚拉拉特山?
-
越军称潜艇跟踪中国航母群3天未被发现
-
俄国最可怜的沙皇,不满1岁登基13个月后被废,被囚禁23年后遇害
-
中美俄洲际导弹可携带核弹头数对比:美8枚,俄16枚,中国是多少
-
话说世界系列:绝境逢生莫斯科大公国的崛起
-
位于成都的巨富豪宅,主人是清代财主,规模不输李家大院
-
历史上的今天|英国著名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逝世
-
河南发现3000年前古墓,墓主身份让专家吃惊:她是中华的拯救者
-
《大明律》为何在日本、朝鲜影响深远?
-
漫谈我国古人名字与表字之间的八种关联
-
【今日历史】11月3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著名演员游本昌:6岁进寺庙,15岁还俗,52岁成名也不会太晚?
-
“远东最美的珍珠”黄蕙兰:以“光腿穿旗袍”惊艳了整个上海滩!
-
紫石英号事件以后,再没有外国军舰敢在中国的内河里横行霸道
-
一封向蒙古大军挑衅的信,让这个500年的帝国灰飞烟灭
-
两千年前,楚国有一种神秘的鬼脸钱,这种钱自带三个难解谜团
-
60年代中苏交恶时,为什么苏联还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五指山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第7场,讲述长征……
-
苏联俘虏日军后,将其送去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很多人有去无回
-
西拉米心眼少,任凭3个女人下跪败坏自己名声,让苏提达趁机打压
-
55年前中印战争,印度这样解释战败原因,中国把它打清醒了
-
在美国蹲17年监狱再去法国坐牢,这位总统引渡回国后软禁至老死
-
[多图]改造越南战俘纪实:男女战俘居然要求同居
-
刚刚,俄罗斯在联合国公开警告:我们就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
印度文明起源比夏朝还早,研究印度历史为何却要靠中国?
-
姚策儿子改名为“郭谏言”,熊磊名字未刻墓碑上?背后意味深长
-
《长津湖之水门桥》:“三炸水门桥”,第七穿插连殊死一搏!
-
程万军:一战伤亡很小的日本其战果为何远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