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赴宴光会喝酒可不行,还得练就一些特殊技能
原标题:古时赴宴光会喝酒可不行,还得练就一些特殊技能
古时赴宴,入门技术当然是“酒量大”。
“ 竹林七贤 ”中的刘伶、山涛以酒量大有名。据说山涛一天能喝相当于现在30斤的酒。唐朝的焦遂、李白等人也是一时“宴霸”。杜甫形容李白“斗酒诗百篇”虽有些夸张,但诗仙一次饮10斤应该不在话下。有一回唐文宗大宴群臣,王源中二话不说 ,一口气连饮了两大坛(相当于现在的20斤)而面不改色,酒量令人咂舌。
宴会若只比拼酒量,与今时何异?那也太没意思了。古时赴宴须练就必杀技——“脑子灵”。向来是“无酒不成宴、无诗不成欢”,宴上诗酒不分家。如果酒足饭饱之余,吟不出像样的诗词对联,会被讥为“酒囊饭袋”,那就糗大了。王羲之携四十一友在兰溪边“曲水流觞”,溪流里的杯子在谁面前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正是在这种欢愉和谐又不失紧张的氛围下,书圣写下了光耀千古的《兰亭序》。“曲水流觞”到陆上则变成了“击鼓传花”,《红楼梦》中贾府就玩过这游戏。丫鬟们想听凤姐讲笑话,故意让击鼓的盲女停鼓,使“花落凤姐”。幸好急智的凤辣子说出笑话逗乐大家,否则就得罚酒了。李白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仗着酒气挥就《清平调词三首》;奇才王勃赴滕王阁宴,一篇《滕王阁序》震古烁今……古时文人骚客太多,这类急中生智即兴为文的例子不胜枚举。
还有一门高级技术——“品位雅”。《周礼》记载:“以乐侑食,膳夫受祭,品尝食,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古人宴会不仅考究菜肴质量,还喜欢奏乐品乐,以助酒兴。三国周瑜曾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在半醉半醒间还能品出宫商之音的优劣,那才叫春风大雅。这门技术博大精深,非一般文人墨客所能掌握。若没有现在音乐专业硕士以上水平,偏要赴宴赏乐,恐怕就是如牛听琴、坐立不安了。
古时赴宴,有时还得练就“眼神好”的技术。因为酒席流行“投壶”游戏,宾主双方轮流把无羽箭投入壶中,多中者获胜。
有时,还得练就“武艺高”的技术,这就是纯体力技术活了。比如秦赵渑池会、鸿门宴,蔺相如、樊哙、项庄这些人可都是动刀动枪的,没有武艺傍身还赴劳什子宴啊?主子早血溅当场。刘邦要死了,历史上哪还有汉族啊?
纵观所述,古时赴宴,可不是会喝酒就行了,还得练就一些“花样”技巧,才能喝得有滋有味啊。
相关文章
-
明英宗宦官王振 谁该为“土木堡之变”负责?
-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丨广西灌阳上千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
-
【厉害】这位耒阳人是毛主席的爱将,在红军中曾与林彪齐名
-
露梁海战:决定了东北亚三百年政治格局
-
桀骜不驯的李白,为什么会因为一次酒后驾驶吓得魂飞魄散?
-
最后的汉人封建政权,1662-1683年的明郑政权是什么样?
-
卞氏龙:年代最早的侏罗纪恐龙(长1-3米/中国云南出土)
-
厚甲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浑身盔甲防御力惊人)
-
岳飞是否有谋反之心?只会打仗不会揣摩皇帝的心思
-
洞房里新郎新娘为何要喝交杯酒
-
西方人为啥认可千古一帝是杨坚,而不是秦始皇?看完这3点,就懂了
-
读史|毛泽东的忧患意识
-
貂蝉是怎么死的 吕布与貂蝉的结局如何
-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四大名塔,分别是什么?
-
他是中国千古第一汉奸名气过了吴三桂,下场不能目睹
-
揭秘韩非之死的历史真相:造陷害入狱被毒死(李斯嫉妒)
-
古人智慧有多高?埃及新发现5座大墓,壁画时隔4000年却宛如昨日
-
1947年解放军为什么改变了南渡长江计划?
-
封存千年的乌孙王陵被发现,地下3米,挖出“黄金宝库”
-
札纳巴札尔龙:最大型伤齿龙科恐龙(长2.7米/亚洲出土)
-
【史林漫步】是真名士自风流——“四明狂客”贺知章的真性情
-
万堤镇冯品毅事迹展馆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
封神里有三个最难杀死的妖怪:一个得道一个入佛一个逃走
-
白垩纪古生物:酷拉龙 体长5米(唯一的极地两栖动物)
-
唐朝宰相记忆力超强,每年一万人都能准确记住特点
-
中国历史上十大名相排行 管仲开创先例成为第一宰相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民革中央原副主席程誌青逝世
-
大宋公主肛裂而死:沦为金人的玩物(被多人凌辱)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奸臣最后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