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4岁入宫20天后殉葬?红颜薄命死前留下一首词让世人流泪
原标题:她14岁入宫20天后殉葬?红颜薄命死前留下一首词让世人流泪
殉葬制度,我们总是会想起过去奴隶时代的殉葬坑,但实际上,即便到了封建时代,殉葬的制度仍然是存在的。
到了汉朝的时候,刘邦彻底将殉葬制度废除,但是,当蒙古人进驻中原,建立元朝的时候,殉葬制便又重新回到了社会之中,尤其是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时,废除了大量的元代暴行,唯独表留了这个殉葬制度。
当时,只要是帝王死了,他后宫中的妃嫔就要为他陪葬,当然,由于社会已经进步许多了,当时,只要是生过孩子或者家族中有对朝廷做了大贡献的人就可以不用陪葬,只不过,这对那些没有背景又不被宠幸的妃嫔来说就是灾难。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明宣宗的时候有一位叫做郭爱的少女,14岁入宫,不过二十日的时间,明宣宗就病危去世,而少女也成了殉葬制度的受害者,年仅14的她挥笔写下一首《绝命词》流传于世,让见者流泪,闻者悲伤。
《绝命词》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这首词道出了少女无限的心酸苦楚,也成为了人们痛斥殉葬这种黑暗落后制度的最佳选项。
只不过,郭爱14岁殉葬的故事实属谣传,历史上的郭爱的确嫁给了明宣宗,而且也早逝了,只不过她并不是陪葬,而是病死的。
当时郭爱14岁入宫,由于才华出众,很是受宠,但是身体贫弱,在21岁那年就去世了,而《绝命词》实际上是叫做《病革自哀》,是郭爱自知不久人世为自己写下的诗词,并非因为殉葬而写。
至于为何会有郭爱14岁就殉葬了的传闻,这可能是由于《明史-后妃列传-后妃一》中的记载,其中将郭爱病逝与明宣宗去世,后宫妃嫔共同殉葬一事写在了一起,这让人误以为是记载中讲的是一件事情。
但是,之所以会这么记载,只是因为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实在是太近了,郭爱前脚刚死,明宣宗也就重病不起,很快就不久人世了。
于是,史书中就将这两件事写在了一段,顺理成章的就被后人误以为是同一件事情而误传了出来,《病革自哀》也变成了《绝命词》,郭爱的故事也从一个早逝的才女为自己悲叹而变成了感叹黑暗制度不公的故事。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合作,投稿等事宜请私信联系
对此文涉及话题感兴趣的,请关注公众号(你我在关注)ID:niwozaiguanzhu 微博号:你我在关注
相关文章
-
倒计时3天!热血重铸太和殿铜狮,六百年青铜制造工艺重现!
-
反击战中,十多万发炮弹给越军上了一堂实战课
-
在古代,女人是如何处理好自己来月经的?这里告诉你答案
-
此人是红军传奇女连长,一人打退马步芳200骑兵,牺牲时只有40岁
-
宋太祖有意传位弟弟 赵匡胤为何不立太子
-
列弗尼斯氏龙:大型植食恐龙(体长8米/仅出土颅骨)
-
夔牛再读西游|玉帝实力到底有多强?被孙悟空打趴实属误读!
-
她是我军第一位女将军,丈夫是上将,两人收养烈士遗孤当自己孩子
-
国学经典《论语》:思想永流传,是后世对孔子最大的纪念
-
谁说古人智慧比不上现代人,妲己的这个发明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用
-
一百年前的函谷关,你见过吗?
-
安第斯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40米/距今9100万年前)
-
生于平凡,终于伟大,百年来他们凭什么感动中国?
-
清军北京八倍兵力对八国联军为何会失败
-
解密台湾二二八事件过程与受难者
-
“男性女化”的朝代,是什么结局?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就是例子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是如何反映府兵制的演变的?
-
古代穷人无法御寒,为何宁愿冻死街头,没人动手挖地窖来取暖?
-
河北一个破猪圈经常被盗,专家闻讯赶来,原来下面躺一开国皇帝
-
历代神仙:实有其人,还是传说?
-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朱祁钰(二人各有千秋)
-
如果穿越回古代喝酒,你会是学霸还是学渣?
-
二战彩照,拿枪的少女,士兵的cosplay,日军偷袭前与少女合照
-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
宋太宗继位之谜:是篡位夺权还是太后遗愿?
-
湖北一盲人在深山“登基称帝”,设立后宫,最终结局如何
-
阑珊灯火处浅闻国风诉
-
现存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传女不传男,能看懂的人非常少
-
程门立雪、掷地有声、江郎才尽……这些典故居然都和萧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