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铁路债务不是“灰犀牛”
原标题:为何说铁路债务不是“灰犀牛”
谭浩俊
过去十年,中国高铁异军突起。高铁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同时,一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围绕大规模高铁项目投资带来的负债问题的讨论也时有耳闻,甚至有少数声音将其臆测为“冲撞”中国经济发展的“灰犀牛”。
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债务增速较快、规模较大,从2010年的1.89万亿元增至2018年9月底的5.28万亿元,短短8年时间,债务规模扩大了3.4万亿;二是运营效益不高,尤其是高铁,除京沪高铁等少数几条线路是赚钱的,其他都处于盈亏平衡和亏损之中,且每年的利息支付压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在客运收支本身已经很难平衡的情况下,社会各方要求高铁降价的呼声还很高,这无疑又给铁路部门增加了压力。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铁路债务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灰犀牛”呢?很显然,这是机械而僵化的思维定式。对待铁路债务,既要看规模和增长速度,也要看化解债务的方法和手段,更要看化解债务的前景和能力。
我们并不否认,从债务规模和运行效益来看,铁路债务的化解压力确实很大。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风险。但是,从总体上讲,铁路债务并不会成为“冲撞”中国经济的“灰犀牛”。首先,铁路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静态地看,铁路的运营效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无法满足偿还本息的需要。但是,动态来看,铁路创造的效益足以覆盖铁路债务。如果没有铁路、特别是高铁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会成为大问题,会大大提升社会的运行成本和效率成本。正是铁路的快速发展,才有效弥补了运输的能力不足问题,有效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包括客运和货运两大方面。
其二,从铁路运输本身来看,随着高铁的普及,货运铁路的不断优化,铁路的运营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随着各项运营收入的不断增加,其化解债务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从而确保铁路债务不发生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
第三,铁路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并不是很高,且资产质量优良。根据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目前,铁总的资产负债率为65%左右,且呈现出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近年来负债速度明显放缓,新的负债增加明显减少,即便增加也有效益做保证,净负债增加很少;二是近十年的资本投入大多形成了优质铁路资产,不仅能够创造效益,而且未来的运作空间很大,不会给铁路行业带来太大风险。
第四,从铁路的管理体制来看,目前,铁路还是由国有完全控制的,而这也恰恰是未来铁路行业化解债务的最大资源、最佳资源。一旦铁路部门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就能引进大量社会资本。从中国联通等的改革来看,国企掌握的优质资源,在引进其他所有制资本时,一般都是能够产生很大的乘数效应的,同等规模的国有资产,能够匹配到数倍的其他资产,尤其是资金。那么,转让部分优质铁路资产,就能有效降低铁路行业的负债规模,降低铁总的资产负债率。同时,还能通过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引入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使铁路的运营效率更高、运营效益更好。
所以,切不要因为只看到铁路行业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率,就认为铁路债务可能会成为“冲撞”中国经济的“灰犀牛”。关键就看如何推进改革,如何把已经积累起来的资源能够有效运用到铁路行业的发展之中,让铁路行业更好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言下最紧迫的事,就是加快处置非主业性资产,尽可能地降低负债率和负债规模,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改革。漫画/陈彬
相关文章
-
中印战争,林彪为什么“一意孤行”?原来是为了这盘大棋!
-
一锄头挖到“世界第九大奇迹”,民工获奖励100元,自豪至今
-
亚洲永远之痛,2个文明被穆斯林毁掉,三分之一土地被俄罗斯占领
-
西德尼·尚伯格:美国人不能好好地吸取历史的教训,早已臭名昭著
-
话说世界系列:绿洲文明|荒漠中的珍珠
-
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为何要互相抱团?
-
[图文]中国最能打的将领张灵甫
-
[图文]偷袭珍珠港山本五十六犯大错:未毁掉美军油库
-
“一场伟大的社会和经济实验” ——事与愿违的美国禁酒运动
-
日本侵略画报上的“爱国妇女”全面顶替男人解决战争后顾之忧
-
中世纪骑士:从精英大头兵升级为贵族阶层
-
二战中的这组照片,日本人应该不希望我们见到
-
为什么说核武器造的起,养不起
-
二战时,英国为何要痛揍伊拉克?
-
保罗·里维尔:被神化的报信人和他的时代
-
与希特勒相同的大佬,差点统一欧洲,同样倒在征伐俄国的道路上
-
开国少将被埋进废墟,两只苍蝇成救命恩人,之后一辈子不打苍蝇
-
抗日战争上的悲壮,日寇为打击抗日部队竟抓老百姓当盾牌
-
钱雁秋犯了历史错误:虎敬晖在历史上不可能是王皇后的侄子
-
三生三世:毕方是上古神兽,实力堪比凤凰,为何甘愿做白真的坐骑
-
欧盟那么富裕,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还要退出欧盟?
-
二战后期,日本人提出三个投降条件,盟军最后竟答应了其中的两个
-
张三丰是正道武林的泰山北斗,为何不出手灭了明教
-
与陌生人把酒言欢,与朋友相敬如宾
-
《尼布楚条约》:满清开国前的重大外交胜利
-
意大利为什么不将梵蒂冈、圣马力诺吞并?明明已将其“包围”
-
戊戌变法若成功,是否会像明治维新改变日本一样,为中国带来改变
-
[图文]越共传奇特工双面人生:曾向四方提供情报
-
【今日历史】1月9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