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万军:好老师为何教不出好皇帝
原标题:程万军:好老师为何教不出好皇帝
我们知道,中国历代王朝都比较重视宫廷教育,尤其明代,因为多小皇帝,对少年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代贤明君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终明十六帝,多“无赖儿郎”(鲁迅先生语)。这是为什么?
就事论事,不妨拿明朝中后期张居正和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案例来说一说。
请输入图片描述
提起张居正,那是一代名臣,也是著名帝师。从大明万历元年即公元1572年、朱翊钧十岁登基起,身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就一边辅佐一边教育皇帝。而万历皇帝朱翊钧也对张老师言听计从。但到了万历十年,皇帝二十岁时,张居正猝逝。老师尸骨未寒,即遭学生反攻倒算。万历十二年即公元1584年,万历皇帝正式宣布对张居正治罪抄家。短短几年,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张居正是怎样一个老师,教育出这样一个狂徒?
我们不妨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三方面寻找答案。
先看教育内容。
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时还是一个10岁小孩子。年幼的皇帝也像一般读书人一样,要学习儒家经典。史料记载,为因材施教,李太后还让张居正为小皇帝亲自编写教材,张居正也非常用心,编了本《历代帝鉴图说》,书中讲了117 个帝王故事,有81件“圣哲芳规”,记载圣明君主的嘉言美行;36件“狂愚覆辙”,阐述暴君的恶行劣迹。文字浅显易懂,琅琅上口,一篇一个故事,配有插图,文后附有解读,生动有趣,堪为一部优秀的帝王启蒙读物,后来远传到日本,奉为皇家经典教材。
从这些教育内容,看不出什么问题,都是教皇帝学好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项:教育方式。
不少史学家认为,万历的叛逆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张居正教育方式过于严厉。
比如,朱翊钧十一岁时迷上书法,即受到老师限制。在张居正看来:“帝王之学,当务其大。自尧舜至唐宋的贤明君主,都重视修德养性,治世安民,不追求一技一艺。梁武帝、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都能文善书,精通绘画,但都无能挽国家的乱亡。君主要以道德修养为重,岂能以一艺沾沾自喜。” 朱翊钧刚满十四岁,张居正就把他爷爷嘉靖的242件文档,交给他学习治理。不停地进呈四书直解,进呈大宝箴,进呈宝训,进呈御札等等,使一个少年背负重担,无暇业余爱好,过早失去了金色年华的乐趣。
张居正笃信传统的“严父出孝子”,是个近乎苛刻的严师,他的严苛会令学生逆反,恐怕也是万历皇帝变脸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主要问题恐怕还出在最后一项——
特殊的雇佣关系及教育制度。
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的关系,打个比方,很像现在职业网球手和教练的关系。
当代体育迷应该知道,体坛上的最不好干的教练是哪一项?不是足球,当然更不是乒乓球,而是职业网球。
这项差事为何不好干?因为职业网球手敢对教练颐指气使、大喊大叫。这是特殊的雇佣关系所致。网球选手直接负责雇用、解雇以及给他们的教练发薪水。一个既是学生又是老板,一个既是老师又是打工仔,关系非常微妙。所以, 如果你是一个网球教练,在你张口训场上球员前,得三思而后行。须知场上选手才是你的银行。在不少职业网球星的心目中,甚至会认为教练能够与他们合作,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荣耀。
无论多么优秀帝师,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往往失效,就有类似网球手与教练的特殊雇佣关系作祟。比如万历帝、张居正这对师生,万历帝对张居正由敬畏而生嫌隙,是在“帝渐长”时发生的。长大后的万历皇帝心理和职业网球星他们的心理是一样一样的,原来自己可以随时炒掉大牌教练。那么当初他凭什么对我吆五喝六呢?即便自己成绩糟糕,也与自己无关,完全是教练的责任。
更要命的是皇权制度本身问题。长大亲政后的万历皇帝大权在手,天马行空,无法无天。于是享受九五之尊的他心态发生剧变。昔日帝师严厉斥责的声音,变成了奴大欺主。从而心中燃起复仇和放纵烈火,一心“追仇居正”。
可见,归根结底,好老师教不出好皇帝,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对君主是自律还是他律,实际上是人治和法治问题。就中国传统教义而言,不论儒、法、道、佛的主张有多少差别,但都崇尚道德自律,而优秀帝师失败案例比比皆是。这说明,依靠道德自律来约束君主根本行不通,只有抛弃对自律的幻想,从自律以外的途径,寻找制约君主的法治方案才行。当然,这种方案肯定不在封建帝制的框架里。
相关文章
-
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如来为何不阻止?并非偏心,看他当时说了啥
-
郭沫若与鲁迅之间的骂战,郭沫若说了四个字,鲁迅说了五个字
-
在西藏制造社会动乱的总根源
-
远古传说中的神仙有可能是外星人吗?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
-
侏儒龙:北美小型恐龙(最小仅50厘米/疑名状态)
-
她14岁被送入宫中成为妃子,一生只被宠爱一次,晚年过得孤独
-
这几人名气很大实际却做了很多恶事,可是我们却曾把他们当榜样
-
逆境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沃土
-
这个明朝王爷墓,抗战时被日军所毁,后来出土两件元青花价值过亿
-
锦衣卫的“飞鱼服”和“绣春刀”到底是什么样?
-
栾川盗龙:河南小型驰龙科恐龙(体长3米/酷似鸟类)
-
乌尔禾龙:剑龙科最后一种恐龙(长8米/距今1.2亿年前)
-
康有为鲜为人知的16年环球之旅:娶17岁美国华裔姑娘
-
乾隆南巡为何演变成了娱乐事件?微服私访只是民间传说?
-
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韩国学者拿出三大铁证,中国回复让韩国脸红
-
盛京是现今什么地方?
-
谁说古代科举腐朽?这几个故事,今天我们都做不到了
-
考纲要点|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
-
在重庆,有一套珍贵的公用礼服
-
寡头龙:中型杂食恐龙(长4米/化石出土于奥地利)
-
为什么黄埔8期以后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当上将军?
-
盐在古代是非常金贵的,穷困老百姓要吃盐,他们有什么办法
-
唐僧的舍利子现在究竟供奉在哪里?645年2月25日玄奘学成归国
-
若没有总理的这次关心,张爱萍就可能不在军队,更不可能成国防部长!
-
他是潜伏无名英雄,因身份暴露,牺牲后骨灰被运回大陆
-
刘询下一代皇帝是谁 他是汉宣帝刘询和妃子的孩子
-
七国之乱的导火索是什么:刘启打死了刘贤(其实是发动战乱的借口)
-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是怎么来的?古人过年都吃啥?
-
这套千古谋略奇书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只读一遍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