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 |古代路痴生存指南
原标题:有奖 |古代路痴生存指南
▼
在没有手机APP导航的古代,一个人要想出远门该如何不迷路呢?在交通不发达、道路非常稀少的古代,一旦迷了路,远离了乡村镇店,可是一件要命的事情。有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想到了——那就看地图呗。没错,看地图是找到正确路径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可是地图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其实,除了看地图之外,古人还有其他一些寻求路径的方法。
路标
一些对道路比较熟悉的人,会为后来人设立一些道路指示标志,与今天的路牌作用一样。但古人的“路牌”却与今天有很大不同。
首先,古人会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这种指路方式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因为道路两旁都种着树,所以只要一直按照树的引导走,就不会迷路了,因此这些树木也可以视为路标的一种。《国语•周语》中曾记载:“列树以表道。”指的就是这一点。
林间小路
另外,从东汉开始,古人还堆砌一些土堆来作为路标,由于间隔相同,这些土堆还可以作为里程标志。古人管这些土堆叫做“堠”(读音hòu)。
按照这些“堠”来标记的里程数也被称为“堠程”。为了管理、养护这些“堠”以及之间的道路,当时的官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些官员,他们被称为“堠吏”,与我们今天的公路养护处差不多。
这些土堆虽然看上去很简陋,却比道路两旁的树木更加先进,因为它们具备标记路途远近的作用,可以说是简易的定位器。
馆驿
除了路标以外,在我国古代的交通要道上,通常都设有馆驿,它们也具有指路作用。这些馆舍又被称为“亭”。
驿站
设立“亭”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政府人员,比如官吏、使者和驿卒休息时使用,不但派有专人看管,还备有粮食和柴火。
此外,“亭”还有长亭和短亭的区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亭”逐渐不再存储粮食和柴火,但指路的功能却一直延续了下去。比如近代国学大师李叔同所作的歌曲《送别》中就有“长亭外,古道边”的词句。
指南针
由于古代繁华区域大都集中在大江大河边上,因此古人出行,坐船是避免不了的。
在唐代,行船主要依靠天文导航,就是在夜间观察天上星座的位置和方向。但天文导航的局限性很大,通常只能靠岸边航行,或者短途航行。
指南针
从宋代开始,我国的船舶导航技术出现了一个飞跃,开始依靠指南针辅助天文进行导航,《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曾经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暝,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可见,当时的船舶在天气良好时,仍然采用天文导航的方式;在坏天气时才利用指南针进行导航。
然而,上述导航方式都有很大局限性,所以要是穿越到了古代,还是要小心迷路才是。
你还知道哪些认路方式吗?
相关文章
-
五子良将都有谁 五子良将怎么来的
-
孙悟空为何用了三次才打死白骨精?只因晚请这两个人
-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或是孔子弟子的后人(至今无定论)
-
中餐烹饪离不开“食用油”,古代的“油”有哪些,又是怎来的
-
红军军长刘志丹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突遭敌机枪扫射英勇牺牲
-
羊毛龙:非洲小型植食恐龙(体长仅1.2米/长有长犬齿)
-
党史百年·天天读(一百五十三)
-
一代巨星李小龙:他走了,他一直没走
-
龙王鲸有多长,龙王鲸的天敌是谁(体长18米怕鼠白鲨)
-
四大美人也有身体缺陷?西施的不算什么,杨玉环的才让人难以接受
-
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孔子72代孙去世
-
▲冷兵器时代两军在山谷下对决:非常震撼
-
【先生请讲】“听成语典故品邢襄文化”五代十国至近现代时期
-
通房丫鬟的悲惨命运
-
叙诡笔记|“铁丐”吴六奇真的救过查伊璜吗?
-
画出它们风尘仆仆从历史中走来的模样
-
开国上将钟期光诞辰110周年纪念!
-
运河文化|解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最大的剑”
-
古人的酒桌这么好玩
-
贝里肯龙:非洲小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2.15亿年前)
-
丈八蛇矛是一丈八尺还是一丈零八寸?说说中国古代长骑枪发展史
-
国家统一的征程中,起义的道路上永远欢迎后来人
-
袁sir: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离不开它的历史传统
-
历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3大名将,个个都是天才,无人能及
-
康熙当了多久的皇帝:在位61年(开创康熙盛世)
-
昭君出塞后,过得怎样?嫁祖孙三代,自杀身亡
-
大年初四|今天为什么要迎灶王爷?
-
古代但凡家境殷实的人,一定会有三妻四妾
-
入朝时他是兵团司令,第二年升志愿军副司令,第三年当志愿军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