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大同被点名批评,古城改造如何延续“人气”?
原标题:马上评|大同被点名批评,古城改造如何延续“人气”?
航拍被通报的大同古城。东方IC 资料
常言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山西拥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比如大同。但现在,这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正遭受着来自官方最严厉的质疑批评。
201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下称《通报》)。大同、洛阳、韩城、哈尔滨等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而受到通报批评,并被要求限期整改。
媒体调查里,将大同古城的改造再度和曾经的“明星市长”耿彦波联系在一起。正是在他的力主之下,大同3.2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建。有文物专家对此提出批评,认为他对大同古城的改造,违背了文保工作“修旧如旧”的原则,过于“理想化”。当地官员则表示,改造之后,确实带动了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而站在民众的角度,改造工程推进之后,民生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争论的核心,是古城保护与居民改善生活的矛盾。这一问题其实并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居民想要生活得好,当地经济就要跟上,而经济发展又难免会与文物保护起冲突。毕竟,古代城市的人居规划、交通建设和如今大相径庭,并不适合现代城市发展,若要完全依照文保来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定然受影响。
要明白的是,不能将大同古城的文保工作和一些文化古镇相提并论。如1700多年历史的大昌古镇,曾因三峡水库蓄水而整体性搬迁,历史遗存得以完整保存。大同古城的面积,决定了整体性搬迁并不现实。尤其是像山西这样典型的山地高原地貌,想要找到一片适合建立新城的空地,需要耗费的资源是难以计数的。虽然大同兴建了新区,但容量完全无法满足老城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同为黄土高原城市的延安,为了兴建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新城,耗资千亿,这样的做法未必适用大同。
黄土高原上的民众口口相传一句话,大意是窑洞一定要有人住,久不住人可能就会塌掉。过往,就有个别具有历史价值的窑洞,为了保护而久无人住,最终损毁。这些都反映出一个观点,就是古城历史需要延续,需要有“人气”。但居民要住在古城内,则争论依旧会回到原点。
中国古城保护做得好的案例并非没有。以同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和泉州为例,前者出台了《古城区房屋修缮技术规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实施办法》等规定,尽可能地保持古城原貌和传统要素;后者提出重点保护古城“三片一线”、城市水系等,通过点、线、面结合,组成了一个最能反映古城风貌和传统特色的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
但这些经验同样未必适合大同。因为泉州、扬州是园林式城市,其建筑设计和街区景观,都属于“好看”的那类。对这样的古城“修旧如旧”,只会让城市景观更好看,民众乐意,社会各界也赞同。而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建筑类型和材质单一,如果“修旧如旧”,恐怕当地居民也不会乐意。就如当地民众所言,“作为大同人,从小住的小区里就有一段两三米高的土垛子,这就是古城墙遗址。谁会来看这种东西?不拆真建假,旅游业根本没法发展。”
古城保护与人居发展如何兼得,考验施政者的智慧。“大拆大建”不可取,民众的生活需求一样经不起等待。最近上海百年张园面向全球建筑师征集活化利用方案,这种问计于民、问计于专家的姿态,就值得肯定借鉴。
相关文章
-
1592年丰臣秀吉威胁世界:我是太阳之子,不打明朝就灭谁
-
这个日本首相,曾有个中国名字,他想干啥?
-
[图文]我军三位独臂将军40年后再“站队” 怀念那段峥嵘岁月
-
喀秋莎火箭炮:二战中苏联“武器控”的梦中情人,纳粹军团的梦魇
-
青弋江灌区工程历史回望
-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
[图片]中越战争纪实:活捉6名衣不遮体的越南女兵俘虏
-
叁门之战:明朝与葡萄牙历史上的首次军事合作
-
第三帝国时期的彩色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的疯狂,让整个欧洲颤抖
-
宛溪河二期改造应再现“宣城历史文化底蕴”
-
世界罕有兵种,仅有29人,全靠配特种兵保护,无法培养都是天生
-
二战死亡人数排名你知道吗?中国排第二,日本不超过千万
-
看完这些古代刑罚,我还是宁愿被凌迟
-
西藏考古大发现:曲龙遗址新发现考古范围将扩大
-
老布什去世,在他任内的海湾战争中,美军被萨达姆扇了一巴掌
-
洪秀全的妃嫔除了要陪他睡觉,还有其他作用,大臣都看不下去了
-
一战英军在德军眼皮底下 构筑宏大地下城
-
日本二战到底败在了哪里?参加投降签字的日本人说,并非原子弹
-
同为美洲帝国:为何阿兹特克的抵抗比印加要强不少?
-
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一百天死伤一百三十四万,到现在此地还是禁区
-
老人回忆1942年入缅作战失利:美国大兵血洒怒江
-
希特勒上台后到底干了啥,英法为何会害怕
-
《心居》顾清俞太自私,为了自己的事业,竟然让弟弟蒙受奇耻大辱
-
关于瓷器进口报关的相关流程及相关进口所需资料
-
南斯拉夫彻底分崩离析,为何乌克兰却能安然无恙?原因值得深思!
-
老照片1988年的阿尔巴尼亚中国援助的的老解放卡车
-
二战后日本贵族被废除,不甘落寞的他们建了个颇为神秘的活动基地
-
揭秘|一季度申报所得税时为何无法弥补上年亏损
-
牧童河边捡到“巧克力”,专家鉴定是2500年前的国宝,估价上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