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汉盛唐”,到“闭关锁国”,对中华文明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为什么国家禁止挖帝王墓?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血一样的教训!
原标题:为什么国家禁止挖帝王墓? 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 血一样的教训!
在中国的考古,有一种难以忘怀的痛叫做 “明定陵考古发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历史为由,提出了发掘明朝皇陵的计划,“明定陵考古发掘”事件由此开始。
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力主发掘十三陵中的明长陵(成祖朱棣的陵墓),当时就有很多人反对,因为中国的考古学是从1921年的周口店遗址发掘开始算,到56年不过30多年的历史,人才、技术都极度缺乏。但是由于当时反对者都人微言轻,所以并没有能够阻止郭沫若要发掘明皇陵的计划。
由于技术经验不够成熟 ,试掘的皇帝陵墓由十三陵中的最大陵墓长陵改为第三大的定陵(明万历皇帝的陵墓)用来试手。
1958年开始明定陵的发掘,经过两年时间,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金器、玉器等文物,由于技术的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发掘出来的丝织品氧化变硬和腐化。
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以及万历帝后的尸骨直接就被毁坏和丢弃,给历史文物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痛定思痛的郑振铎和夏鼐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这一申请。不主动发掘帝王陵从此成为考古界的一个定规。
定陵地宫后殿的现状,棺床上摆放的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的复制品,原棺已毁尸骨无存。
定陵发掘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帝王陵不可以随便挖,从这件事之后就定下了死规矩,坚决不动帝王陵。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鸣条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鸣条之战是如何进行的
-
闽浙苏500多名邓氏后裔齐聚泉州桃花山寻根祭祖
-
芈月嬴政关系图:芈月为嬴政高祖母(芈月为嬴政奠定基础)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李鸣珂:隐蔽战线的英雄
-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
铠甲龙:欧洲小型剑龙科(体长4米/出土尾刺化石)
-
努尔哈赤反腐杀子谜案:一国之君为什么萌生了杀子动机
-
晚清最后一位太监的特殊怪癖,从来不洗澡,临终前说出心酸原因
-
敏捷龙:同名的两大兽脚恐龙(分别出土于中国和欧洲)
-
庄焰——毛泽东叫他“洋包子”
-
阿里瓦龙:非洲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2.1亿年前)
-
唐朝“西餐”食谱大全,古人最爱的外来食物原来是它!
-
湖南人大部分祖籍是江西,那湖南本土居民去哪了?说出来别不信!
-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 曹植(源自于七步诗中的句子)
-
揭秘:黄克诚大将1977年是如何复出的?
-
大盗龙:阿根廷的顶级掠食者(长8米/距今9000万年前)
-
克贝洛斯龙:俄罗斯大型植食性恐龙(头顶长脊冠)
-
金庸武侠剧40年:没有侠义精神,根本拍不好他的剧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7日
-
一代巨星李小龙:他走了,他一直没走
-
周武帝灭佛: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
-
抗战发生在冀中一场战斗,改变了八路军政委负责军事的格局
-
42岁授少将,44岁罹难,公安处长奉命破案,也惨死侦察现场!
-
大宋公主肛裂而死:沦为金人的玩物(被多人凌辱)
-
周恩来提议刘伯承为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
淮海大战,杜聿明集团拥有三个兵团,那么这三个兵团司令员都是谁
-
张骞时期的皇帝是谁:汉武帝刘彻(张骞开创了丝绸之路)
-
德军俘获苏军一名上尉,得知身份后大做文章,斯大林: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