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灌娘》王瑞萱论枪如游龙飞虎论箭能百步穿杨
原标题:《荀灌娘》王瑞萱 论枪如游龙飞虎论箭能百步穿杨
红色童星王瑞萱2019年1月因领演电影《荀灌娘》被大家熟知,她坚持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彰显“中国文化自信”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究竟有何文韬武略,竟然能完成大将军都望而生畏的挑战!
据史载:荀灌娘是一位比花木兰早许多年的少年英雄。她的父亲是被誉为“履孝居忠,无惭往烈”的荀崧,曾任襄阳太守,继擢平南将军,坐镇宛城(今天的河南南阳)。南阳是一片平原地区,荀灌娘整天驰骋在广漠的原野上,射飞鸟,猎狐兔,常常满载而归,城里城外只要一看到一骑骏马奔驰而过,大家就都知道是荀灌娘,此时论枪如游龙飞虎,论箭能百步穿杨,此时荀灌娘才十三岁。
春耕刚过,几万贼兵在匪首杜曾带领下由西域流窜到宛城,想取得这个富庶的地区作为根据地。荀崧自知城中兵力薄弱,不可能轻言出击,然而长此困守待至矢尽粮绝又当如何呢?想来想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派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驰往临近的襄阳求救。因为襄阳太守石览是荀内崧的旧部,兵强粮足。大家虽赞同,但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救的任务。正在荀崧一筹莫展的时候,荀灌娘由屏风后转出,说道:“女儿愿往襄阳投书请援!”荀崧大惊:“众位文武都不敢担此重任,你一个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够突出重围!”荀灌娘答道:“女儿虽小,却习得一身武艺,出其不意,必可突围而出。与其坐以待毙,何不死里求生呢!”荀崧考虑良久,同意了女儿的请求,组织了一支闪电突击队,一路厮杀、奔波,第三天午后抵达襄阳,石览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听到荀灌娘的慷慨陈词,对于才十三岁的荀灌娘的精神和胆识大为感动,当即发兵,并给荆州太守周访一封书信,请他协同出兵解宛城之围。
相关文章
-
孔子72代孙去世
-
文雅龙:四川大型四足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61亿年前)
-
昔日稻香村小姑娘,如今药宗新掌门!北天药宗宗主身份大揭秘
-
勒苏维斯龙:欧洲中型剑龙科恐龙(长5米/肩膀有尖刺)
-
明朝太监专权,清朝为何没有?朱元璋弄一块铁牌镇压,顺治搞三块
-
古代服务“全乎”的旅舍业:都有哪些服务功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笑中带泪70年,30张老照片看完新中国巨变
-
曹操的用兵之道 曹操用兵八大经典战例
-
震撼!百年前留下的莫高窟照片,弥足珍贵!
-
4万对敌20万!华野本准备牺牲这个师,他们却完整无损脱险
-
黄埔名将众多,而病逝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的将领只有这两位
-
戴安澜:马革裹尸的抗战将军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有一项制度日本等国纷纷模仿
-
本来分餐制才是古代主流的餐饮方式,为何后来被合餐制所取代
-
一日一言l做人,精明不如厚道
-
唐代竟然就有圣诞节?而且还放三天假!
-
“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党史一叶)
-
窦鼻龙:中国辽宁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米/1.3亿年前)
-
挡住无数盗墓贼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发现的?
-
九号院纪略之十二|家庭承包制政策过程再探讨
-
山海经:此国之人都是从蛋里破壳而出,明明是人为何要卵生?
-
赫梯文明:最早发明冶铁技术的文明,铁甲战车所向披靡
-
53岁独臂老兵看守仓库,却因一纸命令改变命运,直接成开国少将
-
中国最“真实”的寺庙,14座佛像全是高僧肉身,常发生一件怪事
-
古玉之六器—玉璜(玄璜礼北方)
-
淮安师生在周恩来纪念馆前唱响祖国颂歌
-
陈树湘:革命的烈火岂能扑灭
-
我为毛泽东主刀手术的日子:他要求听着《满江红》动手术
-
妻子为国捐躯,丈夫只能嚎啕大哭守节三年,后成开国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