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宦官干政是忌讳,连识字都不允许,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
原标题:历代宦官干政是忌讳,连识字都不允许,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
讲到皇宫生活中的仔仔细细,除了权位者之外,角色扮演最多的要属宫中的太监了,虽然在明清后期的历史上,太监的角色更多的扮演于侍奉的角色,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是我们的关注点,但实际上古代这个职位在设立之初,是要求在职的阉人会识文断字的,东汉时期就有一个宦官专门担任负责传达诏令的职位,需要通传信息和掌管文书。
“太监”一词在开始虽是用来形容宦官,却不是泛称,而是特指在宦官当中的高级官员,在唐朝的时候宦官不仅要负责宫中劳务,还要掌管宫中的很多事宜,掌管仓库供给,外出监军都是太监能够胜任的职位。当然唐朝这样的放纵太监的权力,就使得太监的势力越来越大, 导致唐朝晚期都处于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几位皇帝的生死都掌握在权倾朝野的宦官手中。
真正不让宦官识字的时期只是少数,在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因为不喜太监,介于前朝往事对宦官打压的很是严重,因此还规定宦官不允许识字,还把宦官的职位降低了很多。但是明朝对宦官的打压延续到朱棣的时候就大大不同了,朱棣对宦官很是喜欢,他能够成功攻进南京城中,传言就是因为有宫中的太监向他报信。在朱棣执政的后期,还建立了东厂,主要人员就是由太监组成。在后来朱瞻基荣升皇位之后,更是直接设立了教学太监的学堂,明朝的太监出现了执笔、掌印等职位,有文化的太监成了职位的热门竞争人物。
关于圣旨的宣读,在一开始由太监宣读也是一件常事,但是在汉朝之后,其实是设有专门的“中书舍人”这一职位来宣传诏令,唐朝以后的朝代大多延续这个习惯,会专门设立一个起草圣旨的职位。皇帝若是要宣传圣旨通常会将让中书省起草初稿,然后由中书令修改,皇帝看过之后若是同意就会盖章下发。而且在一开始圣旨就算有皇帝的同意,没有门下省的盖章也是“不合法”的,所以明朝以前的圣旨就会多出现“门下”,在后来才出现“奉天承运……”
在对外宣读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太监去颁布,在古代也有对于宣读专门的职位,而且接旨的时候,会提前通知,会选择吉时礼服焚香下跪来迎接。太监通常只会通传皇帝的口谕,虽然少时情况下也会宣读圣旨,不过像电视剧中动不动就是皇帝拟旨,太监宣旨的桥段,都是导演们的简化罢了。
相关文章
-
黎明角龙:甘肃小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12亿年前)
-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是谁 刘弗陵继任皇帝(英年早逝)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颜昌颐——热血谱写革命篇
-
汉献帝怎么死的 汉献帝的一生是怎么过的
-
一篇文章价值350万?从这个人手中写出来的文字,真的是一字千金
-
有奖 |古代路痴生存指南
-
此人荣获北京大学“最美师姐”,究竟是何许人也
-
这些文化常识,再不背就晚了!
-
外国网友:房价如此之高,为什么多数中国人买得起房?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青龙湖中学李雨菡:司母戊鼎的故事
-
五帝之一的帝喾
-
秋收起义部队到湖南,毛泽东说不要提我名字要提“郭亮”
-
千年骗局“孔融让梨”:聪明是一种病!
-
广州将军东电器城异地重开 还能再续辉煌吗?
-
江苏省最北部的2个县,1955年,为何划分给了安徽省宿州?
-
古代人选择投河自尽时,为什么都要脱下鞋子,留在河边呢?
-
宣纸“玉版”一词释义
-
石仲泉:周恩来是党的一种楷模 一种道德的形象
-
国家统一的征程中,起义的道路上永远欢迎后来人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63,“向雷锋同志学习”
-
宋庆龄晚年:宋庆龄终老也未曾理解的误会是?
-
「品博会」江西程学忠:承古创今,开创新时代婺源菠萝漆艺先河
-
武则天陵墓里埋藏了什么?这位考古学家用“石破天惊”来形容
-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102岁(具体年龄无法确定)
-
甲骨文神秘诅咒 为何研究者都死了
-
白垩纪中型恐龙:福井盗龙 日本出土的唯一一种食肉恐龙
-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是什么(有文字可考的朝代从夏朝开始)
-
恐怖杀人狂魔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十大变态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