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埔8期以后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当上将军?
原标题:为什么黄埔8期以后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当上将军?
文/王国栋
我在自媒体上看到有军史爱好者提问:为什么黄埔8期以后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当上将军。乍一看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毛病,但仔细查看军史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很是有些问题。如果只算大陆统治时期,黄埔8期(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包括各分校)以后的毕业生确实没有几个当上将军的,但如果算上台湾统治时期,那么当上将军的黄埔8期以后的学员就多了去了,总人数可能高达数百人(祥见台湾军方公布的资料数据)。
导致黄埔8期以后毕业生在国民党大陆统治时期很少晋升将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黄埔前8期毕业生太多,人才济济,抢占了绝大部分的晋升空间。特别是黄埔前3期学员,因为在校期间参与了两次东征、平定陈炯明叛乱、北伐等战争,虽然伤亡惨重,但因功晋升为将官的学员也非常的多。比如李芝龙、蒋先云、金佛庄、胡宗南、孙元良、范汉杰等人,在1927年以前就晋升为少将及以上军衔。而到了黄埔9期(入学时间1931年,毕业时间1934年),国民政府相对已经安定平稳,军衔的晋升也渐渐规范,中央军军官,特别是黄埔学员,晋升非常困难。比如第12期毕业生郝伯村,出生入死奋战多年,至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也仅仅只是个上校师参谋长。还有1939年毕业于黄埔第15期的熊向晖,作为胡宗南的亲信,也仅仅只是个中校机要秘书。可见越是入黄埔军校晚的学员,晋升将军越困难。
二是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伤亡惨重,大部分黄埔8期以后毕业的军官战死时还没有达到追赠将军的条件。根据黄埔军校毕业生的任职及军衔配置标准,一般刚毕业的学员是少尉军衔,职务为班长或排长,少数表现优越的可授中尉或上尉军衔,职务最高为连长。像邓丽君的父亲邓枢,黄埔14期毕业的,混到1952年退役时才是中尉军衔。在惨烈的14年抗日战争当中,国共双方一共有15万黄埔学生阵亡,占整个大陆时期黄埔毕业生总人数18万的83%以上。而在这牺牲的83%黄埔学员当中,95%以上是黄埔8期以后学员。为什么呢?因为黄埔8期以前的学员大多数担任高级军官,战死的几率非常低,而8期以后的学员大多担任校尉军官,阵亡者比比皆是。
三是与黄埔前8期相比,后面毕业的学员在晋升条件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金佛庄、蒋先云、胡宗南、孙元良晋升少将军衔时,仅仅担任团长一职。而到了黄埔9期毕业的1934年,中央军团长对应的军衔只是中校。同样是团长职务,军衔相差了整整两级。黄埔16期毕业学员黄仁宇1940年毕业,1944年就因战功晋升少校,结果直到1950年,都没有能够晋升中校,只能遗憾的以少校军衔退役。
那么黄埔8期以后的学员有当将军的吗?当然有了。黄埔9期毕业学员鲍熏南,黄埔10期毕业学员马兆麟、张学思都获得少将军衔。只是张学思将军获得的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军衔。还有很多黄埔毕业生到台湾以后获得了少将以上军衔(比如郝伯村(黄埔12期)、王升(黄埔16期)等人),只是此时的将星已经没有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璀璨光芒。
相关文章
-
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
-
汝阳龙:世界上最重的恐龙(重130吨/出土于中国河南)
-
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始奔龙 奔跑速度极快(身长仅1米)
-
皇帝驾崩后!后宫3000佳丽如何处置?
-
王阳明最有名的十首诗:王阳明诗10首(万化根源总在心)
-
滥食龙:罕见的小型蜥脚亚目恐龙(仅1.3米长/原始物种)
-
辽宁角龙:已知最早的新角龙类(长1米/距今1.25亿年前)
-
美国恐怖袭击9·11事件:19人自杀式袭击致2996人遇难
-
将军不想暗杀敌军高官,手下:他和你一样厉害,将军:动手
-
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5个谜团,它们是什么?直到现在也还没解开
-
少数民族消失的原因解密历史档案
-
以收藏女人为乐的皇帝?秦始皇究竟收藏了多少女人?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八):古代地理
-
三国三位形象被严重毁坏的知名人物
-
秦80万军不回师是真的吗 秦80万军队不回朝的原因
-
穿越到清末,玩转古代,还给古代人吃榴莲,原来古人是这种反应
-
古代第一才女,东观续史,还留下一本书,被指坑害中国妇女两千年
-
“骡马师长”叶光吉故居揭牌传承红色文化
-
全团两次攻不下,师长下令一号兵来指挥突击连,几分钟就拿下!
-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了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却从未出过一个皇帝
-
就是它!李云龙当年上过的军校!
-
建党一百周年组诗《百年炬光》630-632于庆阳罗光燮马毛姐
-
鼠龙:历史上化石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仅20厘米)
-
解放军班长空手夺机枪,许世友司令员盛赞对越反击战英雄
-
在古代,国家真的给发对象?
-
越军女俘用无耻招数杀害哨兵激怒张万年,他下令:全部抓回来枪毙
-
轩辕氏黄帝六任帝和撰写《黄帝内经》的七任帝
-
夏朝人寿命为什么都那么长:寿命并不长(平均寿命18岁)
-
【图集】开国大将黄克诚:身经百战十次大难不死 严守规矩不搞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