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社交、潮流、薅羊毛,00后不怕“盗脸”?
原标题:为了社交、潮流、薅羊毛,00后不怕“盗脸”?
铅笔道推荐语:
为了社交,为了刷存在感,为了占小便宜、薅羊毛,为了追赶潮流。生于互联网大潮的00后们,似乎并不在意所谓的隐私信息。自拍照、自拍视频、人脸特征、用户资料随时公开,很多人在隐私保护方面要么是麻木,要么是掩耳盗铃。
学生群体对于隐私保护的观念并不完善,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更多人认为,在信息渗透生活每一处的当下,隐私已经不成其为隐私。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高校学生群体升学、毕业,最终步入社会走进职场,大量掌握在企业手里的隐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一旦泄露势必影响到这些用户未来的隐私安全。并非危言耸听——任何不被重视的个人信息,未来都有可能给用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记者 | 木子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2019年曾在网上热议的这一段视频内容,究竟哪些问题值得探讨?
画面:教室中一群学生正在上课,他们有的看书,有的打瞌睡,有的盯着黑板……人工智能系统监测到学生们睡觉、举手、阅读等行为的次数,然后分析出一些结果。
视频之所以很快引发网友们的广泛热议,源自各方不同的态度。有支持者称,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质疑者称,这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随后,旷视科技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网络上出现的课堂行为分析视频为技术场景化概念演示,其在教育领域的产品主要专注于保护校园内学生的安全。然而,这个回应却无法消除家长对于系统安全性和隐私问题的质疑。
9月5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部分媒体采访时侧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要加以限制和管理,希望学校能够慎重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其实,有争议也罢,有观点也罢,都是旁观者的声音。对于学生群体自身的态度,却鲜有人去关注。那么,他们自己对此是怎么看待的呢?
No.1隐私比不上秀自己
“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我上课不违反纪律,系统反倒能保证大家安全嘛。”
在懂懂笔记随机与多名高中生、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发现很多人与家长的态度截然不同——大部分学生对人脸识别系统是否有隐私隐患并不在意。
其中,有几位高中生还引述了一些校园伤害事件、霸凌事件,表示营造校园安全、公平的学习氛围远比隐私保护更加重要,“反正各种娱乐应用、网络游戏、移动支付认证都要刷脸,我觉得没人在乎什么脸部信息的隐私了。”
难道如今的00后已经对个人隐私保护如此麻木?他们难道不知道,那些灰产应用、平台正利用年轻人的“不在乎”,肆无忌惮抓取、存储公众的个人隐私信息,甚至是生物特征。
“爸妈总让我不要发自拍,说容易让脸部信息被盗取,但不发自拍怎么在票圈里找存在感呀?”
来自深圳南头中学的“豆丁”是名高三女生。爱美的她课余十分喜欢打扮,更爱在朋友圈、QQ空间里发自己的自拍照。可以说,这些都是360°无死角的图片和视频。对于这样的行为,她的父母颇有些微词。
她告诉懂懂笔记,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是从事IT工作的,非常不喜欢她在社交平台上发自拍照和视频。倒不是因为怕因此影响学习,而是担心这些资料被不法分子盗用。“说要是照片被用于网络诈骗,还会有连带责任,甚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票圈都是同学,空间也只有同学会看看。真不明白这样有啥好担心的。”豆丁无奈地表示,她的社交范围基本是同学圈子。虽然偶尔会在QQ上玩扩列,但也不随便加陌生人,所以觉得那些担忧十分无聊。
无论父母如何分析利弊,她依旧每天在朋友圈、空间里发自拍,且自拍照、自拍视频常以组为单位,侧脸、仰头、斜45度角,各种自拍的角度应有尽有,“班里男生都会发自拍,女生不发自拍人家会以为你不正常。”
她告诉懂懂笔记,在她看来发自拍照是刷存在感的表现,也是一种社交方式,是在向身边的朋友、同学分享最美的自己,更是年轻自信的表达。
“我爸妈总拿隐私风险吓唬我,说什么万一被骗子利用,盗取面部信息什么的,现在刷脸支付不是都说了不会出问题吗?”豆丁表示,自己尚未步入社会,也无银行卡、移动支付,所以不存在隐私安全这些问题,“至于坏人偷我们的照片,拿去用好了,对我倒也是一种肯定呢。”
豆丁表示,周围很多女生每天都在自拍、发票圈,不少同学为了不受影响都直接屏蔽了家长和亲戚,或者注册了新的微信号。或许对于她们而言,在社交平台上发自拍已成了一种瘾,很难戒掉。
No.2为了占便宜可以不要“脸面”
“有便宜可以占,我为什么不占呢?”
李嘉(化名)是茂名某信息学院的大三学生。家境还算优渥的她坦言,自己喜欢“占小便宜”,尤其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互联网企业的便宜。任何APP平台推出了有奖注册活动、新手补贴,她都会积极参与。
比如某银行开户注册APP,可领取一大包抽纸;比如下载某保险理财应用,激活账户即可得一年意外险;更不提那些纷繁的社交、电商、餐饮应用程序,甚至区域初创企业开发的社交平台,她也会注册领取一个5元红包。
“银行也好,保险也好,就连普通社交应用现在都讲究刷脸认证了。”面对APP平台的很多注册要求,李嘉基本上都是照做不误。她告诉懂懂笔记,大学头两年的时间,她已数不清为了那些优惠和补贴,注册过多少APP、刷过多少次脸了。
在她看来,只要有赠品、红包,在这些应用上刷脸认证,就如同刷脸登录支付宝那般自然,“有些比较值的活动,我还会发给室友让大家一起注册,既然有有赠品可以拿,有啥好担心的?”
而室友、同学发现什么“便宜”,也会发在专业群里共享,让大家一同完成任务薅羊毛。李嘉笑称,一开始她也曾担心注册那么多APP、会泄露个人隐私,但后来一直没发现有何风险。
这也让李嘉更放心地去“薅羊毛”:“反正支付宝、网银都是刷脸登录,现在部分游戏、娱乐平台也要刷脸和真人认证,我就不在乎刷多几次,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懂懂笔记提醒,脸部识别信息若是万一泄露,有可能危及用户移动支付、银行账户的安全,毕竟国内外互联网巨头都发生过信息泄露的事件。对此李嘉不以为然,“这些事以后再说吧,反正卡里就这么多生活费,我妈按月给的。”
为了薅羊毛或者占便宜,不少学生族确实不在意“脸面”问题。无论是填写个人信息,还是刷脸实人认证,都会依照各种APP、平台的要求一一做足,只为得到价值普通的礼品、红包和优惠,完全致隐私于不顾,甚至成为习惯。
殊不知,这些隐患,或许真的会在未来成为一个个“雷”。
No.3隐私问题难被重视
不久前,一款AI换脸APP“ZAO”一夜之间刷屏。就读于深职院的大二女生敏丽(化名),自称是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几乎所有的“名场面”她都演了一遍,甚至还将视频发在朋友圈上分享。
然而,几天后ZAO应用就遭遇下架。9月3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就ZAO涉及的隐私安全问题约谈了负责人。但这些新闻,似乎都无法引起敏丽和周围同学的重视。
“娱乐一下嘛,没必要那么较真。再说了,脸被录制了APP又能够怎么样?”当问及是否担心这些应用会影响自己的支付安全时,她蛮不在乎地表示,这只是娱乐应用,又是大公司开发的,不至于影响到移动支付和网银安全,“支付宝不也辟谣说不会威胁扫脸支付了?没啥好害怕的。”
敏丽告诉懂懂笔记,她们这一代人对任何新鲜事物、技术都很好奇,经常会尝试一些如换脸、换衣、上妆之类的应用。尤其大商厦里那些萌拍设备,更是每次都会尝试。
周末与室友们一同逛街,她们还会使用这些变妆、萌拍的智能设备拍摄一些萌照、滑稽照,当作合影来留念,“我看不少路人都在玩,大家也不觉得有啥隐私风险呀?”
在敏丽看来,换脸APP也好,萌照设备也好,都与过去85后、90后玩过的“大头贴”、贴纸相一样,是一种专属年轻用户的潮流。为什么那些85后、90后用户没有人质疑拍大头贴会引发隐私信息、人脸特征泄露等问题?
“(变脸、萌拍)平时是一定会用的,总不能因为所谓隐私泄露,就前怕狼后怕虎。”她向懂懂笔记展示了手机中很多与“脸”有关的应用,除了ZAO之外,还有许多的滤镜相机、萌拍APP。
其中,甚至还有用于五官检测、Q版转换、扫脸算命等众多必须“仔细刷脸”的应用,这些应用功能更是她与室友、闺蜜、朋友间的共同话题。在技术潮流面前,隐私可以说被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丢在了一边,认为隐私安全与己毫无关系。
No.4“扫脸”坦诚相见
“扫脸就能配对好友,而且比其它社交方式更加直接、真实。”
阿文是青岛一家电子学院的大一学生。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只喜欢通过社交应用结交朋友,尤其是异性知己。最近,他又迷恋上了好几款通过扫脸来匹配社交关系的新应用。
阿文介绍,只要打开应用上传自己的自拍照或视频,平台即可根据“算法”快速匹配“有feel”的社交对象。尽管阿文坦言,匹配的过程似乎看不出有何规则,但双方的头像和资料贵在真实。
“我看很多人都发的是真实照片,我也发自己的照片,并填写了真实的资料。”他笑着表示,之前曾使用过许多社交应用,包括陌陌、探探、Soul等,但大多用户的照片、信息都不真实。
一旦熟悉之后发起视频聊天,往往发现对方的相貌并不讨喜,或者对方会觉得自己的颜值低于预期,容易引起很多尴尬,浪费彼此的时间,“大家的目的不一定是做男女朋友,但起码长相也要看得顺眼,不然很难继续聊下去。”
尽管阿文的“脑回路”令人感到清奇,但他却坦言这是不少00后社交时的习惯。要么不建立社交关系,要么就要坦诚相待、毫无保留,尤其是个人信息、联系方式要保证真实、公开。
“不敢和我视频,不敢发真实图片的社交用户,大部分都是骗子和微商。”他告诉懂懂笔记,一般刚“扩列”的社交好友,大多会用视频、语音聊天的方式确认对方的真实性,而他的自拍照、视频都是毫无保留PO在很多社交平台上。
至于是否担心自拍照、视频被不法分子盗用,以致用于诈骗或其它犯罪途径,阿文表示并不担心,“这么多人发了这么多视频,也不见身边有谁被骗或者盗刷,不敢发真实自拍的才更像是犯罪分子呢。”
相关文章
-
微软顺利进驻“最封闭”平台:在Mac商店上提供Office365
-
早报:华为 Mate 20 Pro 被爆绿屏问题
-
她曾在春晚上给赵丽蓉当宫女,后被张艺谋成功捧红,今现状如何?
-
【虎嗅晚报】小米之家回应取消员工销售提成:报道失实;朋友圈新增“一月可见”
-
李彦宏:那个受用户喜爱的百度已经回来了
-
苹果CEO库克第14次来华“作秀”释放了什么信号?
-
热点|旧金山一辆特斯拉ModelS发生自燃
-
中联重科发布全球最大上回转塔机
-
人人矿场在IPFS应用上的优势
-
别随便拉黑或删除好友!测试一下,才懂张小龙设计的真实含义
-
讯飞输入法第11次作答:效率升维、场景细分、个性满足
-
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驱动人生”带毒感染十万电脑 母公司正准备A股上市
-
培育专精特新释放产业活力
-
马化腾深夜知乎发问:基础科学将如何影响互联网科技?
-
镜头和笔触间的青年力量——媒体视角下的河南共青团
-
科技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大方向”
-
科大爷看到了当前的营销问题,但可能没有看透问题
-
【动点播报】苹果允许用户iOS13中删除记录,支付宝微信禁止用于虚拟币交易
-
家具家电租赁平台“轻松住”完成240万美元Pre-A轮融资
-
业绩快报|迅雷Q4营收合预期,云计算等增值服务在总收入中占比超一半
-
"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百度AI自己剪视频报道了自己
-
三星Galaxy S10将可以做一些iPhone做不到的事情
-
互联网为何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
风雨飘摇二十年,MMO游戏还有春天吗?
-
全国在建项目超1800个!“5G+工业互联网”,“+”出哪些新变迁?
-
直播平台纷纷进军在线教育虎牙到底有哪些优势?
-
Lyft、Uber准备给老司机发钱,某滴要不要学一学?|一周硅谷热闻回顾
-
低成本创业路上发现知识付费值得学习的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