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吐蕃持续两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原标题:为何吐蕃持续两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众所周知,唐朝繁荣富强,引得万国来朝。但是,也并非没有敢与唐朝争锋的敌人,吐蕃便是其一。吐蕃与唐朝接壤,双方的摩擦持续两百余年,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吐蕃攻唐未必能够获胜,但是对抗吐蕃以南的印度却胜算更大,吐蕃为何不弃唐朝攻印度?
吐蕃对外作战,为的是土地和物资,唐朝极为富庶,若是战胜唐朝,所缴获的物资更为丰富。唐德宗时期,他施行的外松内严的策略最终导致泾原军造反并且攻占长安。局势危急之下,唐德宗出奔。吐蕃眼见唐朝内乱,便趁机提出帮唐德宗镇压叛乱,但是前提是要安西与北庭的土地。若是唐德宗答应吐蕃要求,无疑是出卖守边将士。在群臣和将士的一致反对下,此事最终作罢,唐军靠自身能力平定了叛乱。但是,纵使没有答应吐蕃,唐德宗仍然将万匹绢帛赠予吐蕃以答谢。吐蕃虽强,但是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很难富庶起来。唐朝在吐蕃眼中无异于一块肥肉,小胜唐朝比大胜印度的所得要多得多。
印度的地理位置给吐蕃进攻造成极大的障碍。首先,印度在吐蕃以南,两国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阻碍。就算吐蕃大军能翻越山脉,作战时的物资供给也是个大问题。作战时间稍长,吐蕃便会陷入僵局。其次,印度相较吐蕃纬度低,气温极高,不利于骑兵作战。 吐蕃是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适应了相对低寒的气温,一旦到纬度低气温高的印度,便会产生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吐蕃骑兵很难发挥出优势。
吐蕃实力较强,虽然不能胜唐,但却有一战之力。很多人认为吐蕃击唐是不自量力,攻击弱小国家更合常理。其实,吐蕃在某些时期,确实能与唐朝抗衡。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自顾不暇。吐蕃人开始趁机蚕食唐朝领土,一年之内就将兰、河等州攻陷。次年,吐蕃与回纥相联合,在仆固怀恩指挥下入侵唐朝,长安一时处于危机之中。时任河西节度使的杨志烈为缓解关中压力,派五千勇士突袭吐蕃。但是这五千唐军死伤惨重,凉州也很快落入吐蕃之手。由此可见,吐蕃攻唐,并非不自量力。
唐朝经常与吐蕃有摩擦,印度却和吐蕃冲突不多。史书上曾记载,吐蕃两次出兵印度。第一次,唐朝官员王玄策出使天竺,恰好遇到叛乱。当时王玄策逃至松赞干布处,松赞干布借他兵马,很快平定了天竺国内部的叛乱。还有一次是吐蕃去天竺夺取佛陀舍利子,北印度很多地区都不战而降。吐蕃仅有的两次对印度作战都赢得如此顺利,使得印度平时根本不敢与吐蕃产生摩擦。如此一来,吐蕃与印度自然也就相安无事。而唐朝与吐蕃接壤,吐蕃又是游牧民族,冬天物资短缺,难免想要侵占富庶的唐朝的物资。
综上来看,吐蕃选择攻打唐朝而非印度,确实是情有可原。
相关文章
-
这支伪满洲国军队,穿越三千公里,横穿苏联蒙古,只为回国抗日!
-
Jong-HeungKim,美国贝尔花园公园我做了一个木雕作品!
-
母亲为了反对女儿约会,将她囚禁了25年
-
壬辰倭乱对朝鲜破坏有多大?全国人口仅剩七分之一,树上全是人头
-
越军吹嘘这个要塞能守3个月,没想到解放军猛攻7天给拿下
-
朝鲜纪念中国志愿军赴朝参战57周年
-
老照片:源源不断踏上日本的美军仓库里发现了成箱的中国大洋
-
一块西瓜引发的命案:两人因泼水结缘,偷度良宵,第二天男子惨死
-
这位日本老太太靠捡面包屑度日,却给中国贫困学生捐款20多年
-
联合国至今不肯承认的2个国家,一个是欧洲的痛一个是伊斯兰的痛
-
[多图]盘点史上十大失败的离奇军事发明有哪些
-
淞沪会战后上海一片狼藉,鬼子来了
-
袁天罡墓距离李淳风仅仅百米,为何李墓一直被盗,袁墓却完好无损
-
26岁男子挥刀自宫,5小时后才就医,医生通过显微技术4小时接回
-
日本女俘与中国老兵战场结婚,几十年后,儿子成日本名企老板
-
江苏省一县级市,人口超80万,名字和秦始皇有关!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勃罗·聂鲁达诞辰
-
怡红院有一个丫环:地位不高,却比晴雯还要狂!
-
二战老照片:一路入侵疯狂的德军、家园被烧毁的苏联平民满面悲伤
-
56岁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后一天都干了什么
-
潮阳东波古寨奇特的寨门和寨墙
-
德俄两国秘密交易,导致这个国家被坑
-
寡头政治、僭主政治,雅典民主的前夜:从忒修斯传说到德拉古法典
-
罗马巨头克拉苏:何以消灭斯巴达克斯起义?又败给帕提亚骑兵?
-
开国少将被埋进废墟,两只苍蝇成救命恩人,之后一辈子不打苍蝇
-
汪精卫叛国艳电 汪精卫判国电报内容
-
控制整个西方世界的六个神秘组织,试图通过控制西方世界来统治地球
-
二战老照片1944年英国伞兵自拍照从高空中拍摄
-
越南打了几十年仗,英雄辈出,为什么选不出一位“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