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红十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此人仅率800人突围,后成开国大将

原标题:红十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此人仅率800人突围,后成开国大将

1934年11月4日,应中央军委指示,原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第十军合编成第十军团,简称红十军团,全军团近万余人,军团长为刘畴西,军政委员会主席为方志敏。红十军团下辖19、20、21三个师,19师为原七军团改编,师长为寻淮洲;20师由红十军改编,师长由军团长刘畴西兼任;21师也是由红十军改编,师长为胡天桃。

这次整编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方志敏本是直接军事领导人,却成了司令,不可能越级指挥;刘畴西任军长时间不长,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乐少华对军事较生疏,以政治正确自居;寻淮洲本是军团长,东征时大小几十战,指挥精当,客居人下降级成了师长;粟裕有指挥才能,无法干涉大局……

正因为如此,新成立的红十军团却只存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在谭家桥一战,它遭受国民党王耀武所部重创,几乎全军覆没。事后,朱德曾痛心地评价红十军团道:“不编不散,一编就散”。

红十军团原本决定打一个伏击,对象为孤立突出的补充第一旅,战场放在浙西谭家桥附近的乌泥关。如果能打掉补充第一旅,不但能补充大量匮乏的物资装备,而且能挫灭敌人的气焰,真正在皖南立足。

然而军长刘畴西却犯了两个严重错误:

一是低估敌人。补充第一旅从名字看好像是杂牌部队,其实是一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该旅1933年冬由保定编练处的三个补充团改编,兵力将近7000人,旅长王耀武是蒋军中一员悍将。该旅装备好,干部多是军校毕业生,训练有素,士兵以北方人为多,战斗力相当强。

二是用兵不当。当时寻淮洲的十九师战斗力最强,但刘畴西把担任主攻的任务分配给了原属于赣北红军的二十师和二十一师,这两个师均缺乏野战经验。

结果担任主攻的两个师因为缺乏野战经验,在伏击地域过分紧张,提前开火,结果在敌人还没有完全进入伏击地域就被察觉了,敌人立即开始抢占路边的高地,整个伏击战斗被迫提前,把伏击战基本上打成了遭遇战。

实力较弱的红20师很快被击溃,乌泥关制高点也被敌人夺去。离得较远的寻淮洲也看到了乌泥关的重要性,他亲自带领19师发起反攻,想夺回乌泥关高地,然而为时已晚。敌人的火力实在太强,红军的几次冲锋仍被击溃。枪林弹雨中,寻淮洲腹部中弹,鲜血喷涌,通讯员急忙将他背离战场。

红十军团主要阵地大部丧失,红军被迫撤退。寻淮洲因失血过多牺牲,年仅22岁。此战一败,红军无法在皖南立,被迫在太平、黟县、祁门、歙县等地山沟里风餐露宿,靠兜圈子避敌,逢敌必战,逢战必退,部队战斗意志大大削弱。

1935年1月底,红十军团辗转至浙赣边缘时,军团参谋长粟裕主张连夜突破敌封锁线,但掌握军权的军团长刘畴西认为部队过于疲劳,需要休息一下。这种情况之下,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只好决定让粟裕带领先头部队先走,自己留下来与刘畴西一起行动。

当天晚上,粟裕带领400余人,果断地冲破了敌人的封锁线。但是,大部队的犹豫不决,致使他们在赣北怀玉山遭敌14个团的重兵包围。怀玉山一役,红十军团苦战数天,最终兵败,军团1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兼任20师师长)、21师师长胡天桃等人相继被俘,后被国民党残忍杀害。

后来,粟裕率领的400余人转战江南山区,日益发展壮大,抗战时期被改编成新四军第2支队,而粟裕本人,也在日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大放光彩,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居百将之首,仅次于10大开国元帅。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