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笛仙的名字许云封,是李白在喝酒的时候取的!
原标题:原来笛仙的名字许云封,是李白在喝酒的时候取的!
笛子吹破,有两种情况,一是吹到该破时的天然功成,曲终笛破的天涯尽处,另一种则是竹材有恙,在不该破的时候破,看一眼便可准确预见两种笛破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主笔/苏泓月
学者、作家,《时尚芭莎》文化艺术总监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艺术与汉传佛教
2016年“中国好书”奖、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得主
关于笛仙许云封的身世,有首诗流传: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此诗作者托名李白,还有一则与之相应的故事。
那是天宝初年,云封的外公抱着刚满月的他向诗圣乞名,彼时,诗圣正在贺兰酒楼畅饮,趁着微醉,信手在襁褓中的婴孩胸前写下这四句诗,诗中暗藏足以令许云封光耀一生的出身背景,大唐吹笛圣手李謩之名。
李謩,正是当日抱着他的外公,酒桌边,诗圣前,他谦卑地像一位普通人。
“此诗为何意?” 李謩不解,李白笔指墨书,详细作答,“树下彼何人”,树下人,是木子,李字也;“不语真吾好”,不语,是莫言,即謩也;女子为好,女儿所生之子,外孙也;“语若及日中”,言在午时,言午即许字;“烟霏谢成宝”,烟霏为云,成宝,汉武帝曾无意得到宝鼎,视为祥瑞,便开始正式与公卿大臣商议泰山封禅一事,而封禅祠在夜间生光,白昼则有云起封中的天象吉兆;四句连在一起,李謩外孙许云封。
虽是汉代故事,恰逢玄宗刚刚封禅,銮驾返都,途经任城,时李白迁居任城十数载,李謩得外孙在任城。
开元、天宝年间的唐宫歌舞乐人,正史所记不多,宜春院内人许合子,与李謩同时期,曾被唐玄宗李隆基称为“歌直千金”,张祜多在诗中备记。
她或许是那个时代嗓音最亮的花腔女高音,相传每逢高秋朗月,她在殿阁高台之上为圣上歌唱,清喉婉转,声音直传九陌。
唐玄宗有一回独召李謩为她的演唱伴奏,如凤鸣龙吟的笛声,直追清远嘹亮的歌声,高音飚得惊天动地,最后曲终管裂。
唐玄宗爱笛,奉它为八音之领袖,曾作笛曲《紫云回》,源自神游月宫,曲成之后,令太常将曲谱刻石为记。
当时的吹笛高手李謩还是个翩翩少年,他偷偷学到此曲,故意在圣上能经过的地方吹奏,令玄宗惊为天人,将李謩召入梨园法部,从此声名鹊起,独步长安。
曲终管裂,有一个词形容格外奇巧——“穿云裂石”。
传说李謩得到友人以村舍烟竹制成的一支笛,坚如铁石,在某个月夜泛舟时吹起,岸上有位陌生人闻声呼唤他。
等此人上船后,陌生人借用了李暮的竹笛,吹出世间罕有的精妙之声,仿佛山石闻声可裂。
等他吹到入破之时,笛身应指粉碎,李謩还未回过神来,此人已不知去向,人们惊叹,以为是水中蛟龙的化身。
晚唐卢肇撰写的志怪小说集《逸史》中,这个故事被改编得更加玄秘,那位世外高人被描述成久居田野荒屋的独孤老人,在李謩已吹得曲惊四座时,老人并无半点赞赏之意,“你的《凉州》里有夷狄之气。” 李謩略惊讶,“师傅正是龟兹人。”老人在一边不动声色静静地听,点出他的失误“第十三叠误入水调”,并拿起他的笛子示范。
“吹到入破时,笛子便会裂,你不会吝惜吧?”老人表情枯寂地发问。
“不敢。”李謩答。
老人吹到入破,笛子果然裂了。
安史之乱后,李謩离开宫廷,流落民间,直到唐穆宗长庆年间,这就过了半个多世纪了,写宫词的文臣王建还记得他,在当朝皇帝去骊山游玩的时候,王建感慨,温泉还是那个温泉,华清宫年年都有翻新,可是过去的人呢?
他想起李謩:
“梨园弟子偷曲谱,头白人间教歌舞。”
到晚年,白发苍苍的李謩,可能在民间的某个地方,传授着宫里的歌舞。
贞元初年,诗人韦应物夜泊灵璧驿,听见有人吹笛,风格酷似李謩,问及此人,答曰:“许云封”,自言是李謩的外孙。
两人相谈,便有了本文开始,诗圣李白为云封取名一事。
忆起梨园法部的往事,许云封犹记得天宝十四年六月杨贵妃寿筵上,他作为梨园小部新声中的一员,为贵妃奏新曲,小部新声三十人,均年不过十五,正逢南海进贡荔枝,新曲便得名《荔枝香》,顷时左右一片欢呼,声动骊山。
不久安禄山造反,此后李謩与云封祖孙离散,不觉四十载已过去,李謩终不知殁于何时,何处。云封于乱世中独自漂荡,方有夜月色中,遇韦应物于灵壁驿。
聊至此,韦应物取出怀中一旧笛,疑是李謩旧物,云封说:
“良竹在云梦泽的南岸,柯亭之下,今年七月十五前栽种,明年七月十五前截竹,过期不伐声音会闷窒,未到日子伐下,声音会浮,外泽中干,受气不全则竹夭。”
又指出此竹是夭竹,承受不了高绝的音部,遇至音必破,故并非外祖物的遗赠。
云封持笛吹起《六州遍》,一遍未完,笛子就从中间划然裂开。
笛子吹破,有两种情况,一是吹到该破时的天然功成,曲终笛破的天涯尽处,另一种则是竹材有恙,在不该破的时候破,看一眼便可准确预见两种笛破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云封在笛艺上,显然已经青出于蓝。
南宋 梁楷《柳溪卧笛图》(局部),绢本水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神迹般的奇景不复再现,也许根本从未出现。
唐人李中听少年人吹笛:
“见尔樽前吹一首,令人重忆许云封”,作为《唐传奇》中的一员,许云封是真人还是虚构,没有答案。
李謩的笛声究竟有多玄妙,毕竟不见正史。
苏东坡,和无数文人一样信了他们的故事,和无数音乐史学者一样,总是提起玄宗朝有一位叫李謩的梨园少年,还有一位臻于化境的后人许云封。
到北宋有一个词叫“穿云裂石”,苏东坡认为这是吹笛的最高境界,“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道人吹的是铁笛,笛管是吹不破了,但笛音直上青云,穷碧落,下渊潭,群峰粉碎,震天骇地。
元人耶律铸得旧时长安名笛,长短不一,把玩之际,感怀大唐遗音:
“李謩吹笛动长安,寓内竟推为第一。笛声断绝续者谁,得许云封继其迹……”
而唐韵已远,元人持笛陌生茫然,唐音世间已失,再吹也是元调新声,“云封烟锁不可开,直至如今吹不得。”
抬眼望天,天空明净,今时的月亮,仍悬挂在当年的太清之庭,虚空广阔,曾接纳过来自人间的寥亮凤鸣。
《落梅》曲尽转《折柳》,《紫云》一曲终不回。
可是,当耶律铸凝视月亮的时候,他既怅然,又微微自适,他好像看见了那个时代,那些人。
因为这片月光,在他的想象里,必定曾经端端正正地凝视过他们。
本文原载于《时尚芭莎》1月下 古典艺术专栏
文/苏泓月
相关文章
-
红学到底在研究什么:《红楼梦》(研究关于红楼梦一切)
-
西安事变后周恩来的四次历险
-
识字不多妇人怼蒋介石,他离开时头撞车门
-
历史上最厉害的县令家族,掌管地方六百年,朝代更换县令不换
-
巨型蜥脚类恐龙:扶绥龙 光是髋骨长度就有145厘米
-
古代大刀上为何要装铁环?专家:遇到刀上有9个环的,赶紧躲远点
-
做人要霸气 布衣将相遗留启示
-
小盾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95亿年前)
-
春秋战国是什么样的朝代 是中国思想文化不可缺少的朝代
-
他是第一批入朝作战军长,不向张国焘低头,从马家军那里挖墙越狱
-
狸猫换太子真实原型介绍 狸猫换太子小说与真实事件对比
-
为什么“无后”,在中国是比天还大的事儿?
-
“汉族”的由来
-
依潘龙:侏罗纪第三大肉食恐龙(长12米/顶级掠食者)
-
我有一张古琴,为何从来不弹l五谷丰
-
现实里的寻龙诀是什么样子,在线教你如何合法“盗墓”
-
真是颠覆我思想观......
-
秦始皇最喜爱的食物:蒋坝鱼圆与秦始皇的故事
-
他是民族资本家,待人宽厚心怀国家,曾放出话不给日军留下一个厂
-
中国改名失败的十大城市,其中南京曾前后改过44个名字!
-
古代皇帝死后,为何遗体要摆放几个月才入土,尸体腐烂了怎么办?
-
如果把中国四千年王朝史看成是一天
-
假鲨齿龙:中国大型恐龙(长7米/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
-
党史上的今天|3月21日
-
铭记历史,争做神农躬耕人
-
唐朝时,唐僧去古印度取经,为什么他能听懂当地语言?
-
世界最卓越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思想领导者)
-
党史小故事|黄埔军校名称与读音的由来
-
猪年说猪|猪八戒之前的御车将军和天蓬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