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万里长城是如何建造的?
原标题: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万里长城是如何建造的?
长城的修建历史很早,西周时期的周王朝就已经开始修建了城堡“列阵”,用来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我们最熟悉的还是秦朝时候的长城,因为孟姜女的出现,让秦始皇建长城的工程闻名于后世。
长城的修建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但事实上长城并没有这么“脆弱”,一个女人的哭声就能让长城倒塌一片,这“豆腐渣工程”是有多差啊?
《史记》上记载,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时候采用“因地形,用险制塞”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能降低施工的难度。如今保留下来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时候修建的,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当年建造的过程。
长城的建造首先是选材,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材料也不一样,一般是用当地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比如嘉峪关使用的是夯土,外面再用烧制的砖包裹,这样可以防止雨水的冲刷;如果在沙墓地区还会使用红柳枝条、芦苇和砂粒混合铺筑,比如甘肃玉门关、阳关那一段长城可以看到这样的材料。
明代建造长城的时候,对于质量的把控还是很严格的,我们现在看到有些长城上的砖刻有字,上面写的是烧制这块砖的产地,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追责。另外在选择制砖工人和建造工人方面,一般会优先考虑住在长城附近的百姓。因为他们住在边境,当敌人攻进来的时候最先遭灾的就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们不会在修建的时候偷工减料。
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所有的建造工程都是靠人工去完成。当初建嘉峪关的时候需要到20公里远的地方烧制墙砖,然后再用牛把这些砖拉过来,再用人力一块块搬上去给建筑师傅砌,这样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整个嘉峪关从洪武五(公元1372年)年开始修建,一直到公元1540年才完工,整整用了168年!
结束语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在冷兵器时代,长城维护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安全,让农耕民族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生活。
《过秦论》描述了长城在当时的作用:“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如今,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虽然已经失效,但是长城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向全世界展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相关文章
-
他是最后一批晋升的开国少将,一家七口人,全部是军人
-
纤角龙:北美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2米/嘴巴像鹦鹉)
-
揭秘:历史上毫无生育能力的杨贵妃为何能留下后代
-
马嵬驿兵变主谋之谜:到底是谁煽动士兵们发动兵变?
-
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以六大“国宝”闻名天下,就在山西太原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中国多少文物?日本至今不敢公布真实数字
-
《荀灌娘》王瑞萱论枪如游龙飞虎论箭能百步穿杨
-
古代的状元是什么官职 是否有什么实际权力
-
王重阳为何要邀请欧阳锋和段智兴,到中原参加华山论剑呢?
-
令人震惊 南京二十多处南朝古墓为何神秘失踪
-
大名县历史人物——柴鸿儒
-
揭秘近代人才辈出的三大“名门望族”
-
【百湖小偏方】这个方,治好过两个人,不妨来试试……
-
新剧指南|《人民的选择》《烽烟尽处》开机
-
揭秘: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皇太子“武将”朱棣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后,还做了一件蠢事,让人唏嘘不已
-
御船龙:日本兽脚肉食恐龙(暂时疑名/出土于熊本县)
-
32岁从容就义的秋瑾,书法却让人汗颜,洒脱飘逸,饱满多姿
-
张玉凤回忆:毛泽东为何没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
-
那些名字让人忍俊不禁脑子也不太灵光的人
-
中华五千年史上的十大杰出军师排行榜:决胜千里!
-
情重乡关——丛山关三百年的风雨云烟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12日
-
为何很多朝代都会有“高祖”,原来他们就是“爷爷的爷爷”
-
这一战,守敌很顽强!关键时刻,此“土武器”意外令敌全面崩溃
-
皇太极究竟是怎么死的?官方和民间说法不一,也许这才是唯一正解
-
秋扒龙:亚洲最南端的似鸟龙类(出土于河南/形同鸵鸟)
-
八戒好吃懒做,沙僧战力平平,唐僧为何还收留他们?原来另有妙用
-
程万军:明朝辜负了历史始自两祖皇帝二化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