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她时,毛泽东说:终于一识你的庐山真面目了!
原标题:第一次见到她时,毛泽东说:终于一识你的庐山真面目了!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在此期间,为了扩大统一战线,团结进步力量,毛泽东不顾国民党特务的封锁,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
在一次各界进步妇女座谈会上,毛泽东轻声问身边的人:“女作家白薇来了吗?”
散会时,一位中年女性走向毛泽东,认识她的人赶紧介绍:“主席,这就是白薇!”毛泽东回过头,亲切地握着白薇的手说:“哈哈,终于一识你的庐山真面目了!”
1950年,白薇写了一封信问侯毛泽东,毛泽东阅后就让人把她从长沙接到北京,亲自会见。
白薇到底什么来头?毛泽东为何这么看重她呢?
白薇原名黄彰,出生于1893年,湖南省兴宁县(今资兴市)人。那个时代,只有男孩才会被父母送去上学,但这个女娃子就是想读书。6岁时,她背着年幼的妹妹,每天到附近学堂的窗下去旁听,晚上又借用亲戚的课本认真学。
13岁时,白薇成了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嫁给了一个何姓寡妇的儿子。可刚过门的她不甘心做个三从四德的小媳妇,经常偷偷读书。有一次她无意中撞见婆婆与人偷情,婆婆恼羞成怒,竟咬断她的脚筋,丈夫也毒打她。白薇忍无可忍,一气之下把家中煮饭的大锅砸了,在愤而出走。
逃出来后,她在舅舅的帮助下,先后跑到衡阳和长沙的女校做插班生。没过多久,她的父亲找到了长沙,把她押了回去,交给她婆家关了起来。白微就趁上厕所机会,不顾恶臭从粪坑中爬出,一直逃到了上海,以打零工为生。
1918年,备尝挫折的白薇又溜进一艘轮船,打算去国外流浪。轮船一直开到了日本,而她身上只剩下六毛钱。无奈之下,她一个女子竟被迫在码头卖苦力、当挑脚夫,后来又去做女佣人、卖花女……她就这样一边挣钱糊口,一边补习日语,竟然考上了著名的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还拿了一笔奖学金。
在这所大学里,她每天用功读书,但那点微薄的奖学金根本不够用。有一次,她生了病,不但没钱治病,连饭也吃不上,她实在受不了,决定去卧轨自杀。
可是当轰隆隆的火车声越来越近时,她忽然想到:自己千辛万苦逃出家乡,一生的结局难道就是这样抛尸他乡异国吗?在火车即将从身上轧过去时,她一跃而起,重拾起生活的勇气。白薇借钱治好病,依然去打工,寻求活路。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田汉,由于同是是湖南人,他们很快就成为朋友。田汉热情地开导她,告诉她文学可以作为与命运、与社会抗争的武器。
1926年在田汉先生的帮助下,她写的第一部三幕话剧《苏菲》在上海的《小说月报》和《语丝》上发表。接着她又自导自演了这个话剧并在东京公演。
由于这个剧本是写一个叛逆的女性如何向旧社会挑战的,
而且大多是她自己的经历,十分感人。当时东京的华人读了之后很受感染。
1927年,白薇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国内投身大革命,在武汉国民政府做编译工作,兼在武昌中山大学教书。大革命失败后,再次去了上海,加入“创造社”,先后得到郭沫若、成仿吾、鲁导等人的帮助和指导。鲁迅第一次见到白薇时,开玩笑说:“有人说你像仙女,我看嘛,也是凡人。”白薇和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1928年6月,鲁迅主编的《奔流》诞生,创刊号上刊登了白薇的话剧《打出幽灵塔》,接着又连载全文,白薇一举成名。大家开始称呼她为“才女”、“我们的女作家”。北伐以后,她又写了长篇小说《炸弹与征鸟》,在鲁迅主编的《奔流》上连载,由此,被称为“我们的女作家”。
白薇不只是一位女作家,她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抗日战争时期她深入工厂学校,组织抗战文艺演出,参加慰问伤兵演出,还亲自献血。
解放战争时期,她回到家乡资兴,参加湘南游击大队,投身解放资兴的战斗。并参加编辑《挺进报》。
1950年,毛泽东接见白薇时,她自豪地说:“在重庆的时候,我想打游击抗日,但那只是一腔热血的美梦。而我的美梦,竟实现在我的家乡、实现在湖南大庾岭的北麓!我是一名湖南南区游击支队的成员!这才是人生!才是对腐朽、罪恶的宣战!这才算是活着!”
一直非常欣赏其革命精神的毛泽东听了十分高兴,这时的白薇已是63岁。而后她连任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
1957年,64岁的白薇不顾劝阻,坚决要求参加开发北大荒。一走就是七年。周总理发觉后要文联催她回京。1987年,94岁的白薇去世,结束了她铿锵激越的一生。
相关文章
-
羊毛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体长仅1.2米/长有长犬齿)
-
现在的犹太人怎么样了?分散在世界各地(早已经同化)
-
望梅止渴的故事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匡衡(长大后成贪官)
-
仙剑三:大战之前邪剑仙试探,景天的回答为何让他不屑
-
历史故事——拓跋焘统一北方
-
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
【党史回眸】10月31日
-
岭南师范学院“灯塔领航”社会实践队——学习湛江革命史
-
对越反击战,被俘的越军男女士兵,讲述自己的战争遭遇
-
帕拉克西龙:北美超巨型恐龙(长20米/出土于美国德州)
-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中)
-
戊戌变法时间
-
【周末读史】毛泽东:酷爱读书 既读好书又读“无字之书”
-
小年,说福
-
历史上夫妻恩爱的帝后 不是所有皇帝都风流
-
中亚植食恐龙: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
-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为何连强盗都不敢打劫?强盗:简直是找死
-
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几位将军,原来被骗的人不止一个人
-
马谡究竟是病死狱中还是被处斩死的
-
哈利卡纳素斯的奇迹是什么 摩索拉斯陵墓为什么称为奇迹
-
【党史上的今天】12月22日
-
恐怖杀人狂魔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十大变态杀手
-
古代皇帝妻妾人数之谜:哪个皇帝后妃人数最多?
-
黑陶文化历史悠久,记忆传承撼动人心
-
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研究(一)
-
“青冢”的秘密: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
陕西为什么叫陕西,陕西古时候叫什么,陕西历史的由来
-
王维是哪个朝代?他有哪些成就对中国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