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苏500多名邓氏后裔齐聚泉州桃花山寻根祭祖
原标题:闽浙苏500多名邓氏后裔齐聚泉州桃花山寻根祭祖
来自福建、浙江、江苏三省的500多位邓氏后裔,7日齐聚位于泉州市桃花山麓的明朝抗倭民族英雄邓城墓前拜谒祭祖,共同缅怀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
闽浙苏500多名邓氏后裔齐聚明朝抗倭民族英雄邓城墓前。
仪式上,邓氏后裔们纷纷焚香、敬香、三躹躬,表达他们对抗倭民族英雄及先祖先烈的深深敬意和悼念。据悉,这是自2017年12月31日邓城墓“重见天日”以来,闽浙苏三省的邓氏后裔首次自发组织的大规模寻根谒祖活动。
2017年12月31日,经过多次夙愿不懈的前期走访和勘查,借助族谱墓穴方位记载和卫星图定位等高科技手段,来自福建福鼎、浙江温州的邓氏后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在杂草丛生的丰泽区桃花山麓靠近宝山杨茂的山林中成功找到了明朝抗倭英雄邓城的坟荧。
据测算,墓葬地长约30米、宽约6米,高低错落有致,有三到四级的落差。拨开被泥土和杂草掩盖的墓室地面,高约1米5、宽约1米2的墓碑上面,碑文阴刻着“狼山总兵寒松邓公安人邓祖母莞节权氏墓淑人邓母淑德李氏”字样。温州邓氏宗亲研究会副会长邓直兵等人介绍,这是邓寒松(邓城)、母亲权氏及妻子李氏的合葬坟墓。墓碑为邓城三个儿子邓铨、邓镳、邓钟所立。
2018年3月18日,在杨茂、洋店交界的生态路旁,邓氏后人又找到了一方更大的墓碑。墓碑高约2米、宽约1.2米,其碑刻记载“明贵州都督进阶诰赠光禄大夫邓公暨一品夫人侯氏墓”,这是邓城最小的儿子邓钟的墓碑。虽有墓碑,但还无法确定坟墓是否存在或被毁。墓碑为赐武进士、总兵孝男光汴吉旦立。
据史料记载,邓城(1507—1564年),泉州府城人,明正德二年生,字藩国,号寒松,别称“黑虎将军”。邓城是将门之后,先祖邓起祖籍延平沙县(今属三明市)。邓起之兄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有功,在南京任留守卫,于洪武初以军功受封安徽滁州百户。邓起袭兄职,以军功授职泉州卫右所百户,遂入籍泉州。邓城之父邓炳,袭职百户。邓城为泉州邓氏第七世,之后世代名将文官辈出。
这是闽浙苏三省邓氏后裔自发组织的首次大规模寻根谒祖活动。
泉州邓氏宗亲研究会会长邓荣洲介绍,据族谱记载,邓城及长子邓铨、三子邓钟的墓分别葬在泉州的杨茂山和桃花山,二子葬在紫帽山,但因族谱在早年间失落,故具体位置不明。2017年12月底,温州和福鼎宗亲找到泉州宗亲,欲寻根谒祖,寻找桃花山邓氏祖墓。
邓荣洲说,在位于洛江区河市镇的“民族英雄俞大猷纪念馆”里面,塑有邓城将军的雕像。继俞大猷之后,邓城将军接任都督一职,所以泉州邓氏后裔一直居住在泉州市区都督第的都督巷里暨如今的泉州华侨职业学校校址,后来慢慢开枝散叶陆续有族人迁出。
温州、福鼎两地的邓氏宗亲介绍,根据族谱所载,邓铨有儿子邓中溥、邓中渊,邓镳育有三子,邓钟有四子。由于家道中落、生活贫困等原因,邓铨的孙子即邓天英(邓中渊儿子),于明末迁居温州,后裔分布在平阳县水头、苍南县龙港等地。邓钟的后人则迁居福鼎。
温州邓氏宗亲介绍,邓城往上六代的邓回后人更早之前迁居到温州平阳等地,加上温州苍南邓天英后人,目前仅在温州便有11个邓氏宗祠、11个邓氏支脉,人口上万人。而福鼎也有数千名邓钟后人。
“寻根谒祖,是传播在外的邓氏后人几百年来的夙愿。”邓直兵说,泉州海交馆还保存着邓城墓的一些墓志铭,不少虽已残缺,但隐约可以了解到记载着邓城和邓城母亲的事迹。
泉州考古研究工作者刘志成介绍,早在二三十年前,他和其他考古工作者曾去做文物田野调查,在桃花山曾发现过邓城及母亲、妻子合葬的坟墓。坟墓规模很大,墓穴也很高,但这个坟墓后来被毁坏了。他们在桃花山边的村庄搜集到一些墓志铭,其中一方是邓城的,还有一方邓城母亲权氏的,但没有邓城妻子的墓志铭。过后,这些墓志铭被泉州海交馆收藏。
泉州桃花山发现明朝抗倭名将邓城墓葬一事,经过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了当地文化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丰泽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负责人表示,该墓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应就地保护,作为桃花山的一处人文景观,待进一步挖掘邓城将军史迹,可打造成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
在得到泉州市文物保护部门的许可之后,闽浙邓氏后裔随后专门成立了邓城将军史迹文物保护申请小组,邀请专家对墓室采取现场勘查、测绘、清理修缮及申报文本撰写等保护性措施工作,根据相应的程序向丰泽区有关部门报批。在清理修缮过程中,又发现了4块珍贵的墓志铭残件,其中一块显示广东按察使撰写墓志铭,另一块则体现战役俘虏万余人……据悉,该墓目前正在申请泉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泉期间,邓氏宗亲后裔还组团集体瞻仰了民族英雄俞大猷纪念馆、都督第,游览了洛阳桥、开元寺、天后宫、郑成功公园等泉州海外交通史迹。(孙虹 邓德相)
相关文章
-
揭秘:蒋介石真的是“物流公司的大老总”吗?
-
古代为什么要把女孩儿称为“丫头”
-
犼的克星是谁 犼的真实能力是怎样什么比犼厉害
-
广西巴马:长寿之乡相关企业为何难长寿?
-
郑道聪:两岸命运休戚与共,统一是历史大势
-
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
曾统一中国北方的民族,从历史上消失,如今在此国发现400万后裔
-
【汉服配饰】——东方邪术?化妆术的前世今生
-
从“强汉盛唐”,到“闭关锁国”,对中华文明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
李渊登基 李渊造反如何将隋炀帝将杨广推向火坑?
-
一物一故事丨怀柔四中耿智博:白瓷陆羽像
-
古埃及最帅的法老是谁 这位法老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年少风光晚年贫苦,含泪写下红楼梦
-
四川高校学子访十二桥烈士墓,赓续红色血脉
-
沱江龙:四川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与剑龙同时代且相似)
-
程万军:废相,祖皇帝下了一盘很大棋
-
羊头山上升起的文明曙光
-
古代皇帝动不动赏黄金万两,哪儿来那么多黄金?真相让人哭笑不得
-
城市别称中的动物形象,很多人知道羊,但出现最多的是这两种
-
一个外国人拍摄的北洋时代,国门已经打开,百姓依然贫穷
-
神鹰盗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1.62亿年前)
-
93岁中共党史学科著名学者刘炼逝世,系何干之先生夫人
-
民国以来十大国学大师排行榜
-
鬼谷子的身世之谜历史上的他到底有多鬼?
-
《汉唐石韵:长安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之造像与造像碑
-
苏州沙家浜一天好几场实景大型演出,很多老年人说门票不吃亏啊
-
一个“笨小孩”的书法神作,传承500多年,这才是真正的一流才子
-
他是孔子第73代后裔,也是我军的开国中将,抗战中打出辉煌一战
-
窃肉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约1亿6千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