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千古笑谈的宋襄公 泓水之战中的“贵族精神”
泓水之战的起因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约楚成王以及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会盟,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在会场上遭到楚成王的突袭被擒。楚成王挟之进攻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宋军坚守,数月未下。不久,在鲁僖公的调停下,楚成王于同年冬释放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不甘受楚之辱,亦未放弃争霸之心,不顾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劝说,于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夏,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三国进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为救郑率军攻宋。宋襄公遂由郑撤回迎战。
当时,宋军已先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处于有利态势,但宋襄公遵守"不排成打仗的阵列不能开始战斗"的陈旧观念,在楚军渡河之际及渡河后尚未列阵之时,两次拒绝乘机出击的正确意见,直待楚军从容布好阵势后才下令攻击,以致大败,襄公重伤,不久死去,宋国由此失去了争霸的实力。
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去世后,各国诸侯顿时失去了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成为一片散沙。齐国因内乱而中衰,晋、秦也有各自的苦衷,暂时无力过问中原。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就企图乘机进入中原,攫取霸权。素为中原列国目为"蛮夷之邦"的楚国的北进势头,引起中原诸小国的忐忑不安,于是一贯自我标榜仁义的宋襄公,便想凭藉宋为公国、爵位最尊的地位以及领导诸侯平定齐乱的余威,出面领导诸侯抗衡楚国,继承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并进而伺机恢复殷商的故业。可是在当时,宋国的国力远远不逮楚国,宋襄公这种不自量力的做法,造成宋楚间矛盾的高度激化,楚国对当年的齐桓公是无可奈何的,但这时对付宋襄公却是游刃有余,所以它处心积虑要教训宋襄公,结果终于导致了泓水之战的爆发。
且说宋襄公专心致志争当盟主,虽然雄心勃勃,但毕竟国力有限,因此只能单纯模仿齐桓公的做法,以"仁义"为政治号召,召集诸侯举行盟会,藉以抬高自己的声望。可是他的这套把戏,不仅遭到诸多小国的冷遇,更受到楚国君臣的算计。在盂地(今河南省睢县西北)盟会上,宋襄公拒绝事前公子目夷提出的多带兵车,以防不测的建汉,轻车简从前往,结果为不讲信义的楚成王手下的军队活捉了起来。
楚军押着宋襄公乘势攻打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幸亏太宰子鱼率领宋国的军民进行顽强的抵抗,才抑制了楚军的攻势,使其围攻宋都数月而未能得逞。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将宋襄公释放回国。宋襄公遭此奇耻大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既痛恨楚成王的不守信义,更愤慨其他诸侯国见风使舵,背宋亲楚。他自知军力非楚国之匹,暂时不敢主动去惹犯它;而是先把矛头指向臣服于楚的郑国,决定兴师讨伐它,以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挽回自己曾为楚囚俘的面子。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都认为攻打郑国会引起楚国出兵干涉,劝阻宋襄公不要伐郑。可是宋襄公却振振有词为这一行动进行辩护:"如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执意伐郑。郑文公闻讯宋师大举来攻,立即求救于楚。楚成王果然迅速起兵伐宋救郑。宋襄公得到这个消息,才知道事态十分严重,不得已被迫急忙从郑国撤军。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月底,宋军返抵宋境。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十一月初一,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
这时楚军犹在陈国境内向宋国挺进途中。宋襄公为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屯军泓水(涡河的支流,经今河南商丘、柘城间东南流)以北,以等待楚军的到来。十一月初一,楚军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这时宋军已布列好阵势。宋大司马公孙固鉴于楚宋两军众寡悬殊,但宋军已占有先机之利的情况,建议宋襄公把握战机,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打击。
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 "。
但是却为宋襄公所断然拒绝,从而使楚军得以全部顺利渡过泓水。楚军渡河后开始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又奉劝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禁卫军(门官)悉为楚军所歼灭。只是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泓水之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降下帷幕。
战后国人皆怨襄公指挥不当,但宋襄公并未认识自己的错误,向臣民辩解说:"古之为军,临大事不忘大礼"、"君子不重伤(不再次伤害受伤的敌人)、不擒二毛(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中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认为自己遵守古训行事并无不当。公元前637年(周襄王十五年)五月,宋襄公伤重而死。
相关文章
-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西洲小学国家公祭日简报
-
王宫随地大小便,餐桌下面放便壶:五分钟了解古代人拉屎有多野
-
莫尼列:让谈19场恋爱娶6任妻子的国王只爱她,被誉为东方戴安娜
-
里耶秦简在湘西出土后,经过研究,破解了许多历史之谜
-
松阳最有味道的老街,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充满历史气息
-
芝诺比亚:令罗马帝国吃尽苦头的东方女皇,被俘后受辱,结局不明
-
史上最欺负人的战争,100多人打8万人,不仅打赢了还攻占了全境
-
解放军十大经典战术
-
几月生的肖马,一生自由,无灾无难,真正有福人
-
飞行员丈夫在二战失踪,妻子苦等70年不嫁,终于发现真相泪崩
-
日本自民党为什么从成立之日起一直后援靖国神社?
-
琉球又公投了,琉球人为何总是闹事
-
世界上最喜欢内斗的民族,内斗上千年,如团结在一起,将是巨无霸
-
日本“拳圣”击败多名高手,被问武功秘诀时,称因为师傅是中国人
-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印象派主要画家克劳特·莫奈逝世
-
[图文]裕仁天皇到底是不是战争罪人?
-
【中国那些事儿】英国学者:中国崛起是一个伟大的、非同寻常的历史时刻
-
中国史上唯一的高句丽皇帝,在位3年毫无实权,最终惨遭灭门之祸
-
列宁的遗物,看皮鞋他脚很大,还有一颗凶手射进他体内的子弹
-
这场大屠杀过去百年,印度还没等到英国一句道歉
-
此人是萨达姆仅存后裔,公然致信特朗普索求家人遗体,现突遭车祸
-
被枪毙前一秒还在微笑:二战最爷们的三个死刑犯
-
古人有没有发现过恐龙化石呢?
-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军打出威风,战斗2年歼敌40800人
-
苏联名将伏龙芝之死:死在手术台上,真实死因成历史谜团
-
最让FBI头疼的罪犯,年纪最小,骗术超高,被多个国家同时通缉
-
原始宗教信仰下,玉殓葬对玉覆面产生的影响,产生原因探析
-
丘吉尔明知德国将攻击英国城市,他却放任不管,致使五千多人伤亡
-
从这些珍宝看奥斯曼帝国的极尽奢华与郁金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