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丨周宗琼:从不跟共产党算账
原标题:讲红色故事 讲革命精神丨周宗琼:从不跟共产党算账
周宗琼。(受访者供图)
重庆日报消息,时间回溯到1992年7月18日,邓颖超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悲泣着,一边挪动自己的身体,一边坚强地用左手拄着手杖,慢慢坐上轮椅,由陪同人员推着缓缓前往告别大厅。
“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太太,就是周宗琼。”12月15日,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处三级调研员文俊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邓颖超曾多次夸奖周宗琼,“她是共产党困难时期一位能干的‘老板娘’,从各方面为共产党做了许多工作,花了很多钱,但从不跟共产党算账。”
为《新华日报》出版发行提供资金
1910年,周宗琼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职员家庭,1931年考入北平女子第一高中,1933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江津教小学,第二年任该校校长。因受爱国进步思想影响,在教学中她常对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后因指责国民党反动派警察是富人的帮凶而得罪当局,被迫离开学校。
1936年,周宗琼和当时在重庆天成厂工作的任宗德结为夫妇。1938年,天成厂破产。任宗德、周宗琼夫妇带着厂里遣散的部分机电设备,入股四川合川胜利酒精厂,负责筹建重庆化龙桥营业处,经过夫妻二人的辛勤努力,两个多月后建成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房。
1939年初,周宗琼的一位老同学冉琴舫到化龙桥对她说:“共产党要在重庆继续公开出版发行《新华日报》,他们现在需要一个门市部,你能不能把新盖好的房子租给他们?”
“周宗琼早就盼望能与共产党有接触机会,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文俊介绍,第二天,《新华日报》的经理熊瑾汀前来与周宗琼商量,最终确定将小楼房的底楼作为《新华日报》营业部。
1939年夏,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活动经费十分困难。熊瑾汀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委托任宗德、周宗琼夫妇自筹资金开办一家独立的国防动力酒精厂,由周宗琼任厂长,为《新华日报》的出版发行提供资金。
早在1942年,周宗琼就曾向熊瑾汀提出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熊瑾汀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劝周宗琼不入党:“你把挣到的钱用来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这个贡献就非常大,党组织一定会记住你,你就发挥了在党内起不到的特殊作用。这样,你留在党外发挥的革命作用也就更大了。”周宗琼听后,按捺住当时迫切入党的心情。
倾囊相助支持党的工作
1943年秋,周宗琼的酒精厂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她就在母亲的住地韦家院坝修建了一栋房子作为酒精厂的办事处。
韦家院坝地方比较偏僻,中共中央南方局就把这里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及部分党的地下工作的联络点。周恩来也经常在韦家院坝向有关人员作形势报告,会见社会各界人士。
在韦家院坝期间,周宗琼还支持创办了以陶行知为发行人、邓初民为总编的《民主周刊》。该刊物从创刊到最后一期,周宗琼支持了其中3/4的经费,她还支持100万元帮助陶行知创办社会大学。
1944年,由中共地下党员出面,她在大溪沟开办了和泰面粉厂和昆仑锯木厂。两个厂子的工作人员都是中共党员,以企业职工的名义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
1945年,从事地下工作的部分共产党员因身份暴露,秘密撤退到重庆。可是,组织上一时拿不出这么多转移经费。
文俊介绍,当时,周宗琼有一批货还没有出手,她当机立断,主动降低货价,把到手的货款全部交给了组织,让40多名同志安全转移。
抗战胜利后,由中共领导的文艺界左翼人士宋之的、司徒慧敏等准备发展电影事业,动员任宗德、周宗琼夫妇参加。他们遂出资支持,组建了昆仑影业公司,拍摄进步电影。
当时,“大孚”和“昆仑”都是在韦家院坝创建起来的。为了帮助“昆仑”渡过难关,周宗琼处理掉她在重庆的所有不动产,倾囊相助。
46岁入党实现多年夙愿
1946年,国共和谈面临破裂的危险,吴克坚在上海领导的地下机关奉命紧急转移,党组织再次请周宗琼给予资金支持。周宗琼拿出资金,保障同志们安全离开上海。
从1941年至1946年,周宗琼的酒精厂专门负责后方邮车动力酒精的供应,所得收入为《新华日报》的出版发行和革命活动提供了不少经费。“也就是从那时起,周宗琼在党内同志中有了‘老板娘’的称号。”文俊说。
从1939年到1949年的10年间,虽然身为党外人士,但周宗琼无数次为《新华日报》的顺利出版,为革命同志的安全转移,为党的相关活动提供了难以计数的资金。
新中国成立后,周宗琼被调到国家水利部工作。她在水利战线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终于在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
周宗琼后来回忆说:“有人说我们党欠我周宗琼几千两黄金。离休后没事,我还真的估算过,有还真是有的,但我决不跟党算账,要算就算我周宗琼向党组织交的党费吧。”
“周宗琼入党的故事令人敬佩、引人深思。”文俊说,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
重庆日报记者 王丽
原标题:周宗琼:从不跟共产党算账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相关文章
-
鬼谷子为什么是禁书 鬼谷子在什么时期被禁的
-
揭秘充满玄秘色彩的船棺葬:灵魂渡向生命彼岸,还是躲避盗墓贼?(图)
-
宋美龄曾经深爱的人竟是孙中山!孙中山病危她流泪最多
-
唐伯虎书法真迹图片,笔画婉转流畅(衬托内心温柔)
-
海洋暴龙:巨型蛇颈龙类生物(长15米/一口能吞下轿车)
-
山河恋爱新觉罗·代善简介 代善为何如此忠于皇太极?
-
颠覆你观念的历史故事之尧舜禹禅让的历史真相
-
朝鲜东学党起义,为何成为中日甲午之战的大祸起源?
-
九一八事变当晚 张学良和谁在一起?
-
清代广东方言编著的英语教材《英语集全》
-
华国锋证伪:毛主席没对我讲过“血雨腥风”中交班
-
宋神宗为什么是昏君 宋神宗为何此生最恨司马光
-
若您是这四姓氏之一,那可能不是炎黄子孙,而是九黎蚩尤的后代
-
棘鳄龙:小型远古爬行动物(长3米/仅出土脊椎化石)
-
雄霸东亚的大辽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全靠这个契丹男人
-
明显陵地宫可以进去吗?无法进入(地宫开采难度大)
-
历史上最爱旅游的皇帝,不仅葬送江山,还被卫队活活勒死
-
暴君还是魔鬼?摒弃传统观念,探究史书中被抹黑的石虎
-
史上最大劫难:1928年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
东厂和西厂的区别西厂的都是太监吗
-
先秦时期把门客、秘书称为宦官,他们又是如何变成太监的?
-
讲好陕西故事:英雄志向实伟大 勇气流血最光荣
-
重虚堂:黄土背景下的民间传统
-
北京是如何成为帝都的?
-
黎明角龙:甘肃小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12亿年前)
-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巅峰之作,这个词原本代表具有神通的八类众生
-
迷乱角龙:北美中型恐龙(长5米/拥有平坦的方形颈盾)
-
二郎神与根达亚文明有关系吗?传说根达亚男子有三只眼
-
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有1位小战士神秘消失,人们为他起名云贵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