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到底败在了哪里?参加投降签字的日本人说,并非原子弹
原标题:日本二战到底败在了哪里?参加投降签字的日本人说,并非原子弹
日本二战失败,到底败在了什么地方?原子弹一事,他们置身其中的官员,到底是如何看待的?9月2日“密苏里”号上的那场签字,日方代表心里当时都想些啥?
这些问题,在麦克阿瑟回忆录中有详细的介绍。
麦帅全文引用了当时在场的加濑俊一的书面回忆,加濑是11人签字代表团中的一名外交官随从翻译。
投降仪式现场
一、一步一叹息
世间最漫长的道路,就是咀嚼耻辱之路。对投降签字的代表团来说,莫不如是。
他们11人当日5点多就离开了东京,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横滨,又乘驱逐舰坐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到达18英里外的“密苏里号”上。
时间是如此之快,他们不情愿地登上舷梯。而从这一刻起,他们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一群人,每一秒都具有历史意义,每一秒对他们来说都如此漫长。
最前面的是外交官重光葵,他身戴假肢,他的假肢是因15年前侵略中国上海时,在虹口公园被人炸掉的。
登舷梯极为困难,此时的他,拄着拐杖跛足而行,一步一叹息,一步一歇。“仿佛每走一步都要发出一声呻吟。”加濑说,“我们也跟着不停地叹息,叹息声和呻吟声相互应和。”
(投降签字仪式现场)
二、最讨厌的是记者
加濑回忆,现场美国水手铺天盖地,压抑得令人透不过来气,“他们身上的制服雪白耀眼。”美国海军将领穿着卡其色的军装。
大批的观众简直无处不在,桅杆上、烟囱上、炮台上……占据了这条大船的每一寸空间。
如此不讲规矩的现场,其实是麦克阿瑟有意安排的,据说,就是为了用最不礼貌、最随意的队列和礼仪,来羞辱日本代表。
事实上,这样的安排也深深刺痛了代表团。据加濑回忆,现场最令人讨厌的,“火上浇油的”,是一群记者。
“他们像猴子一样攀高爬低,摇摇欲坠地占据着每一个有利地点。船上专门为摄影记者搭建了脚手架,他们正在疯狂地拍照。”
(投降仪式现场)
三、我想哭
现场,盟军各国代表站在对面,黑压压全副武装,“挤得让人喘不过来气”。
“我们一行人甫一出现,便感觉又遭受酷刑之感。”加濑说,千万双眼睛望向我们,目光灼人,“犹如带火的利箭,朝我们直射而来。”
“这些目光落在我身上,我的确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之前我从未意识到,愤怒的目光竟会如此伤人。”
现场的几分钟,让代表团感觉度日如年,“每一分钟都感觉仿佛有一个世纪”。
这时,加濑忍不住朝四周看了一下,只见墙上贴有很多日本太阳旗。这些旗帜当然不是庆祝日本投降进行的装饰。而是被美军缴获的战利品。每一面太阳旗,就意味着一架日军飞机或一艘日军潜艇被击落。
加濑想数数有多少,却被屈辱之泪模糊了眼睛。“那些加入神风特工队的孩子们,当他们看到今天投降的一幕,他们会作何感想?”
(当时的中国报道)
四、奴性毕露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说,日本是一个善于服从和不轻易降服的民族。当你弱小时,他们会像禽兽一般凶残。但面对强大的盟军,迷信权威的服从一面,此时迅速笼罩了加濑心理。
他说,“我们仿佛犯罪的孩子,正等着严厉教师的斥责。”
当麦克阿瑟恩威并用,用煽情高超的演讲给他们训话后,加濑心中彻底对麦帅崇拜了。“他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他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人物,他的灵魂发出的灿烂光芒,普照整个世界,他的足迹引领着世界走向光明的未来。我们扪心自问,让这样一个有魄力的人担任最高统帅,由他来塑造日本的未来,难道不是一大幸事吗?”
看到了没,现场短短几十分钟,日本人就这样被彻底征服了。所谓跪舔,不过如此迅疾。
(重光葵签字)
五、日本到底败在了哪里?
麦克阿瑟在现场讲话中说,“尽快让日本人民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日本人民的聪明才智用于建设,这个国家就有希望摆脱当前困局,跻身于世界受人敬重的国家行列。”
这些让加濑感激涕零的话,原原本本地写在了向天皇的报告书中。他以彻底被征服的心态反思道:
“如果我们获得了胜利,我们会如此宽宏大量地对待战败者吗?答案很清楚不过,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由此,加濑意识到日本人和美国人差距之大,不在武器装备和原子弹,而在内心民族素质上。
“打败我们的,并非战场上的优势兵力,和先进的武器,我们在精神领域败给了更高尚的精神理念。这才是我们失败的根源。”
最后说一下,此文极尽谄媚奴性奉承的现场回忆录,十分符合“太上皇”麦克阿瑟的心理寻求,所以在众多的回忆录中,他才独选取此文为自己的一生最光荣的现场做注脚。
=================
文献参考: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回忆录》
相关文章
-
川妹子逃难至韩国成为王后,157岁寿终正寝,韩国至今仍有其陵墓
-
正清道院:为何一夜之间,多位神仙纷纷给他托梦?
-
韩先楚故居,许世友称:没有韩先楚的一意孤行就没有今天的海南
-
西德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为何还有很多国民往东德跑
-
朴正熙总统任内打造韩国经济奇迹声望颇高,女儿当总统却沦为罪犯
-
[多图]你相信吗?这六张“面孔”化妆易容后的希特勒
-
巴拿马运河的前世今生:血、泪与奇迹
-
你的地方·实录|成市之前:发掘上海前史
-
国内最真实“一线城市”,长是宽的600多倍,网友:太苗条了
-
关羽和徐晃的两次交战是什么时候?结局是谁赢的
-
唐高宗娶了两个日本公主,看见她们化妆后,大喊:抓起来
-
南粤政法英模风采|“全国公安爱民模范”孙建国:从火场抱出煤气罐,枪林弹雨中勇救人质
-
历史上的沙俄,四次差点灭国!吓死了一位沙皇!
-
后世的儒家不是孔子时期推行的儒家学说的原因揭秘
-
[图片]越南战场美国航空母舰被击沉场面
-
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
人死后埋入土中,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入土为安其实是错的
-
重庆渣滓洞头号刽子手,害死300多人,藏在农村6年终被识破
-
爱情小镇成为结婚圣地,亲眼目睹新人结为秦晋之好
-
看看二战时德国和美英的较量,才知道苏联真不是德国的对手
-
1913年的今天,经典电影《乱世佳人》女主角费雯·丽诞辰
-
美军自信满满:核潜艇领先中国30年 2050年前无人能超越
-
[图文]“炸药”+“地道”威力惊人 也是更血腥的战术
-
俄罗斯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强吞掉克里米亚?
-
白刃战中,大刀能干得过鬼子的刺刀?90岁的抗战老兵告诉你真相
-
古代战争中到底有没有“武将单挑”?小说情节是不是真的?
-
[图文]二战美军是如何破解日本“万能战斗机”的
-
[图文]鸦片战争清军用妇女便器迎敌其实是遵循明代遗法
-
▲万军冲锋战场,清一色重甲骑兵,不光惨烈,还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