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高句丽,隋唐朝始终没有放弃的战略目标
原标题:消灭高句丽,隋唐朝始终没有放弃的战略目标
翻开隋唐史,征高句丽之战占据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自隋文帝开始,中国就将征讨高句丽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尽管多次面临失败,尽管可能导致国破家亡,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精英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个战略目标:消灭高句丽。
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隋唐君主不倦征伐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遗憾的是,大多数史书对于征伐的原因都是从表面上一带而过的,无非就是“不顺天命”、“不臣之礼”,没有涉及征伐的深层次原因。但是唐太宗的一席话令人深思,贞观十九年,在出征前,太宗谓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好一个“不遗后世忧也”!太宗这句话堪称道出了征伐高句丽最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史书虽对征高句丽起因记载不详,但观察秋毫,主要原因在于六七世纪的高句丽,已发展成为东亚一个强大的地区性王国,对隋唐复兴构成了最直接最危险的威胁。六七世纪的高句丽对于隋唐,犹如前三世纪迦太基对于罗马,十七世纪满清对于明朝,十九世纪日本对于中国,二虎不可兼存,隋唐要想兴盛,必除高句丽不可。
六七世纪的高句丽决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而是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国,具备与中国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力。唐史载:“高丽,本扶余别种也。地东跨海距新罗,南亦跨海距百济,西北度辽水与营州接。其君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汉乐浪郡也。”高句丽人本是扶余古人的一支,于秦汉之季建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范围和面积还不到今天一地级市大,人口也少得可怜。与其说是建国,不如说还只是一个部落领地。可是高句丽的领导人和其他民族不同,善于经营,长远筹划,能够立足根据地,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地盘。对于中原王朝,采取表面顺服,暗地积力的策略,如果中国出现内乱,则乘机侵占土地,增强实力。经过500年的不懈努力,至六世纪,高句丽已成为东亚地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强国,直接威胁大唐崛起。
高句丽的国家结构兼有农耕和游牧两个形式,组织严密,国家军事潜力大,兵民不分,战斗力强。根据分析,高句丽人依山筑城,垦田游猎,以农耕为主;但又带有很强的游牧民族特点,秋冬之季是其狩猎季节,加上不断征服了沃沮、夫余等游牧民族,游牧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样,高句丽在军事上,对农耕民族的筑城攻防和游牧民族的骑射都能吸收其优点,为其国家军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就是为什么在隋唐征讨战争中高句丽军队进能远攻,退能守城的原因所在。相比较突厥这样纯粹“马背上的国家”,高句丽国家组织稳定,有正常的经济基础,军事潜在威胁也就更大。有了这样强大的国家军事组织,高句丽也就具备了与中原政权相对抗的实力。
在意识形态上,高句丽保持着部落的纯朴民风,并未完全接受儒家文化。大家切莫将高丽和后来的朝鲜王国并论。朝鲜王国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文化古国,而高句丽则不是。史载“高句丽礼灵星及日、箕子(中国商王室成员,商朝灭亡后逃至朝鲜半岛建国)、可汗等神。国左有大穴曰神隧,每十月,王皆自祭。人喜学,至穷里厮家,亦相矜勉,衢侧悉构严屋,号局堂,子弟未婚者曹处,诵经习射。”可见,高句丽的民风是原始淳朴的,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和中国存在较大差别,虽也有中华血统,但又混合了西北少数民族的血统与彪悍。儒家文化讲究仁义,接受儒化的国家侵略性和危险性就会减退(除日本变异的儒学外),但高句丽则没有,因为中国商王朝时儒学尚未形成,故高句丽虽奉中国的商王室箕子为祖先神之一,却不认同儒家文化,反而受西北异族文化影响较深,高句丽对中国的威胁也就更大。
六七世纪的亚洲国家关系上,高句丽的结盟和征伐已对中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六世纪,高句丽已在东北亚兴起,周围各国纷纷臣服,回纥等善战的游牧民族都已为其所用,就连强大的突厥汗国也已和高句丽结盟,不断侵扰中国的北部边境,相对于国家发展仅是雏形,极不稳定的突厥,高句丽是起主导作用,威胁更大。在朝鲜半鸟上,百济已成为高句丽的盟友,而另一个国家新罗则面临着高句丽、百济和日本三方的威胁,国家时刻都在生死存亡中。这时,高句丽的战略目标是:在朝鲜半岛,制定先消灭新罗,最后消灭百济,统一半岛的计划,不断加强对新罗的攻势,这是高句丽首要的战略计划。在北方,进一步巩固东北亚的根据地,慑服各族,对突厥采取结盟利用战略,分化突厥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挑起战争,以收渔利。对中国,首先积极备战;第二采取表面上绥靖政策,不断进贡予以麻痹;第三挑动中国河北一带的地方势力和军阀们对抗中央(如北齐贵族等),破坏中国的统一;第四小股部队不断侵扰,削弱中国边防。
相对于高句丽来说,早已儒化的新罗国危险性较小,新罗一直也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政治关系,这一点,隋唐君主们都是清楚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唐太宗听说新罗被高句丽围攻告急时,下定决心要干涉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坤鹏论:读《理想国》领悟西方哲学的源泉(七十八)
-
关门大吉: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
-
洛克菲勒:他家庭的财富为何传承超过六代
-
英国王室也有偏爱?王太后1400万遗产,威廉王子却只得到一点点
-
突发大火的巴黎圣母院,有着怎样的辉煌历史让世人为之“心碎”
-
各国领导人罕见落泪:英拉失态,普京落泪 中国的他落泪令人敬佩
-
中美浮梦录︱1882年《排华法案》之前世今生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高尔斯·华绥逝世
-
[图文]老战士口述历史:300战士暴走12里欲救刘胡兰无功而返
-
今天!
-
宫斗升级!“废太子”深夜发文“炮轰”父亲,直指“违规关联交易”
-
因反纳粹被送上断头台的市长女儿德国人心中永不凋零的白玫瑰
-
河南黑社会老大,资产上亿手下有上百小弟,风光程度不亚于乔四
-
最后的法老揭秘古埃及艳后的四大谜团!
-
花木兰替父从军,军营生活12年,为何从未被人识破女儿身?
-
[多图]亚洲隐身空军时代即将来临
-
基于担当,萨达姆死前让律师转告女儿不要为其请求免除死刑
-
《沙丘》故事缘起:帕迪沙皇帝为什么非要除掉厄崔迪家族?
-
历史上真实的间谍,其实蛮帅的,尤其面对死亡时
-
读史琐谈中日冲突 在亲日仇日之间游移
-
在这场“狗咬狗”的战争中,诞生了世界第一门迫击炮和掷弹筒
-
《知否》原著:如兰为爱赴死到心死的转变,写尽了婚姻的弯弯绕
-
侵华老兵来谢罪,一个大学生的提问让他哑口无言一身冷汗
-
日本武士道切腹:不是剖开肚子就可以死的
-
为何古代把打败叫做“败北”,原来这是古人的一种精神胜利法
-
中世纪欧洲有多荒诞?皇室贵族多年不洗一次澡,街上到处堆满粪便
-
这本中越战争回忆录内容精彩,我军23万部队打垮5万越军
-
欧美帮犹太人建国,为何苏联也帮以色列?
-
越走越近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