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第三中学安薪晔:后母戊鼎
原标题: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第三中学安薪晔:后母戊鼎
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家博物馆藏品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与一身。
在这些展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樽鼎。这樽鼎名为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传,在商朝时期,武丁去世后,祖庚和祖甲先后继位,父子三人开创了商朝一百多年的盛世,这时候商朝的国力非常强大,经济、文化、科技都有很大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祭祀和礼仪了。
祖庚和祖甲的母亲名叫妇井,她是一位农业科学家,擅长种植庄稼。妇井去世后,祖庚和祖甲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决定为妈妈铸造一只鼎。
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非常高超,那时候的人们可以按比例把铜、锡、铅几种不同的金属混合在一起,铸造出鼎、爵、尊等等精美的器物。不过,祖庚和祖甲想要铸造的这只鼑,可不是一只简单的鼎,它可是一只超级大鼎。
这只大鼎高1.3米,重八百多公斤,大约和15个成年人的体重差不多。铸造这样的大家伙,需要先分别铸造出零部件,然后再合成一个整体,制造工艺十分复杂,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这只鼎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鼎身上有很多精美的纹饰。有鱼纹、虎纹,还有饕餮纹。“饕餮”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它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美食,把它铸在鼎上,表达了古人希望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大鼎的内壁上刻了“司母戊”三个字,“戊”是妇井死后的封号,这几个字的意思就是“祭祀母亲戊”,大鼎也就叫“司母戊鼎”了。而妇井也因为这只大鼎,在历史上永远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国家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好像在述说着一段历史,他们把我们带回了当时的那个社会,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历史的悠久。他们同时也是每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证实着每一段历史的发生,记录着世代的变迁。
文字丨安薪晔
相关文章
-
鲨鱼的祖先恐鱼,5亿年前的海洋霸主(体长8-11米)
-
女特工穿越成娇小姐,被整整追杀了三天!
-
成吉思汗孙子蒙哥真身葬何处?目标直接华蓥山宝鼎
-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
-
英法联军计划焚烧紫禁城 到最后为何火烧圆明园
-
这些看起来好奇怪的兵器,有何特别之处?
-
为什么说橘猫报仇,三个月足矣?
-
大型禽龙类:牙克煞龙 带有头盔式头冠(发现于中国新疆)
-
蚂蚁庄园答案:我国古代也有足协和联赛吗?他们出现在哪个朝代?
-
古都大同文化遗存综述
-
学党史|党史上的11月29日
-
诸葛亮“空城计”妇孺皆知,保卫黄洋界的“空山计”更加真实精彩
-
历史趣闻:“风流才子”唐伯虎为摆脱宁王,脱衣裸出了无尽的风采
-
童星”演员的成长,他凭借《清平乐》成功转型
-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荆轲,文才武略无所不通的人物
-
刘裕的却月阵和慕容恪的连环马:一个击败一强敌,一个擒杀一战神
-
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之一的成吉思汗,其逝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
玉楼春:柳三绝一语成谶,孙家急剧衰落,其实归根结底都因为他!
-
康熙盛世 大清国综合国力能排到世界第一吗?
-
历史上的大理国:最佛系的王朝,皇帝们不爱江山,出家为僧
-
他是革命的先驱者,手下3人成为元帅,不幸被蒋党残害,年仅29
-
古代大刀上为何要装铁环?专家:遇到刀上有9个环的,赶紧躲远点
-
元朝也有好官,他曾变卖家产救济灾民,一首小令感动无数人
-
为什么贵客要坐西边?古人席位尊卑超有讲究
-
原来笛仙的名字许云封,是李白在喝酒的时候取的!
-
东北野战军拥兵百万,改编四野后,所部四大兵团都由谁任司令员
-
中国历史上蝗灾频发,明代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
与李世民齐名的千古名君,装痴傻36年,称帝后才知他是大智若愚
-
唐山大地震是哪一年 唐山大地震有多惨痛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