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为何很多朝代都会有“高祖”,原来他们就是“爷爷的爷爷”

原标题:为何很多朝代都会有“高祖”,原来他们就是“爷爷的爷爷”

导读:汉高祖、唐高祖、宋高祖.......中国历代帝王凡是能称之为高祖必有开创之功,可以说高祖往往都是一个朝代的开创者,而高祖这个名称本用于普通家庭称呼先辈,最终走进朝堂写进史书,成为了中国宗族制度与政治权利枢纽结合的缩影。

无论是高祖、太祖、高宗、太宗,这些现代人常对古代帝皇的称谓真正来源于其实正是他们的庙号。什么是庙号?古代十分重视宗族观念,而祭祀则成为了宗族仪式中最为重要的存在。就像我们今天常拜庙宇一样,没有说拜关羽,都是说拜关圣,这是一种民间称谓,关羽真正的庙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所以,古代皇帝在去世之后,后代在祭祀供奉的时候自然不能直呼其名,而这时就有了庙号。汉朝刘邦——汉高祖,唐朝李渊——唐高祖,南宋刘寄奴——宋高祖......。

而高祖这一词语的演变正是基于对于先辈的一种称呼——爷爷的爷爷。

近来不少网络调侃“你且不要走动,我去买橘子”。这段节选于朱自清《背影》的“买橘子”就成了“爸爸”的潜意词,看来当年语文老师的“背诵并默写全文”还是非常厉害的,言归正传。其实对于先辈的称呼中国宗族系统中一直以来有着非常专业化的要求,爸爸的爸爸要叫爷爷,爷爷的爸爸要叫曾祖,爷爷的爷爷要叫高祖......

那么这样的辈分一直延续到哪种程度呢?其实在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个词中就能看出端倪——“祖宗十八代”。其实这个词并不是单纯的指的长辈十八代,而是说,总共称谓共计十八个,也就是除开自己“上下九辈”。中国文化中对于“九”这个数字十分重视。能否确定上九辈也成为了是否可以称之为一个宗族的基本条件。

那么这十八代都分别是哪些称谓?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孙,仍孙,云孙,耳孙。

其实,这一体系的确定相对于宗族发展程度而言还是较为滞后的,根据历史考究,庙号最早出现在商朝,但具体运用是在汉朝,而有自己统一规范的命名则是在宋朝以后。而这种滞后具体表现在古代皇帝的庙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出现了混乱。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汉高祖”刘邦,其实并不是因为在其死后后人的追封,而是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称呼为“高皇帝”,应该说刘邦真正的庙号应该是“太祖”而不是“高祖”。而自元代开始,开国皇帝都称之为“太祖”,明太祖,元太祖,清太祖,我朝太祖......

其实,从十八代谱系中我们就不能发现,太祖确实在辈分上高于高祖,而更为高的鼻祖和远祖在我们日常使用中更成为了一种不计量的名词,其重要在于象征意义。

譬如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仍然在世,刘邦是个孝子,没事儿就爱去看望老父亲,结果有一天,父亲穿着男衣服,拿着笤帚见了刘邦竟要下跪,口呼万岁。这可把刘邦吓惨了,但是却一筹莫展,自己都是“高皇帝”了,那父亲咋办?这时候,众多老学究谋臣出现了,他们建议封刘太公为“太上皇”,自此之后太上皇也就成为了众多皇帝老子的老子的固有称谓了,总算太还是高于高的。

中国人对于宗族制度以及相关礼法的制度让中华文化得以最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抛开最为完整的皇室理解不谈,就是普通人家一样有着对于宗族文化本身的认可。不过对于长辈的称呼却随着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发生了改变。

父亲-爸爸-老汉儿-阿爷-爹爹-阿爹,这些都是对于“父亲”的称谓,但是根据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称呼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父亲主要用于书面语言,而爸爸一词很多人认为是外国的舶来品,其实不是,这个词最早在魏明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主要做口语。

而老汉儿,则是西南地区对于父亲最常用的口头称呼;阿爷则来自沿海地带;爹爹则常用于北方。

仅仅是父亲一辈就有这样的称呼,而再往上数去,这样的称谓变化尤为明显。诸如祖父,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很少使用,而爷爷作为口语就更为常见,与之相匹配还有太爷,阿公,爹爹(dia dia 阴平)......我们可以从这类称呼口语中发现,太作为我们常用于对最高辈分祖宗的称呼经常被引申用于表示尊敬。

在中华民族的宗族制度中,父系的社会制度下,对于“寻根”非常重视,很多发家致富,带领家族中兴的人往往对于这种“寻根”非常热衷。宗族文化是镌刻在中国人骨子上的一种思想传承。自西周以来,这种制度、文化就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那时,周天子作为家天下社会的核心,而各大诸侯从宗族上来说属于别子,《礼记》有云“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相对于帝王作为嫡长子的大宗,众多被分封的诸侯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小宗,每一个小宗都需要供奉大宗,这就是当时已宗族制度为核心建立的全新社会统治体系。

发展至汉朝,除了爵位需要宗族制度的支撑,就连普通的官位都需要“举孝廉”制度,宗族的影响有增无减,直到科举制,宗族制度又发生了新的改变,乡绅仕人的自发结合,形成了新的宗族体系。一直到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对于传统社会结构的批判,开始了宗族衍射带来的特权彻底解体。

抛开宗族制度带来的等级与特权,单从文化传承,思想继承本身来说,宗族制度的发展对于这两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而这也是宗族制度近些年来又被人们所热捧的重要原因。探祖寻根,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由衷的渴望,我们渴望了解我们每一位祖先,了解他们的经历与思想,这正是我们探寻对先祖称呼的原动力。

无论是帝王将相中的“高祖”,还是我们在祭祀怀古时候的“高祖”,重视宗族文化,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黄帝子孙,什么是家国天下!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