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则:太白楼即兴一首七言长诗,一时纸贵,被赞为“诗仙”再世
原标题:黄仲则:太白楼即兴一首七言长诗,一时纸贵,被赞为“诗仙”再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仲则,清代乾隆朝诗人,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人,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后裔。
黄仲则少年即有诗名,其诗学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七言诗极具“诗仙”风格,他曾在采石矶太白楼即兴作了一首七言长诗,时人惊叹“诗仙”再世,并一时纸贵。
黄仲则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十几岁时起,就为求生计而四处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因为清贫的生活,黄仲则所作诗歌多为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虽然他只活了35岁,但为我们留下了一千一百多首诗作,并且首首都精彩。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新任安徽学政的朱筠(清代藏书家)巡视太平,拜访同年沈业富,听说少年诗人黄仲则也在沈府,便投了拜贴,黄仲则随后赶来,以弟子之礼拜见朱筠,成了他的幕宾。
次年,朱筠与众幕友及好友们相聚于采石矶太白楼,以诗会友。当时,黄仲则年仅最小,他穿着一袭白衣,站在江边,即兴赋诗,作出一首七言长诗: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
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
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先生文章伯。
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
是日江上彤云开,天门淡扫双娥眉。
江从慈姥矶边转,潮到燃犀亭下回。
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
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
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
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
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一徒尔。
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
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此诗气韵高雅,豪情万丈,眼前的江河如练,碧山如带,片帆如星,句句犹如神来之笔,当时客人们读罢都为之惊叹,纷纷放下笔,不敢再写诗,谓“诗仙”复生!
朱筠的儿子朱锡庚也参加了这场盛会,并记录下了黄仲则当时的风采:
“时方秋霁,先大夫召客登翠萝峰,张宴太白楼下。甫设宴,黄生独离席立于悬崖之巅,江风吹衣,飘飘有凌云之致。即入座,座客曰:‘今日不可无题咏。’黄生从容出素纸为长句,洒洒百余韵,酒未阑而成,激昂壮丽,咸谓谪仙复生,于是座皆搁笔。”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仿佛看到年仅24岁的黄仲则,长身而立,飘然不群,才情卓绝,信手写下上面那首长诗,仿若“诗仙”再临,令人神往。
黄仲则的知己洪亮吉(字稚存)当时也在朱府里做幕宾,他同样看到黄仲则一生中最闪亮的时刻,这一幕也永远地留在他的心中,多年后执笔在《黄君行状》里,也有一段怀念和赞叹:
“三月上巳,会于采石之太白楼。赋诗者十数人,君最年少,着白袷立日影中,顷刻数百言,偏视坐客,坐客咸辍笔。时八府士子以词赋就试当涂,闻学使者高会,毕集楼下,至是咸从奚童乞白袷衣少年诗竟写,一时纸贵焉。”
笥[sì]河,是朱筠的号,故有“笥河先生”之说。朱筠当时也是看着黄仲则发出惊叹:“黄君真神仙中人也!”
“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此时的黄仲则不过24岁,就写出如此精彩的诗歌来,如同“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即兴所作的《滕王阁序》一样,一时成为佳话。
在历代的诗人中,黄仲则学李白写诗最得神髓,他被誉为“清代的李白”也是有根据的。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年仅18岁的黄仲则受应他童子试的座师潘恂之邀,前往杭州游历,亲历钱塘秋潮的波澜壮阔,写下《观潮行》及《后观潮行》两首七古诗歌,由于这两篇诗歌较长,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转载,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
同时代的学者袁枚读了黄仲则的这两首诗后,写下了一首《仿元遗山论诗》:
常州星象聚文昌,洪顾孙杨各擅场。
中有黄滔今李白,看潮七古冠钱塘。
在这首诗中,袁枚赞誉黄仲则为“今李白”,这个论断,从袁枚提出之日起,就没有人提出反对,后世也没有人否定,可见,黄仲则被誉为“清代的李白”,是实至名归的。
最后再附上一首黄仲则的七言诗,看看有没有李白的诗歌之韵:
《太白楼和稚存》 黄仲则
骑鲸客去今有楼,酒魂诗魂楼上头。
阑干平落一江水,尽可与君消古忧。
君将掉头入东海,我亦散发凌沧洲。
问何以故居不适,才人自来多失职。
几今谁是青莲才,当时诘屈几穷哉。
暮投宗族得死所,孤坟三尺埋蒿莱。
吁嗟我辈今何为,亦知千古同一坏。
酒酣月出风起壑,浩浩吹得长襟开。
相关文章
-
慈禧的儿子怎么死的 死后慈禧替儿子管理朝政
-
党史教育|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20日
-
为何伤亡4000人,也要堵住第九兵团?驻印军、张学良卫队都在里面
-
古人难道终生不剪头发?古人重视头发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含义?
-
元上都:金色的荒城
-
他是三野十一个司令之一,授衔时只有他是少将,找人求情也白搭
-
汉代的战马高大,宋朝的战马矮小,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矮
-
周恩来总理巧解物资部门贷款难题
-
鲁智深怎么死的?揭秘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的死因
-
哲学家程颐曾为宋哲宗讲学,不给做就辞职不干,深得读书人支持
-
这个国庆长假不无聊,12部国产高分纪录片推荐
-
离阳王朝的四张底牌,来头一个比一个大,有两个是雪中最强十人
-
开国将军中谁的枪法最准?他贵为开国大将,枪法神准堪称第一
-
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
定了!辛亥革命志士姚宏业投江自尽竟是在这一天(一)
-
王震这一生的五个“最”
-
新发现的史料佐证“高华屿”是钓鱼岛的旧称
-
老照片:光绪皇帝时代的京城,护城河即将干涸
-
曹冲是怎么死的?曹丕是最有可能杀害曹冲的人
-
古代通房丫鬟有多惨,少爷和少奶同房时,她也要在床边随时伺候
-
皇帝驾崩后后宫的嫔妃们怎么处理,有的下场凄凉
-
宝天曼龙:中国巨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7000万年前)
-
一日一言 l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三样东西
-
我国历史上的10大美人,冷美人褒姒排第八,苏妲己只排第三
-
中国丝绸的外传与早期草原丝路
-
古代配剑的礼仪文化不只五千年!
-
旧鲨齿龙:最古老的鲨齿龙科(最长10米/仅出土尾椎骨)
-
懂得示弱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格局,更是一种境界...
-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李大钊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