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一元帅有多狠?令印军至今不愿提起
原标题:解密: 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一元帅有多狠? 令印军至今不愿提起
在古老的东方土地上,中国和印度像一对孪生兄弟,都在很早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与文明,都在自己的地区称霸一时,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于1949年成立了自己的中央人民政府,而印度也与1950年建国,时至今日,印度象与中国龙在经济、军事、贸易上都是摩擦不断,但归根结底也是要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近日,印度一直在边境问题上与中国摩擦不断,双方都大有发动战争的态势,然而印度到底为什么如此仇视中国呢?这也不得不提起1962年的那场中印战争了。
中印之战是一场中国不情愿打、又不得不打的战争,毛泽东也不情愿打。中印两国本是友好邻邦。印度曾是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也给予了热情的回报,1951年为缓解印度的粮荒,中国在自身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向印度提供了66万吨大米。20世纪50年代,两国共同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8年,中国在尼赫鲁的主张下参加了万隆会议。更令人难忘的是尼赫鲁访华,在那一段时间里,中印两国的大地上到处响彻“中国印度是兄弟”的呼喊声。
但也是在这样的和平氛围下,中印因遗留的历史问题,危机也在慢慢的萌生,大家都知道,在印度刚刚建国之初,英国与印度,并没有好好划分中国与印度的领土界限,英国人麦克马洪大笔一挥划定了一条国界,这也就是著名的“麦克马洪线”,但对于中国而言,这条“麦克马洪线”占领了原本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变本加厉的在中段侵占了阿里地区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还把西段的巴里加斯划入印度版图。这样一来印度占领了中国足足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没有这个面积大小的具体意识,但这些土地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福建省,可见印度的贪婪侵犯。也就死这样两国的关系也跌入了低谷。
就这样在美国等一些大国的支持下,中国和印度之间就边界问题展开了一场军事较量。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主动请缨,并在很短的时间便做好了战前准备。据称林彪在作战中曾怒称要让印军在地球上消失,这位天才般的将帅一直是解放军中的常胜将军,所以说出这句话时,也是志在必得吧。
当时中印战争的前线指挥官是张国华,主帅就是时任国防部长的林彪。印军当时已经有三个集团军深入我国境内,战争初期,我军灵活的运用了毛泽东的运动战法,边打边退,诱敌深入,然而印度军队则过度的认为自己的军队太强大,更加肆无忌惮的入侵我国境内,就连毛主席也对国家的军队产生了担忧,但得知一只印度王牌军队先行入境后,下了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部队给我从地球上抹掉”。当反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猛虎下山,以风卷残云之势打的印军毫无还手能力。仅仅用了一个营的部队,便将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包围在了事先计划好的口袋地区。共花了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消灭干净。
这可使得印军慌了神,人心不定,出现了大量逃窜现象,也可能因为当时愤恨印军的元帅林彪下达了俘虏一个不剩的消灭掉的原因,印军开始了全线溃败。
战后,林彪曾对毛主席说,此一役,可保西藏30年无事。也可见其高瞻性,以后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哪怕一直不友好,但在1979年2月12日,人民党政府外长瓦杰帕伊访华,中印关系也开始走向正常化。
但这场1962年发生的战争,却给印度人民以及军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林彪元帅也因为这场战争的出色表现,成为了印度人最害怕的存在。
相关文章
-
抗战时,日军刺刀上有个看似奇怪的设计,其实作用非常重要
-
古今中外的逃兵如何处置?看完令人不寒而栗!
-
【祝福祖国守护平安】咸宁:祖国平安有我守护!
-
一个军分区司令员告诉你的真实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和你知道的可能不一样!
-
为什么有人会说“屈原是楚国人,不是中国人”,如何反驳这话
-
红船听书|今日起连播郭学工长篇历史著作《马仁兴传记》
-
日本联合舰队从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何还有人说山本五十六厉害?
-
“黄泉路”原来真实存在?已被禁止进出,专家至今也无法解释
-
法国航母更新计划要动真格了?专家:或是“新瓶装旧酒”
-
年轻的战士要上战场,姑娘们奉上深情吻别,这一别可能就是来世
-
四野铁拳劲旅“133师”,四次对外战争,就参加了三次
-
曾经中原王朝的藩属国,高原小国不丹,为什么至今不和中国建交?
-
德国纳粹是靠什么分辨犹太人的?这种办法最有效却最令人脸红!
-
他被誉为最经典包拯,演了700集《包青天》,如今却渐渐被淡忘
-
二战后,此国把60万日军当成战利品任意折磨,至今还让日本后怕
-
为了反击越军特工搞破坏,解放军11500侦察兵大举出击
-
李小龙的日本大徒弟,倾尽一生为他守墓
-
毫无计划、盲目刺杀,十二月党人起义看似情怀,却充满愚蠢和激进
-
百年前神奇的“刀尖药”,止血生肌见效快,为何解放后就消失了
-
抗战前的中国有多贫弱?军费没有波兰多连山炮都不会造
-
消灭高句丽,隋唐朝始终没有放弃的战略目标
-
希特勒是如何死的?最后下葬在哪里?苏联绝密资料,揭开谜案真相
-
之前的乱世,出现的文化大师不多,为何民国出现那么多文化大师
-
《红楼梦》:怡红院三人大战,黛玉为何要淌这趟浑水?
-
哈尔滨巴彦县委书记何宪光在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宣讲巴彦历史和民俗
-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为何在但泽打响第一枪?
-
从战争中走来,红色恋情一波三折,以副军级离休,堪称军中之兰
-
专家称侵华日军曾在南京长期设立40多个慰安所
-
哈梅尔1918:澳大利亚人完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