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断线引出一项技术创新
原标题:一根断线引出一项技术创新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蓝晨
劳模档案
曾松英 1933年出生,1959年、1960年连续两年浙江省先进生产(工作)者
“国家对我们很照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都成了有身份的人了!”87岁的曾松英感慨道。曾松英童年时家境贫寒,16岁时,她就进入一家私营企业织袜子以维持生计。一年以后,新中国成立了,做袜子的私营企业被接管,成为国字号的供销合作总社针织厂,有百来号工人,曾松英也成为其中的一名车间工人。
对曾松英来说,一个月28块钱的工资是一笔“巨款”。她忆苦思甜,暗下决心要为国家多做贡献。她眼看着针织厂生产的袜子销路不好,急在心里。于是她每晚“猫”在车间里,研究增产增效的好法子。
一天夜里,她正用洋袜机飞快地织袜子,突然两片袜片连接线中间崩断了一根线,她将那根线轻轻向下一拉,两片袜片对称展开,呈现出一件小孩汗衫的领子样。“何不把洋袜机改成儿童汗衫机?”曾松英灵机一动,上半年袜子销路不好就用机器织汗衫,等到下半年,再继续织袜子,这样一整年下来,车间就能增产又增效了!
在曾松英的努力下,她的机器设备改装建议成为合理化建议被针织厂采纳,那一年针织厂的效益得到长足增长。1959年、1960年,曾松英因此连续两年获得省级先进生产者称号。针织厂公费送曾松英去了金华地方干校读书,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过去最遗憾的事就是小时候没机会上学,新中国给了我继续学习的机会。”曾松英说。
后来,曾松英所在的针织厂并入棉纺厂,她也成为厂里的一名管理人员,专门管生产。“那时厂里经常举行劳动竞赛,看谁的小红旗多,”曾松英笑着回忆,“一次在衢师操场上,厂里举行‘比武’大会,厂里有个叫蔡珠英的,是织布能手,我叫曾松英,擅长织袜,这个‘比武’大会就叫‘双英竞赛’。”
在针织厂那会儿,她出差跑业务只睡8角钱一晚的双层铺,从杭州采购机器设备上的钢管,她舍不得花钱叫人运到车站,捋起袖子自己推着板车去拉。“我感谢党感谢国家,给了我幸福的人生。”曾松英的眼里泛起了泪花,“相比之下,我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个人感言:
于我而言,劳模不是虚名,而是这一辈子心里的一个标杆。党和国家给了我重生的希望,这是时代和命运,我感谢这命运带给我的一切。唯有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才能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
相关文章
-
他是瘸子将军,一条腿被打废,用50条鬼子命偿还,还让美军变懦夫
-
二战时英国海军不如日本?比航母日本也赢不了
-
[多图]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是哪些人
-
2019年,英国考古发现千年前遗址,上面刻有简体汉书
-
中国将成为怎样的全球性大国?
-
抛开民族情节,该如何评价日本神风敢死队,是勇者还是愚忠?
-
江西吉水发现一处史前遗址,距今约5000年
-
什么玩意儿?这把枪这么厉害,坦克都能一枪射爆!这还真不是吹
-
在近代,为何欧洲的小国个个都不好惹
-
深圳“斜杆青年”被写进教科书,他不属于“名利场”和“娱乐圈”
-
二战结束后,苏联对待日本女兵的做法,让日本人至今后怕
-
秦始皇一统中原,却把这个国家领土舍弃,如今独立成一国家
-
双胞胎军官的“龙虎斗”
-
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二战中唯一参战的童子军
-
这个19岁青年开了两枪,引发全世界三千万人伤亡,他却没判死刑
-
在牛氏夫妇的正确经营下,集团资产以惊人的速度膨胀
-
70年前,129名战士为保卫祖国活活冻死,身体还保持着战斗姿势
-
古人传下来的话:龟背蛇腰不可交,后一句更精妙准确率极高
-
潮涌涪江格局新——四川绵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
柏林会战:人肉攻城,35万苏军倒在攻克柏林的前夜
-
联合国至今不肯承认的2个国家,一个是欧洲的痛一个是伊斯兰的痛
-
解放海南岛,两个军四次偷渡作战,韩先楚领先李作鹏
-
新婚不久的李清照春风得意,写下一首词充满了浓浓爱意,句句深情
-
钓鱼岛上不为人知的秘密!怪不得让很多国家眼红,看完后涨知识了
-
退伍军人颁发的光荣牌有什么用途?对老兵来说意义非凡
-
不良人:竟是李元吉头颅所化,李星云大概率要将其摧毁!
-
天资卓绝谢自然,修道廿七已成仙—万众瞩目下飞升成仙的东极真人
-
日本军国主义有多可怕?洗脑堪比中国传销,尤其对女性毒害更深
-
曾经震撼欧洲的匈人到底是不是北匈奴?或与匈奴是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