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青岛的“四大名医”
原标题:早年青岛的“四大名医”
青岛早年的“四大名医”,是指中医界的“刘季三、徐开五、陈鸿雪、杨祝成。四人中除了陈鸿雪,其余三人都是中医祖传,医学世家。他们均以医道精湛而名世。刘季三是“四大名医”中的领先人物,也是青岛早期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名门之后,世医之家。
刘季三(1906—1975)原名基字季三,号松荫。晚年自号老桂山房老人。原斋号为松荫庐。山东省诸城逄(pong)戈庄(今属高密市)。先祖居安徽汤山,明弘历治间,流落至山东诸城逄戈庄。始祖原为贫苦农民,以劳动为生。六世祖必显,遵“读书兴家”的祖训,中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
到了第八代上,竟一门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庸,“文恭”公刘環之,祖孙三二宰相,轰动当朝。九世祖刘奎为清代名医,有医著《松峰说寝》传世。刘墉四世孙刘燕昌为一代名医,著有《伴松居诗草》,刘燕昌儿子就是刘季三、刘少文等。
季三有两位兄长均从事教育工作,兄刘少文也是饱学之士,曾执教于礼贤中学,崇德中学,与孟放庐、王统照,张康保等青岛文人学士交游。著有《秋溪诗斋》、《青岛百咏》、《秋溪日记》,存在青岛市档案馆。
季三自幼学经的同时,从父学医,自十七岁始,即代父应诊,自习医术,二十岁时独立应诊,适逢流感盛行,热诚行医,救人无数,民众赠《济世活人》匾额。1935年,应邀来青岛在同生药房坐堂,医克难症,济众而获赠《名震瀛寰》。1938年定居青岛,日寇二侵,取缔中医,行中医为“非法”,季三埋头著述,社会义诊,受到劳苦大众称道。
刘季三在无棣二路(原68号)开有诊所。1943年坐堂寿春堂,组织名医成立青岛中医研究会,著述讲学,兼任讲习主人,此时主编著名医学季刊《医药针规》,对《伤寒论》研究独树一帜著有《伤寒论约注》等书和《松荫庐医话》行世。他开的药方,重疗效,用药不多。
他居处园中植有老桂花树一株,爱其敷夏绿,秋华冬荣,故颜室名为老桂山房。除有医著外,仍崇尚儒学,藏书5000余种,注重苦读,平生手不释卷,尤颇深通文史,精于词章之学,擅长书法。著有《松荫庐诗词稿》、《历代诗选》及《学书》手贴等。其子刘境如与儿媳王纹,据遗稿编刊《刘季三诗词书法集》行世。1945年日寇投降时作《寇平志喜和东崖师》,历尽饥驱饱苦辛,八年忧患过来人;升平重睹兆民乐,天地无私万物春。
1955年7月任青岛市中医院首任院长。用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疗效可靠的经典方剂,制成黄连膏、湿疹膏、太乙膏、金黄散、肝脾双理丸等中药制剂成药,广受欢迎。
刘季三从医的可贵之处,倡导以医德济世,见病危患者从不退却,急病人所急,紧急施救。日占时,救过才女诗人吕美荪,治疗了诗人的偏瘫。1955年夏秋之交,用清瘟败毒汤冲服黄安宫丸一粒,救活了朝鲜代表团一员,来青访问时,这人患湿瘟,多方救治,生命垂危,幸得季三确诊,得以生还。
他1958年兼任青岛中医专科学校校长,曾任青岛市科协常委,九三学社青岛分社委员,青岛中医学会会长,山东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第二、三届山东省政协常委,青岛市第一至第四届人大代表等职。并被选为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5年3月20日病逝于青岛。儿子刘镜如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医术精湛,著述医多,身兼多职,获奖无数。
徐开五“1925—)是四人中年岁最大,唯一健在的名医。去年有记者采访过93岁的徐开五,徐老说:细算起来我从医80多年了。18岁时与师傅刘本祯一起从河套冒雨徒步走372里,走了一天半到即墨城,考医。主考官嫌我年轻,不到25岁不能参加考试。生缠硬磨,主考官同意了我与师傅一起参加考试。70多名考生中,七旬老师傅考了第7名,我考了第30名,老师傅事后做了对子:“去遇雨来遇风凤调雨顺,师第七弟三十十全七巧。建国后,徐开五是解放军四0一医院的中医科主任,编写过《中医处方学讲义》,以专诊内科杂症,温热病尤为见长。
陈鸿雪(1910-1981)女,江苏无锡市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31年在青岛开设陈鸿雪中医诊所。1934年兼任《青岛民报》副刊《中国医药》主编。1940年任青岛市中医学会理事。1951年入青岛市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次年毕业。1954年任青岛市公费医疗门诊部中医师。1956年应聘至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1958年9月任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组主任,并兼任青岛市中医学校教务组长。精通中医经典,为山东省著名中医。擅长内科、妇科、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肾病、习惯性流产、风湿麻痹症等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曾参与编撰《中医学讲义》和《温病学概论》等教材。青岛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是山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青岛分社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1981年4月病逝。
杨祝成(1895-1968)上海市人,全国先进工作者。据说是杨乃武(1841-1941)的后裔,(浙江余杭人,同治年间举人,另名“杨二先生”,“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
杨祝成,1925年开业行医。1955年9月到青岛市市立医院任中医师。他把继承祖国遗产和发展现代医学科学有效地统一起来,对胰腺炎、肾炎、神经衰弱以及妇女不孕等症,探索了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办法。在工作中,关心体贴病人,认真负责,受到社会和病人的好评。杨祝成1956年出席山东省第一届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会议,同年又出席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会议。1968年病逝。
医者,治病救人也,“四大名医”的医道颇受人们称道。
作者:郝守杰 系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
相关文章
-
其惟春秋:孙中山挽联背后的微言大义与恩怨情仇(上)
-
太监们为何抢着去冷宫工作?
-
儿子登基时,她早已去世,新皇帝伤心之下为母亲家族改姓
-
犹太人现在是哪国人?没有特定的国家(犹太是民族)
-
黄继光是怎么牺牲的50多年后随行女卫生员道出了真相
-
【家风家训】中国历史上的“宰相村”,培养59位宰相,关键在于这16字家训!
-
“汉族”的由来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文武兼备的虎胆将军——彭雪枫
-
毛主席特批的两位开国将军,都立下怎样的战功?竟被破格晋升
-
一物一故事丨密云区第三中学李若熙:四羊方尊
-
李白立冬最美诗词,只有4句,一开头就不俗,尾句更是美得醉人
-
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前者受后者影响(中原传到成都平原)
-
“清水衙门”一待几十年他说“工作本身就是回报”
-
朔风凛冽,冬月已至
-
鲁班和家具史有什么关系:木工行业的鼻祖(春秋时期人物)
-
中国古建筑中的“门”,由哪些构件组成?
-
清朝皇帝大婚前为何要先临幸八名宫女?
-
布拉塞特龙:三叠纪最大植食动物(长3.5米/有一对尖牙)
-
古代第一才女,东观续史,还留下一本书,被指坑害中国妇女两千年
-
扶苏和蒙恬为什么不反抗:法制森严不敢反抗(蒙恬被迫自杀)
-
历史故事——拓跋焘统一北方
-
周朝始祖后稷有无父而生的传说,闻一多先生竟认为五帝都是女王
-
清昭陵,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
为何伤亡4000人,也要堵住第九兵团?驻印军、张学良卫队都在里面
-
欧姆殿龙:欧洲小型恐龙(长4米/仅出土三根躯干骨骼)
-
蔡锷未回国参加唐才常自立军“勤王”起义吗?——与曾业英先生商榷(三)
-
揭秘: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的五大筑造难题
-
满洲龙:中国出土的首批恐龙化石(埋葬于黑龙江沿岸)
-
古代刑法骑木驴是什么?惩罚不忠贞的女子(过程惨不忍睹)