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万军:朱棣自比唐太宗其实却是朱元璋转世
原标题:程万军:朱棣自比唐太宗其实却是朱元璋转世
朱棣,明朝第三任皇帝,年号永乐,庙号太宗、成祖。他是通过发动兵变、夺了大侄子建文帝皇位上台的。
登基后的朱棣摆出一副明君样子。不停地鼓动身边解缙等才子讲真话。在君臣蜜月期中,朱棣曾对解缙说:“王(安石)、魏(征)之风,世不多有。若使进言者无所惧,听言者无所忤,天下何患不治?朕与尔等共勉之。”
朱棣这番话很煽情,希望解缙做宋神宗身边的王安石,唐太宗身边的魏征,给自己大胆提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才子们很感动,既然给唐太宗干活,那么我等魏征能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乎?可以说,带着理想和感恩,解缙等才子不断建言、非常敬仰朱棣。
但他们不知,朱棣虽然嘴里嚷嚷说要做唐太宗,实际上却是明太祖朱元璋再世。可以说,是个权力欲极强、非常残忍非常保守的暴君。史学家对他的评论,多有“恣行诛戮”之语。这个人随意杀人,弑杀成性。他杀建文帝旧臣方孝孺,株连十族,一下子杀了873人,一人惹怒了他,800多人要跟着一起死。朝鲜史料《李朝实录》记载,因为两个妃子的忠诚度惹得他怀疑,他竟然一度要把宫中所有女人斩尽杀绝,创下“活剐三千宫女”屠杀记录,无论是大臣还是宫女,他都要求对他绝对忠诚,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他的残暴和保守指数,一点也不亚于他爹朱元璋。这个样子的皇帝,除了权力能带来安全感,还能对谁真正放心呢?
表面上,朱棣创造的永乐朝取得了非凡成绩:天子守边,六征蒙古;藩拜鼎盛,万国来朝;开疆拓土,远迈汉唐……《明史》中对他赞扬:“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慕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明朝时期,朱棣统治下的永乐年间,“大明统一万方,天子文武圣神,以仁义礼乐君师亿兆,故凡华夏蛮貊,罔不尊亲。际天极地,举修职贡。自生民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朝贡盛况,此时期甚至被称“永乐盛世”。
应该承认,朱棣在位时期,明朝外交军事经济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传说他爱民如子,常常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这些都给他的“雄主”光环加了很多印象分。所以朱棣的帝王形象,在有些人眼中,比起他老子朱元璋还高大,于是给他戴上了一顶永乐大帝的高帽。
查考史实,这位大帝武功确实不输老爹。而在阴险毒辣、多疑嗜杀、羞辱文人等方面,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诸如对特务与宦官的态度。 朱元璋喜欢使用特务,朱棣更加喜欢。朱元璋后期废除了锦衣卫,而朱棣又恢复了,且扩充了这支队伍。
提及锦衣卫历史,很多人都清楚,它最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创立,原属皇家卫队,后扩展为国家特务部队。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朱元璋发现锦衣卫某些军官越权和滥权行为泛起,担心危及皇权,对太子朱标这个接班人产生不利,于是下令解散这支恶贯满盈的部队。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抢班夺权的朱棣即位次年就恢复了锦衣卫,并征调了他信任的许多军官做指挥使,扩大了锦衣卫权限。这些指挥使拥有各种秘密调查之权,可以拘捕和处罚一切向皇帝朱棣挑战之嫌犯。
永乐初年,死灰复燃的锦衣卫为杀威建文旧臣,树立永乐威权,立下汗马功劳。
但朱棣还嫌不够,为了加大对大明臣民的控制,锦衣卫之外,后又加上了东厂。
这就需要重用提拨另一类奴才:宦官。
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不喜欢宦官,在位期间将宦官边缘化,防范太监干政,但他儿子明成祖朱棣却特别喜欢用太监。 明朝正是从朱棣起开始大量启用宦官的。
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朱棣正式“开厂”,专由太监负责。所谓“东厂”,就是个特殊的调查机构,全称“东事缉厂”,意为专为皇帝缉拿钦犯,不受刑部等国家司法机关辖制。籍此,宦官权力与日剧增。
关于宦官,太祖朱元璋本来有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成祖朱棣却一反其制,听凭太监们“学文化”,后来在内廷设内书堂,派大学士专门教小内侍们书写。这些小太监就这样茁壮成长,日后欺士盗名,以皇权名义,犯科作奸。所以,明朝中后期太监之祸日烈、积重难返,一直伴随至明亡,不能不说始作俑者即成祖朱棣。
为什么朱棣比他老爹还喜欢特务、而且重用老爹不屑的太监?
说明他的权力欲和霸道心不逊老爹,但政治能力不如老爹。据称废相之后的朱元璋,每天可以处理上千份文件,不知疲倦。而朱棣呢,没有秘书帮忙,根本做不成什么像样的报告,这就是他成立内阁的重要原因。
而太监呢,是“心有余力不足”的君主另一类帮手。
朱棣权力欲超强,战斗力也较强,但治国理政却相对逊色。所以,善假于物,用好奴才就是他的棋局重要一招。
朱棣认为,宦官作为皇帝的私人仆役,直接听命于皇帝,对皇帝绝对忠诚,可以为皇帝做任何事。所以,他给宦官们的信任大于士大夫。 早在朱棣还是燕王时期,就显露出对宦官的好感。而在靖难之役,他又得到了中央政府里的宦官内应,于是自然对宦官信用有加。
自登基起,“文皇帝以(宦官)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以委任。永乐元年,内管监李兴奉敕往劳暹罗国王。三年,遣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八年,都督谭青营有内官王安等。又命马靖镇甘肃、马骐镇交趾。”
《明史》记述了永乐时期宦官时来运转。朱棣心腹有许多宦官,其中还有几个是胡人,朱棣用之不缀。他们给朱棣执行很多不同寻常的任务。不仅刺探各种不同人物的情报,而且被任命为特派员甚至全权大使,为皇帝寻宝,执行外交使命。
有人美化朱棣,说他搞特务政治,为治官员不害百姓,这是瞪眼说瞎话。
诚然,特务们确实揭露了某些贪污腐败分子,但这些腐败分子其实就是与皇帝权力斗争的对手。比如,朱棣利用锦衣卫暗中监视他的异母弟宁王朱权,甚至他还刺探他的长子朱高炽,即后来的洪熙帝。还有,朱棣利用特务也抓了些他认为的贪官,如广西布政司参议吴翔、山东布政司参政何潒等人。但他这样做,并非为苍生,而是为了巩固个人极权。历史上,凡是暴君,是不会将任何生命放在眼里,何况草民草民。
民间史料《洪洞大槐树移民志》显示,在靖难之役期间,朱棣大肆屠杀平民,杀的河北河南交界的某一地方,只剩两户幸存者了。在山东交战区临清县及其周边,还出现了一片方圆千里的无人区。此外很多地方,都有朱棣屠杀平民的记载。
杀官员,杀百姓,杀奴仆。夺得皇位的朱棣,将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被杀戮几尽。对于建文忠臣的妻女,朱棣竟把她们送进妓院、军营,让人轮奸。被摧残至死后,朱棣仍不放过,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在活剐三千宫女事件中,行刑时朱棣亲临刑场监刑,经常还亲自操刀,残杀宫女。一位河北籍宫女受刑时斥骂朱棣:“你年老阳衰,我们宫人与宦者相悦,又有何罪!”意思是说,你自己不中用,我们和太监好,有什么罪!朱棣更加恼怒,作图遍示内宫,极尽羞辱,其实这也是自取其辱。
可见嗜杀成性的朱棣,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乱臣贼子的压力,身体不行的压力,没文化被读书人看不起的压力,统统在登基后显露无遗。他要用疯狂的权力欲和征服欲摆脱这些压力,他要掌控一切,不能让人有一丝质疑和冒犯。
相关文章
-
红十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此人仅率800人突围,后成开国大将
-
苏明成在古代到底能活几天?这些行为能洗白吗?!
-
女娲为报复纣王下了多大本钱妲己真的该死吗
-
扁角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2米/颈盾短且平坦)
-
你是什么姓,祖上从哪里来你知道吗?六大寻根圣地哪个跟你有关系
-
人身为何是“臭皮囊”?详解“不净观”
-
马立训:威震敌胆的爆破英雄
-
龙门镖局确实存在吗?中国历史上的镖局简介
-
两个女婿一个是大将,一个是元老,毛主席说他如果不死可以当部长
-
婉容死后葬在哪儿?留在延吉监狱中悲惨的度过最后十天
-
南方盗龙:南半球最大的驰龙类恐龙(长5米/6500万年前)
-
僰人悬棺之谜:僰人这个民族是如何消失的
-
凿壁偷光历史人物是谁
-
敏迷龙:南半球发现的第一条甲龙(长1米/澳大利亚出土)
-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从南蛮之地到人文昌盛,湖南人凭什么逆袭?
-
楼兰古城为什么不开放:保护文物私闯犯法(门票3000元)
-
渡江战役中,此人两次改变上级决策,被称机断专行,却获赞赏
-
黄仲则:太白楼即兴一首七言长诗,一时纸贵,被赞为“诗仙”再世
-
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少林派是天下第一大门派,二者相比孰强孰弱?
-
读中国历史,这条线索不可不察
-
古代和尚娶妻会受到什么处罚
-
北京记忆丨驾机护送周恩来先生返延安
-
封神中的第一圣人,名气比鸿钧还大,那么,他是谁呢?
-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 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
-
谁是古今第一猛将 解密比项羽还厉害的人
-
开国上将贺炳炎新婚,却坐着一动不动,新娘知道原因后,心疼不已
-
周恩来为何称罗西北为“小革命家”?
-
俗语“色字头上一把刀”,下一句让人心寒!
-
查摩西斯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6500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