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看”到“在看”,微信想做些什么
原标题:从“好看”到“在看”,微信想做些什么
微信 7.0 问世已经近三个月了,作为随版问世的重磅更新,“看一看”已悄然完成了它的第一轮蜕变。
从“点赞”到“好看”
首先回顾一下背景:微信 7.0 将公众号文章右下角的“点赞”修改成了“好看”按钮,与此同时,将“看一看”分裂成了“好看”和“精选”两部分栏目。“好看”栏目中展示的是微信好友点了“好看”的文章,而原本依靠热度等推送的内容则被划分到了“精选”中。
从事后了解到的部分数据来看,这个修改无疑成功地促进了朋友圈流量的二次转化,给许多中小型公众号带来了巨大的曝光量。
然而,除了流量上的变化,“看一看”的这次改版其实也将一部分隐藏已久的关系链拉了出来。在改版后第三天的体验文章中,杠仔就已经提到,点“好看”这个操作,让许多不发朋友圈的好友们“活”了过来。用户可以通过好友的“好看”,从侧面了解 ta 最新的动态,让关系链的再激活成为可能。
从“好看”到“好看”
大多数人应该都记得“好看”刚问世的样子,点击按钮后会弹出一个小弹窗,用户可以在里面写上自己的想法,接着就可以发布到“好看”栏目了。
这个时候,微信可能是在试图鼓励用户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它阻断式的弹窗设计会一定程度的影响转化:一批用户不想写观后感,于是取消了分享;又一批用户觉得点两下很麻烦,于是很少再分享了。
很快,微信拆解了“好看”按钮的功能,保留了其点赞、推流的属性,而将记录想法剥离出来,作为选项放到了页面下方。这次改动之后,“好看”一触即达,而表达欲旺盛的用户也不会在意多出一步的使用路径,同时满足了点赞派和评论派的诉求,一箭双雕。
从“好看”到“在看”
时间来到今天,微信在一天之内先后悄悄完成了三点改动:
- 用户可以在“好看”栏目中,给其他用户点赞了;
- 文章底部的“好看”按钮,更名为“在看”;
- 看一看中的“好看”栏目,更名为“朋友在看”。
那么这三点改动带来了什么呢?
1. 捅破窗户纸,增强好友互动
本次改动前,看一看起到的“传话筒”的作用:如果一名用户先“好看”了一篇文章,随后其好友也“好看”了同一篇文章,那么先点赞的用户可以在看一看中收到一条消息,提示其好友也认为该篇文章很赞。
不过,这只实现了好友间的间接互动。在文章中点“好看”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在看一看中点“好看”却包含着不止一种可能:后来者可能只是希望以这篇文章为契机,向先来者发起一次礼貌而不尴尬的问候。
尴尬的是,这种方式比较隐晦,用户之间然隔着一层窗户纸,先来者看不清后来者点赞的目的是什么。这次改动后,微信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用户能够更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更有效的完成好友间的互动。
2. 弱化态度,强调行为
如果给好友点赞是对用户情感表达的强化,那么把“好看”更名为“再看”则是对用户态度的弱化。
在广大网友苦于人设维护的当下,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把自己真实的态度置于镁光灯下。微信 7.0 上线后,许多用户以为“好看”只是换了一个名字和UI,并不知道他们的每次点击都已向所有好友完成了曝光。而这些用户了解到这个事实之后,才幡然醒悟大喊不妙:“在朋友圈维护人设已经够累了,难道以后我看文章也要注意人设么?”
“好看”的更名或许能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在看”弱化了用户的态度,强调的是用户在当下阅读、在读些什么,这能有效地释放用户点击“在看”时的心理压力,提高用户点击的可能性,而这会带来三方面好处:激活文章;激活看一看;激活用户。
3. 表意更明确,暗示更积极
有了前两点变化,“好看”栏目更名为“朋友在看”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了。更名后,栏目中的内容属性更清晰明确:这些是你的朋友最近在看的内容。
毕竟其他人觉得好看的内容,我不一定也会觉得好看。通过修改栏目的名字,降低用户预期,更好的避免了用户对内容产生心理落差的可能。同时,强调用户之间的关系,积极暗示用户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提升用户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
4. 小结
看一看的三点改动,看起来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在看一看中促成关系链的再激活,从而完成关系链的补全和强化。
回到本文的第一节,我们最开始就意识到了“好看”栏目挖掘并曝光了一部分已经弱化的用户关系链。而当下,通过看一看的这三点修改,让这部分关系链有了再激活的可能。微信不止并赋予了用户一定的交互能力,还强调了用户之间的朋友关系以及彼此联系的即时性。
不过话说回来,我点赞了朋友的点赞,其实还是有点别扭。
结论
从“点赞”到“好看”,再从“好看”到“在看”,微信看一看悄然完成了它的第一轮蜕变,初步完成了用户分发内容,内容激活用户的关系闭环。
除了流量的再分配,看一看显然已经承载了微信进一步强化连接的期望,它的下一步进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 @杠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关文章
-
三大输入法遭全网下架!股价闪崩、负责人降级处分
-
IBM发布AI平台和云计算工具 推进AI大规模商用
-
智东西晚报:马云获授比利时王国大将军级皇冠勋章马斯克:SpaceX将发射可重复利用飞船
-
个人邮箱怎样群发邮件?邮件群发助手工具哪个好用?
-
没有谁能逼你996,但生活可以
-
对于小牛在线“良性退出”的两点疑问?
-
自媒体小白适合搬运那些平台
-
社群的群分类怎么分?
-
规范化工作好的好处,可以决定代理商的成败?
-
格力电器董事长选举,董明珠当选的可能性极大
-
传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今日正式关闭,千人被裁
-
特斯拉内华达Gigafactory工厂一名员工COVID-19检测呈阳性
-
新版权时代,在线音乐平台“围城”难解
-
京东动荡:帝国的恐惧与抉择
-
数据中心从制冷到“智冷”,华为践行“双碳”更进一步
-
拍照全球第一的华为P40Pro,我们从实拍的角度来看看到底如何?
-
特斯拉司机醉酒“自动驾驶”被警察截停后仍在沉睡
-
一小时不回复的自由
-
饿了么发力天猫双11,O2O遇到电商的新重构
-
线尚网络|SEO优化中标签的作用
-
昂贵苹果吞下“后悔药”,国产手机慌不慌?
-
从豆瓣小组到互动教程小程序,帮老年人打造“手机学习班”
-
富士康取消原定2月10日复工计划
-
明星公司Workday股价再创新高 企业服务需求迎“井喷”?
-
评委们寄语“金牛角”,一句话却道破了新营销的秘密
-
猫眼全文娱战略升级:发布五大平台,腾猫联盟正式启动
-
【汉堡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还被指拖欠员工年终奖】
-
这些年,Meta关闭的“创新App们”
-
【梁建章和携程“直播天团”:15场直播成交额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