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睡美人”冰封9年,数百人路过无视,只有一人做了件傻事
原标题:珠峰“睡美人”冰封9年,数百人路过无视,只有一人做了件傻事
文/快哉风
如果你死在珠穆朗玛峰上,你可能会常年保持着你跌倒的姿势,永远不会有体面的葬礼,更残酷的是,你的尸体实际上可以成为后来登山者的路标。
图:珠峰上有近300死难者
1998年,一个美国女登山家弗兰西丝·阿森蒂夫(Francys Arsentiev)倒在了距离珠峰不远处的路上,她的尸体沉睡了9年,被称为“睡美人”,是珠峰最出名的路标尸体之一。
出生于夏威夷的弗兰西丝,童年时就在父亲影响下热爱登山,成年后成功攀登过多座高峰,成为美国著名的登山家。
1998年5月,40岁的弗兰西丝和同为登山家的丈夫谢尔盖一起,从北坡攀登珠峰。这次登顶,弗兰西丝要创造一项世界记录:成为第一个无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女人。
图:弗兰西丝生前照
她做到了。5月22日,弗兰西丝没带氧气瓶登顶珠峰成功,但是在下山途中,她与丈夫失去了联络。
悲剧发生了,因为缺乏氧气和体温过低,她被严重冻伤,失去了行动能力,跌倒在8000米以上的冰雪中。
当时,正在登顶的英国登山家伊恩和女友凯茜见到了弥留之际的她。凯茜回忆了那段残酷的经过:
图:英国登山家伊恩和女友凯茜
“她的皮肤呈乳白色,非常光滑,这是严重冻伤的迹象,使她看起来像一个瓷娃娃。她的眼睛盯着我,没有聚焦,瞳孔巨大像个黑色空洞。她喃喃道:“别离开我。”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给她氧气。她的面具不适合我们的氧气瓶。如果真想救她,只能给她一个面具,但那会使我们中的一个人不得不永久脱氧,风险太大了。”
伊恩试图扶起弗兰西丝,对着她大吼:“你想活下去,就要战斗!”但是弗兰西丝毫无反应,身体完全不能动弹。陪了她一个小时后,伊恩和凯茜不得不做出离开的决定,临走前答应她一定会回来。因为极度沮丧,他们放弃了登顶,跌跌撞撞下山回到大本营。
图:“睡美人”弗兰西丝
放弃一个无法行动的登山者,可能看起来很冷酷,但这是珠峰的绝命海拔死亡区,外人永远无法了解每呼吸一口气所要付出的风险。事实上,伊恩和凯茜冒着耗费氧气的风险陪伴她最后一段时光,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弗兰西丝陷入了永远的睡眠。
悲剧还没结束。
图:弗兰西丝和丈夫谢尔盖生前合影
弗兰西丝的丈夫谢尔盖顺利回到了大本营,见妻子不在,立刻带着氧气瓶和设备上山营救,就此失踪。直到第二年,被人发现他的尸体倒在山坡下,距离他妻子并不远,显然,他在营救途中失足摔死。
一对登山家夫妻,就这样永久成为珠峰的一部分,留下了一段悲剧的故事和一个年幼的儿子。
图:弗兰西丝的遗体就在登山主道附近
弗兰西丝因为安静的睡姿和显眼的紫色外套,被登山客称为“睡美人”,成为珠峰最著名的地标尸体之一,多年来,“睡美人”毫无尊严的暴露在数百名途径的登山客眼前,但没人伸出援助之手。
只有一个人始终心灵不安:最后见到弗兰西丝的英国登山家伊恩。
图:伊恩发起的“珠峰之旅”宣传语
伊恩发起了一项名为“珠峰之旅”的活动,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给予遇难的弗兰西丝以尊严。他说:“我永远难忘我们背弃了她,这让我羞愧。我已经登顶珠峰几次,这会是我最后一次登珠峰,是时候为她做点事了。”
经过一次次恶劣天气的拖延,终于在2007年5月,也就是伊恩与弗兰西丝相遇整整9年后,他和同伴终于回到故地,将弗兰西丝的遗体从冰雪中抬出,用绳索垂吊到主道路附近的山坡下。那是一个登山客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许多珠峰罹难者最终的归宿。
图:弗兰西丝的遗体被垂吊山坡下
由于积雪很深,无法掩埋遗体,伊恩只能用一个简短的仪式与弗兰西丝告别,他用美国国旗温柔包裹了她的遗体,在她胳膊旁放了一个泰迪熊和一封信——都来自弗兰西丝的儿子,用来思念和陪伴他9年不见的母亲。
图:弗兰西丝的遗体告别
“睡美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严和宁静。
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个偶然的相遇,这个英国绅士信守了承诺,做了件在常人看来吃力不讨好的“傻事”。那一刻,残酷的珠峰仿佛不那么冰冷。
相关文章
-
古人挖井时,为何要在井里放两只乌龟?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
俄罗斯人不是崇尚肉搏吗?为何二战有那么多狙击手?
-
萨达姆如何设巧计“钓”出美国“斩首行动”的内奸?
-
苏联对日本女战俘的处理方法,日军至今不愿回忆,而中国人却怒赞
-
[图文]潘仁美的原型是北宋一代开国名将
-
二战后日本贵族被废除,不甘落寞的他们建了个颇为神秘的活动基地
-
新中国重工业的擎天柱,首台万吨水压机已经工作58年!
-
欧洲两国亲如兄弟,三次合并却被他国三次拆分,如今再也不能统一
-
日本两种人不能当首相,一种是皇族,另外一种是什么?
-
三十年代的西北生活,青马治下西宁城
-
[图文]长征中渡江奇迹揭秘:七只小破船转移两万人
-
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里的“四大天王”
-
下个法国?为何美国白人会从95%变到不足60%?有黑人移民原因吗?
-
【合力攻坚,同心筑梦】国家开发银行用心用情用力定点帮扶四川古蔺纪实
-
开学季④美术考古:边上学边“上坟”
-
坦克仅5.4吨,却造就二战德军的“无敌”,中国曾用它打日本
-
采访组走进红都瑞金:毛主席称谓从这里叫响
-
列宁临终前的最后心愿:拥有毒药!
-
【今日历史】12月3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艾热提·马木提:牺牲在反恐一线的“人民英雄”
-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猫主子:发生在英国政府内部的利爪斗争
-
日本天皇痛失爱妃后郁郁寡欢,被大臣忽悠着去做和尚,最终成高僧
-
来自阿富汗的宝藏:五十五分享湖南省博物馆特展
-
古代名人学士为何爱去青楼
-
日本为何放弃举办来之不易的奥运会?只怪最高行政机关斗不过军部
-
邓世昌,为什么最近几年有人说诋毁他?
-
史上最大逆袭战争:汉朝2万绿林军如何全歼王莽军队
-
从安逸舒适的校园走向寒风凛冽的战场
-
1945年,第三帝国的最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