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蝗灾频发,明代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原标题:中国历史上蝗灾频发,明代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郑和。
“整个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灾荒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被迫“以农为本”。而蝗灾是古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对农业的影响往往难以估量。在明代蝗灾尤为频繁,几乎明代的历代皇帝在位期间都曾遇到,并且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交替出现的大旱大涝和现实社会中的内忧外患,每次蝗灾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关乎生死存亡。
明代皇帝在位时期的蝗灾统计
徐光启曾言“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或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水旱”,如何和治理蝗灾自然成为了统治者的心病。在治理蝗灾的具体措施上,大都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比如有源头治理法——针对蝗虫产卵多在“涸泽”,干涸的湖泊,水边等地方,提前派人前去消灭,或者修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已达到减少蝗虫滋生区和增加种植面积,又或养鸭以食虫卵;又比如夜间燃火诱杀蝗虫人,制造工具以进行人工扑杀等等。另有祭拜土地庙等则不述。
徐光启画像
但是在治理蝗灾的程序和效果等方面则“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往往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因此结果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在明代早期,地方长官会根据灾情轻重或自行组织灭蝗,或者上报户部,情况严重者经由户部可直接上奏天听;成祖曾做《捕蝗令》以督促官员防治蝗灾,有办事不力者辄罪之,对于治理有效者予以奖励提拔;地方长官也会联系乡绅组织民力捕蝗,曾有“捕蝗一斗则予粟一斗”等奖励措施。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层出不穷,以致各级官员和地方绅民对蝗灾的治理和应对也逐渐转向消极,蝗灾带来的影响也是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压垮大明王朝的又一重担。
当代蝗灾一影
参考文献:
1、涂斌:《明代蝗灾与治蝗研究》
2、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
3、马万民:《明清时期防治蝗灾的对策》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桂强 王雪慧
相关文章
-
徐阶为什么斗不过高拱:后代嘉靖病逝,高拱学生当了皇帝
-
【党史上的今天】9月19日
-
唐朝时,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为什么他能听懂当地语言?
-
天上九头鸟 地上湖北佬什么意思:指张居正(褒义词)
-
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斗争 冯太后要废孝文帝?
-
助李世民一统天下的府兵制,为什么到了盛唐就不灵了?
-
吴佩孚|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
总理逝世43周年,一起回顾周恩来一生的精彩瞬间
-
长夜古国真的存在吗 长夜古国的位置具体在哪
-
葛明: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修订情况
-
【风展红旗如画】为了85年前湘江那场血战,他们不远千里来到三明!
-
古代的战马为何大都矮如驴,且培养不出优良的品种
-
门多萨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5米/距今8900万年前)
-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是怎么来的?古人过年都吃啥?
-
雅雨书屋闲话水浒之十七:阮氏兄弟的绰号之谜
-
闭门造车惹风波,贪恋痴迷作小妾:清代“风流作弊案”探究
-
远古传说中的神仙有可能是外星人吗?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
-
的卢马的主人是谁:曾是曹操(后被曹操送给了刘备)
-
侏罗纪兽脚斑龙:多里亚猎龙 长达7米(分布于英国南部)
-
荆轲是怎么死的:刺杀秦王失败被杀(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
匈奴,突厥和蒙古谁更厉害?
-
揭秘;炮烙之刑的来历 炮烙之刑真的是由妲己发明的么
-
盘点清朝后宫的8位绝色皇后:各有千秋
-
汉代野猪蹄“千年不腐”,也许是一场突发战争让它穿越时空……
-
风化的画卷 承载一位清官的故事
-
疲师遇群狼,19岁团长灵机一动喊出三句话,一个团轻松歼敌一个旅!
-
她与山口百惠齐名,嫁自己的经纪人,培养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大学
-
阿穆尔龙:黑龙江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6500万年前)
-
这是武松人生中最大的污点!血溅鸳鸯楼,这6个人绝对是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