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神秘诅咒 为何研究者都死了
说到甲骨文,不能不提王懿荣。王懿荣是大清国子监祭酒,也是享誉北京城的着名金石学家。1899年的秋天,王懿荣的一场疟疾,改变了甲骨文被病人吃掉的命运。
其实,年过半百的王懿荣身患疟疾,京城一位老中医为他开了一剂药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药铺将药抓回来,王懿荣无意中发现龙骨上有许多规律的符号,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字体非籀非篆。为一探究竟,他专门派人去达仁堂药铺购回全部龙骨。一些古董商人得知王懿荣好此物,每有所得便携之登门,时过不久,王懿荣已收龙骨1500余片。
王懿荣对龙骨进行反复推敲、拼合,深厚的金石功底让他很快了解到这些龙骨是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符号是用刀刻的文字,裂纹是高温灼烧所致。"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王懿荣确认这些甲骨上所刻的符号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古老文字。
王懿荣对甲骨文字的最初判断,为后来的研究所证实。他是揭示甲骨之谜的第一人,中国的文字史也由此向前推进了一千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年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太后与皇帝仓皇亡命。王懿荣在庭院徘徊了一夜,于翌日清晨书绝命词一纸,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写完,他投井自尽!之后,他的妻子谢夫人带着长媳张氏也一起投井而亡。
1903年,刘鹗从他的5000余片甲骨片中精选了1000多片拓印成书,即大名鼎鼎的《铁云藏龟》,这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着录。从此,甲骨文从由只供少数学者在书斋里观赏、摩挲的"古董",变为可资社会上广大学者研究的珍贵史料,从而扩大了甲骨文的流传范围,促进了甲骨学的研究。
在《铁云藏龟》中,刘鹗第一次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的论断,为甲骨文正确划定了朝代,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民国年间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有"中国考古学之父"之誉的李济先生在《安阳》一书中,称王懿荣是中国古文字学科的达尔文,把刘鹗比为赫胥黎。王懿荣是第一个认识到甲骨文学术价值的人,刘鹗是第一个对这些完全不为人知的古文字进行整理、出版的人。
然而,在此之后,刘鹗却惨遭噩运。刘鹗与袁世凯曾在山东巡府张曜麾下共事过,袁世凯为自己长久不被重用,曾请刘鹗向张曜请求提拔任用的事,而张曜却认为袁世凯"才可爱而性未定,资可造而识未纯",没有同意袁世凯的要求,因此袁世凯以为刘鹗不肯为他出力,一直怀恨在心。
1908年5月,袁世凯已权倾一时,刘鹗自然难逃厄运。袁世凯授意将刘鹗秘密拘捕,流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次年七月初八,刘鹗突然中风,于贫病交加中逝于迪化。难道是甲骨文的神秘诅咒?
从1900年发现甲骨文仅十年时间,研究甲骨的两位先趋相继惨遭噩运,离开人世,其原因似乎都与甲骨文无关,但这里是否隐藏着一种甲骨文的神秘诅咒?
面对这些有字甲骨,罗振玉极为惊讶,断言这是一种连古文字学家都没有见过的神秘文字。然而,他最关心的,不是甲骨上的文字内容,而是这些甲骨到底来自于哪里?因为只有弄清了出土地点,才能明白这些有字甲骨的背景和来龙去脉。
一直以来,古董商为了垄断甲骨市场,对甲骨的出土地点往往秘而不宣,所以无论是王懿荣还是刘鹗,都不知道甲骨出土的准确地点。终于,从一个酒后失言的古董商口中,罗振玉听到了一个重要的地名:河南安阳城西北五里处,洹河边上一个叫小屯的村落。
1910年,罗振玉派人去安阳小屯调查并收集甲骨。1915年,罗振玉又亲自去小屯村调查,确认了甲骨的出土地点。他从甲骨文中辨认出10多个商代晚期的帝王庙号,从而确定甲骨文是商代晚期王室占卜留下的遗物。他四处收购甲骨,仅在1910年一年就从古董商手中买到1万余片甲骨。他从收藏的甲骨中选出3000多片制成拓本,编成《殷虚书契前编》二十卷。
结合《史记》所说的"洹水南殷虚上",以及唐人《史记正义》所说的"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冢殷虚"等文献记载,罗振玉结果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小屯就是商代晚期最稳定、最长久的都城遗址殷墟的所在地,而甲骨卜辞,就是殷王室用于问卜之物。
罗振玉对甲骨文出土地的考证,最终使甲骨文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久,他的身边又站出来一位杰出的学者,他就是被时人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的王国维。
王国维在研究甲骨文时,偶然把两块碎片拼合,发现上面记载的正是《史记》中写到的商代公、王的次第,印证了《史记•殷本纪》的内容,将甲骨文的研究推向当时的最高峰。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甲骨文的神秘诅咒又出现了,王国维还是延续了甲骨文大师们难逃的悲惨命运,也走上了自杀之途。1927年6月,王国维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那天是阴历五月初三。其时,由于颐和园游人甚少,待救起时,王国维已停止了呼吸,时年五十一岁。
就在王国维自杀的第二年,刚刚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着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截至2012年,我国先后发现了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到底甲骨文神秘诅咒是否存在,真的不好说,为何研究者都死了也是个谜。
相关文章
-
他19岁参军入伍,因战受伤成伤残军人,94岁临终时立下感人遗嘱
-
为什么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没有遭到敌机轰炸?
-
他在开国大将中排第二,曾率两个团打退两个师,许世友都佩服
-
李零:现在大家比以前更喜欢炫耀出身
-
独家观点:论汉奸的三种形态,兼论公知存在的价值。
-
光亭:血战碾庄——国民党二流部队是如何顶住了解放军十二昼夜的猛攻?
-
军阀也有好样儿的?他曾把全省人贩子根除殆尽,究竟怎么做到的?
-
【厉害】这位耒阳人是毛主席的爱将,在红军中曾与林彪齐名
-
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
陈赓大将麾下的一位军长,13岁参加黄麻起义,晚年官至副国级
-
白垩纪厚头龙类:汉苏斯龙 长有头盔状顶骨(边缘带尖刺)
-
为什么青年毛泽东喜读秦汉、鲁迅盛赞秦汉?
-
历史上各个时代顶级智者大比拼,诸葛亮仅排第三,第一藏的太深
-
读文||他是普通的中国乡村教师,酝酿36年,不惜和整个国家为敌,竟只为帮母亲报仇!
-
中朝联军在朝鲜停战谈判过程中曾受屈辱?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北洛中学嵇禹宁:后母戊鼎的故事
-
沈阳为什么要叫做沈阳?
-
河南一3000年古墓,考古队挖走1928件国宝,专家:人生的“污点”
-
万堤镇冯品毅事迹展馆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
1937年的一次遇袭案,为何让周恩来记了一辈子
-
八卦炉虽然没烧死孙悟空,但是老君却拿走了孙悟空一项神通?
-
萨尔塔龙: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13米重8吨/防御力强)
-
天哪,大菏泽竟然隐藏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指挥大兵团作战很难,但中国一伟人却是游刃有余,不信看解放战争
-
秦孝文王是秦始皇什么人 秦孝文王和秦始皇有何关系
-
孟子休妻的故事 孟子为何要休妻?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哪一年?1900年5月(义和团运动爆发)
-
湖南为何一开年便如此拼?
-
白垩纪恐龙:福井龙 体型是鸭嘴龙类最小(体长仅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