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吐蕃持续两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原标题:为何吐蕃持续两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众所周知,唐朝繁荣富强,引得万国来朝。但是,也并非没有敢与唐朝争锋的敌人,吐蕃便是其一。吐蕃与唐朝接壤,双方的摩擦持续两百余年,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吐蕃攻唐未必能够获胜,但是对抗吐蕃以南的印度却胜算更大,吐蕃为何不弃唐朝攻印度?
吐蕃对外作战,为的是土地和物资,唐朝极为富庶,若是战胜唐朝,所缴获的物资更为丰富。唐德宗时期,他施行的外松内严的策略最终导致泾原军造反并且攻占长安。局势危急之下,唐德宗出奔。吐蕃眼见唐朝内乱,便趁机提出帮唐德宗镇压叛乱,但是前提是要安西与北庭的土地。若是唐德宗答应吐蕃要求,无疑是出卖守边将士。在群臣和将士的一致反对下,此事最终作罢,唐军靠自身能力平定了叛乱。但是,纵使没有答应吐蕃,唐德宗仍然将万匹绢帛赠予吐蕃以答谢。吐蕃虽强,但是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很难富庶起来。唐朝在吐蕃眼中无异于一块肥肉,小胜唐朝比大胜印度的所得要多得多。
印度的地理位置给吐蕃进攻造成极大的障碍。首先,印度在吐蕃以南,两国之间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阻碍。就算吐蕃大军能翻越山脉,作战时的物资供给也是个大问题。作战时间稍长,吐蕃便会陷入僵局。其次,印度相较吐蕃纬度低,气温极高,不利于骑兵作战。 吐蕃是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适应了相对低寒的气温,一旦到纬度低气温高的印度,便会产生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吐蕃骑兵很难发挥出优势。
吐蕃实力较强,虽然不能胜唐,但却有一战之力。很多人认为吐蕃击唐是不自量力,攻击弱小国家更合常理。其实,吐蕃在某些时期,确实能与唐朝抗衡。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自顾不暇。吐蕃人开始趁机蚕食唐朝领土,一年之内就将兰、河等州攻陷。次年,吐蕃与回纥相联合,在仆固怀恩指挥下入侵唐朝,长安一时处于危机之中。时任河西节度使的杨志烈为缓解关中压力,派五千勇士突袭吐蕃。但是这五千唐军死伤惨重,凉州也很快落入吐蕃之手。由此可见,吐蕃攻唐,并非不自量力。
唐朝经常与吐蕃有摩擦,印度却和吐蕃冲突不多。史书上曾记载,吐蕃两次出兵印度。第一次,唐朝官员王玄策出使天竺,恰好遇到叛乱。当时王玄策逃至松赞干布处,松赞干布借他兵马,很快平定了天竺国内部的叛乱。还有一次是吐蕃去天竺夺取佛陀舍利子,北印度很多地区都不战而降。吐蕃仅有的两次对印度作战都赢得如此顺利,使得印度平时根本不敢与吐蕃产生摩擦。如此一来,吐蕃与印度自然也就相安无事。而唐朝与吐蕃接壤,吐蕃又是游牧民族,冬天物资短缺,难免想要侵占富庶的唐朝的物资。
综上来看,吐蕃选择攻打唐朝而非印度,确实是情有可原。
相关文章
-
难怪日本二战时期能够在亚洲兴风作浪,放到欧洲几乎寸步难行
-
传说的“众神战车”,在印度废弃庙宇里发现线索,是否印证了史前文明的存在?
-
全球最无希望国家,遍地黄沙资源匮乏,唯一湖泊正在快速干涸
-
春晚唱《血染的风采》的独腿徐良,病床上喊:我要腿,不要命!
-
不丹三代国王同框,66岁太上皇撞脸吴彦祖,王后是四位同胞姐妹
-
【今日人物】5月16日,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
西媒盘点:历史不该遗忘的七位女数学家
-
如果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打败了朱元璋,陈友谅能推翻强大的元朝吗?
-
如果省会当时设在安庆或芜湖,如今的安徽会怎样?
-
为什么欧洲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科学家,中国古代没有
-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合体了?
-
《人民的名义》之后再《突围》,周梅森:我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
[多图]揭秘抗日战争中“飞虎队”如何从建立到解散
-
难怪张三丰天下第一,你看他67岁在终南山遇到了谁?从此改变命运
-
西拉米才是无冕之后,人美心善重回C位,苏提达王后暂避锋芒
-
美退《中导条约》却拿中国说事儿 外交部:这是完全错误的
-
看看二战时英国海军在太平洋的表现,才知道英国并不是软柿子
-
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为什么库尔德人那么多?
-
大明风云:朱高煦以谋反罪名押至北京,削去王位废为庶人
-
内山完造:中日两国的相互看法
-
德俄两国秘密交易,导致这个国家被坑
-
她是好莱坞首位华人女星,一生风华绝代却不被理解,去世后无葬礼
-
令盗墓贼崩溃的“黄肠题凑”墓,为何难盗??
-
美国打越南时,为何宁可接受“战败”,也绝不用原子弹?
-
走进红色盐城(84):文达村
-
灭绝了的动物为何会再现?地球怎么了!
-
战争中要不丢失一个烈士很难做到,下面看看我军的三个战例
-
古希腊人的奇葩炫富方式:一次性杯子用完就扔,结果文明崩塌
-
罗马巨头克拉苏:何以消灭斯巴达克斯起义?又败给帕提亚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